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需求结构变化为前提,从最终需求、中间需求、外部需求三个角度,全面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增长的需求因素及每种类型的需求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外向度较低,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较弱,整体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最终需求的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中间需求的影响,各类需求对生产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对生活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我国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就业弹性回归法、就业弹性差分法、产业结构偏离度法等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就业比重都相对偏低;现代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是未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针对研究结果就如何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与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的服务业没有取得预期的高速增长,但中国却能连续20多年保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可见,服务业发展滞后并没有成为增长的障碍。本文主要描述中国服务业目前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和增长趋势,并对比分析其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偏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12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达到“服务经济”的国际标准。采用shift-share方法对2002—2011年上海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变动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结构奖赏”和“结构负担”效应并存,且“奖赏”强于“负担”;服务业内部结构转换有助于提升产业总体劳动生产率,但力度有限;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内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市场化改革是其主要推动力;内部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而公共服务业内部增长效应偏低;在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内部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因此,上海应加速市场化改革以推动服务业各行业按自身规律协调发展,而不能刻意追求片面性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从需求角度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系统的贡献率要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贡献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过高,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小;而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抑制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影响到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非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进而又限制了外部系统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促进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传统生产性服务的改造和升级,才能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之间持久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促进服务业增长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OECD2014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并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印度、俄罗斯、巴西)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而制造业比重相对较高;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处于较低的水平,制造业中间需求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中国国民经济及各产业中间投入中,制造业投入率明显偏高,而服务业投入率明显偏低。中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水平较低,不仅由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而且缘于要素供给不足和制度性约束;应放松服务市场管制,降低服务业进入壁垒,并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以实现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分别从企业视角和产业视角考察市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独占企业的X非效率程度或进入者的效率提高程度、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产品差异程度和差异商品的需求替代程度。这对于从需求方面揭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解释我国转型期的经济增长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是未来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将浙江省各县市按照本地劳动力在服务业的分配分成几类,然后再分别对这几类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它们在服务业领域的比较优势,进而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浙江省的各个县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都具有各自的潜力与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浙江省的三大产业比重会调整到“三、二、一”的局面,服务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将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额的外部因素主要是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且台湾地区的出口贸易规模会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而持续扩大;而内部因素主要有进口贸易额、服务业比重、人口出生率(正相关);投资率、R&D占GDP的比重、失业率及国际投资额(负相关)等。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服务业获得较大发展,如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持续提高,增加值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和贸易规模持续扩展,服务外包规模、结构和质量都有所提升,服务消费潜力开始释放;但亦存在问题,如现代服务业发展起伏不定,与"四个中心"建设不相匹配,劳动生产率偏低,结构偏离度偏高,增长弹性系数偏低,国际竞争力偏弱,消费相对水平偏低等。因此,上海须全面审视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以便认清形势、面对差距、群策群力,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省1994年—2012年的样本数据,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对税种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值税占总税收比重的增加会降低人均生产总值,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各税占总税收比重的增加会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资源税的经济效应不显著。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现行税制结构:有序推进"营改增",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享体制;提高所得税的比重,增强其收入再分配作用;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度调节农业各税,培育农村大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的地方税收和经济增长是紧密相关的,税收来源于经济。但是,地税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经济的增长率,这既有地方税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征管不断加强的原因,也有地方税收结构方面的原因。本文运用模型分析了地方税收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流转税份额的提高会扩大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行为及资源等税份额的提高则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发展入境旅游对于改善消费结构,发展低碳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入境旅游近几年发展平稳,但在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中呈现出基本消费支出比例过高、非基本消费支出比例偏低的问题。当前山东省入境游客消费心理成熟、消费水平较高,对于更高品质的低碳旅游产品有潜在需求,旅游企业应采取加大低碳旅游设施投入、重视低碳旅游吸引物的规划、研发低碳旅游产品、建设低碳旅游服务信息平台、加大欧美市场促销力度等措施,促进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旅游管理部门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全省旅游资源共享;严格环保法规,改善低碳旅游环境;制定政策,扶持低碳旅游业的发展等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高位,但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和增加服务业比重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成本上升、流动性过剩、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节能减排以及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2007年中国CPI指数过高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农业问题、劳动力成本问题、国际市场价格上涨问题以及流动性过剩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2008年及未来几年CPI指数将仍保持较高的水平,2008年最高可达到6%。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服务出口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球的位次也大大提升。但是,以改良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中国的服务出口在整体上仍然不具备比较优势。具体观察各个服务部门可以发现,旅游服务的比较优势有较大提高,运输服务从具有比较优势变为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他服务虽然处于劣势地位,但这种劣势在不断减弱。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服务出口从80年代的以运输服务为主转变为目前的以旅游服务为主,运输服务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旅游服务的出口比重则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会恶化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分配制度下,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有悖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与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方法。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既有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结构变迁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有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劳动力议价能力等微观因素,还有政府行为的影响。最后对现有研究作出了简要的评析,指出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与历史还是与“标准结构”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都明显偏低。我国居民消费率低迷的根本原因是居民收入在总收入中相对份额的不足.其具体表现是居民收入增速长期滞后于GDP、财政收入及企业利润增长.深层原因是政府财政对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偏爱强化了经济循环中政府与企业部门相互倚重、居民部门被边缘化的失衡格局,使国民收入更多地流入了企业与政府部门。要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低迷问题,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官员考核机制、优化关注民生的财政支出结构.更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向以居民收入增长为核心的消费拉动型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加快贵州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贵州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偏离,导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最终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福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相关数据,以ELES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理论基础,对2006年、2009年、2012年三年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做出定量分析比较,并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基本需求支出、收入弹性与自价格弹性五个方面对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变迁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为基础,构造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生产函数,并利用VAR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对影响健康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增长、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财政卫生支出占GDP比重的提高能够改善健康状况,人均卫生支出的增加和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能够降低死亡率。因此,提高健康纯收入,增加政府卫生和教育投入,倡导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疾病预防和治疗制度,增强公共政策的一致性,有助于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