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颐武 《中关村》2003,(1):100-102
《英雄》始终充满着对当下世界的隐喻。超越了六国的“天下”是直接指向当今的世界秩序的。从“外向化”到“内向化”再到跨出内外的界限以一种“全球化”强者的姿态出现,张艺谋经历的发展正是某种当下中国文化处境特殊的表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脱节之处在于,这个电影时代在中国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而张艺谋电影却是整个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特别的“例外”。张艺谋仍然是一个孤独的英雄。  相似文献   

2.
《英雄》始终充满着对当下世界的隐喻。超越了六国的“天下”是直接提向当今的世界秩序的。从“外向化”到“内向化”再到跨出内外的界限以一种“全球性”强者的姿态出现,张艺谋经历的发展正是某种当下中国文化处境特殊的表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脱节之处在于,这个电影的时代在中国是以张艺谋为代表的,而张艺谋电影却是整个中国电影文化的一个特别的“例外”。张艺谋仍然是一个孤独的英雄。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起源灿若群星,经过漫长岁月的裂变,碰撞,以黄河中游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地域的古文化,从中原到北方,再折返到中原,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活跃的民族大熔炉,这里是中国文化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所以,它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上一世纪,中国史学界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系统完整的论证也是以这一地带为主要依据提出的。生活在陶寺文化时期的尧舜禹在此升燃五千年文明曙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尧都既是中华文明策源地,又是华夏民族形成的血脉之根,中国的祖根。  相似文献   

4.
陈名杰 《中关村》2012,(8):16-17
眼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样的概念屡被提及。乃至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化发展、改革总目标里。事实上,无论从文化起源、文化传承、文化影响还是文化贡献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个文化大国,更是一个文化强国,但由于近代以来吏治腐败,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我们在理论上开始出现偏差,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本土文化的腐朽和没落。于是整个民族陷入严重的文化混乱和文化;中撞,文化自信危机成为中国人无时不在的内心焦虑,及至到当追逐物质的欲望膨胀到极限时,我们的文化救赎已难以矫正那些扭曲污浊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中文所谓的“中国文化年”,如果按照法文直译过来,其实就是“法国的中国年”(L’Ann é e de la Chine en France)。这个法国人简称为“中国年”的文化活动,从时间上来看确实要持续将近一年。官方规定的时间是从2003年10月到2004年7月,正式的开幕式于2003年10月6日才正式举行,“中国年”的序幕却早在6月24日就拉开了。蓬皮杜艺术中心,位于巴黎市中心,紧邻巴黎市政府。其钢管缠绕的建筑外现本身  相似文献   

6.
高树德 《中关村》2007,(12):16-20
尧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后期向第一个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源,它上承原始社会文化之大成,下启华夏文明之形成,在上古社会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山西临汾古为帝尧之都,尧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帝尧是上古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我国最早君临天下的帝王。众所周知,《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司马迁也脱:“学者多称王帝,尚矣。然尚书独裁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尧无疑是中国第一个有史可证的帝王,且是一位大贤明的帝王。帝尧在古平阳(临汾古称)带领先民钦定历法,理顺了时序;凿井引水,推进了农耕;设立诽谤木,让平民畅所欲言,议论朝政;访贤禅让,被传为千古美谈。由于尧功业卓著,加之其仁爱、信义、清廉、俭朴、勤勉的高尚品德,倍受华夏子孙的推崇和敬仰,历代都将其列为“五帝”之中,尊为古圣,称其为民师帝范,文明始祖。正由于这样,上古时期才会以平阳为中心形成中国的雏形,因而帝尧是中国的国祖,临汾是中国的源头。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不效法帝尧,即使新中国的缔造者、人民领袖毛泽东也盛赞“六亿神州尽舜尧”。时至今日,尧天舜日仍然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作为我国最早成体系的观念形态文化,尧文化具备源头文化的特色和寻根文化的优势,对于海内外炎黄子孙、尧舜传人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和吸引力。因此,加强尧文化的研究与开发,让世人感受华夏古老深远的文明,体味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将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时下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政治文明的和谐社会,我们在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同时,岂能忘了毕生践行以人为本、率先垂范政治文明的民族先驱帝尧!如果说北京展示的是明清文化,西安展示的是汉唐文化,那么在北京和西安之间的临汾展示的则是上古文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这既补充了北京和西安之问的空缺,又更具文化的前驱性和吸引力。人们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实际上应该是“五千年文明看临汾”。近年来,世界各地华人兴起了“寻根热”,那么我们这站的文化寻根之旅就将目标锁定在尧文化的源头——山西临汾。  相似文献   

7.
周航  马舒琪  孙朝阳 《中关村》2023,(2):116-117
<正>一、引言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从未中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同构成,且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村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关系。本文通过对甘南地区多民族村落这样的多民族人居共同体来探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是法国长达一年的“中国年”活动。那么,在法国人的印象中,“中国”是什么?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答案纷繁芜杂:远、社会主义国家、大、勤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的概念就这样大致被分为3类:地理上的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然而在众说纷纭中也有着共识,那就是大家都认为中  相似文献   

9.
董新廷 《中关村》2004,(3):39-40
2003年12月28日,中国信息产业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在京宣布:历时5年之久的“星光中国芯工程”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在核心技术、产业国际标准以及产业链所处的位置上,中国有了自己的发言权。“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董事长兼总裁邓中翰博士,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敏锐地感觉到,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名称就是:中国创造。邓博士坦言,要将中星微塑造成一个拥有持续创造能力的企业。邓博上创  相似文献   

10.
李政 《中关村》2005,(3):68-69
文化前言其实,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品,于是才有味道,才能了解所谓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胡锦涛就任总书记之始,到各地视察工作。他的第一站是西柏坡,第二站就是中关村。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一行来到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对一些留学生企业进行了视察。那么,为什么第二站就选择了中关村?联系到中央后来的人才战略以及对于文化的重视,我们便十分自然地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个“谋定而后动”的举措。中关村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这里的大学和大院大所的人才与研发力量,在于这些力量所催生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商业,在于这些产业、商业的运营…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过去的2003微软中国媒体年会上,唐骏提出了微软中国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把微软在中国塑造成一个受人尊敬、让人喜欢的公司。在经历了吴士宏、高群耀对微软中国的种种探索之后,唐骏已经渐渐明白,在中国,关系和人情很重要,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  相似文献   

12.
程桔华  白友华 《中关村》2007,(3):118-120
如今的中国餐饮业正经历着快速成长的机遇,有专家称,餐饮业将是未来中国最具创意的服务业,因为餐饮已不再单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吃与喝,未来的餐饮业将是一个文化大杂烩,集休闲、娱乐、健身等诸多消费项目于一体,其发展的蓬勃之势正如日中天。在偌大的中国市场中,竞争在所难免,不光是中国本土餐饮集团之间的搏弈激烈无比,与国外餐饮巨头的鏖战与厮杀也无休无止,餐饮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在经历了资金、技术、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孙红 《中关村》2005,(9):42-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文化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封闭到开放、入治到法治等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下,中国商业没有获得真正的主动性,它在政治与社会习惯的压力下,仰人鼻息,从而也孳生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腐败的商业文化。改革开放后,过去中国的封闭、隐性的商业文化已明显过渡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显性的商业文化。而且,过去政府及其领导人对商业的干预也越来越少,中国商业文化不断与国际接轨,逐渐走上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毛泽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优质的人,仅仅挺直躯干是远远不够的。是否具有美丽的思想和善良的情怀,决定了一个人的形象有无光辉,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够挺立多久,也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还有勃勃生机。而在站起来之后,由于历史造成的落后,我们必须大步追赶发达国家,才能跻身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因此,到了21世纪初期,我们有必要加强精神输血和文化重塑。如果说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这复兴的稳固根基,乃在人文。而新时代发展中的中关村,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文环境?这样的人文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形态、内涵?当中关村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掀起一阵接一阵的经济、科技浪潮时,由谁来担当文化建设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2003年12月18日,本刊邀请到了中关村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专家、学者和实业家,在中关村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数码大厦的33层,召开了以“新中关村·新人文”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上,真知灼见频闪,连珠妙语迭出,气氛热烈,予人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严望佳  曾颖 《中关村》2004,(10):16-18
启明星辰的企业文化要素启明星辰的企业文化要素可用三个词概括:“中和、中正、自强”。所谓“中”,不偏不倚谓之“中”,也就是当一个人在完全了解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时,能以一种客观而适中的心态、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待之并处理之。“中”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我们把握做事的分寸。其实,在我们所从事的网络安全领域也是有“中”的概念的。我常讲,没有绝对的网络安全,既然是相对的,我们就要掌握一个尺度,既能让用户避免过大的投资,又能把风险降低到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说到“中”,自然会联想到孔子四书里的“中庸”,其实“中”不仅是儒家的思想,在…  相似文献   

16.
马文良  毛重渝 《中关村》2006,(6):106-108
当墨西哥尤卡坦民族歌舞团在海淀剧院翩然起舞,当这异域文化与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生动演绎南美风情和本土文化的巧妙融合时,第三届海淀文化节于5月16日正式拉开序幕。“上风上水上海淀,融智融商融天下”,海淀正以其博大的胸怀、无比的气魄追求着“文化海淀”、“创意海淀”的未来。第三届海淀文化节是对梦想的又一次实现,它结合“相约北京”、俄罗斯年等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倾力打造“国际风”、“中国颂”、“奥运心”、“海淀情”、“创意潮”、“青春曲”六大板块,43项大型活动项目随之陆续登场,让整个海淀区为之沸腾,逾百万北京市民通过…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将是手机的彩屏年”。这已经是一个在手机产业内得到众多认同的观点。从2002年底,席卷整个中国手机市场的“彩色风暴”让人们认识到了“彩屏”这一势不可挡的潮流。正因如此,2003年一开年袭来的新一轮“彩屏风暴”已然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了,不过,这场旋风的来势之猛,仍让业界不得不流露出些许惊讶。1月10日,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品推介会上,5款彩机同时亮相,这是东信进入手机市场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新产品发布行动,一次性推出如此多的彩屏新机在中国手机厂商中尚不多见。此次东信的5款新品外形独特、技术含量高、具有极  相似文献   

18.
李磊  CFP 《中关村》2007,(1):66-67
“海龟”变成了“海带”翻开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一直是时代的主题。自1847年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赴美至今,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复兴,一批又一批的炎黄儿女,纷纷跨出国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国留学之潮。特别是近几年的自费留学热浪,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士开始回国创业,形成了一股回国潮,一个新名词“海龟”(海归)应运而生。这批留学生大都是因为学习优秀留学出国,毕业后又在所在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西方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素质好,回国便受到各大企事业单位的追捧,成为中国迅速…  相似文献   

19.
王畅  曾颖 《中关村》2004,(1):101-111
20世纪中期,毛译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优质的人,仅仅挺直躯干是远远不够的。是否具有美丽的思想和善良的情怀,决定了一个人的形象有无光辉,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够挺立多久,也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还有勃勃生机。而在站起来之后,由于历史造成的落后,我们必须大步追赶发达国家、才能跻身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因此,到了21世纪初期,我们有必要加强精神输血和文化重塑。如果说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这复兴的稳固根基,乃在人文。而新时代民展中的中关村,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文环境?这样的人文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形态、内涵?当中关村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掀起一阵接一阵的经济、科技浪潮时,由谁来担当文化建设的重任?带亲眼这些问题,2003年12月18日,本刊邀请到了中关村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专家、学者和实业家,在中关村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数码大厦的33层,召开了以“新中关&#183;新人文”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上,真知灼见频闪,连珠妙语迭出,气氛热烈,予人启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对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文化复兴”等说法提出了批评,坚持全盘西化立场,反映出当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季先生的看法“可笑”,倒认为是可爱。它体现出一种本土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意识。因为我们不能老依赖别人,靠知识输血过日子,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在全球化同质化中还有一颗中国心。正如李慎之先生说:“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哲学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功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一直超越、与自己对立了这么些年的西方文化。”我提出不同于上面两种看法的“第三种”立场,即倡导“发现东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