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工矿废弃地复垦——赛场投建复垦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复垦方向的优缺点,提出在我国工矿废弃地因地制宜地投建赛场,从而达到平衡耕地保护、投资获益与生态改善三方面关系的复垦目的。选取重庆某采石场废弃地,将其所采用的传统复垦与本文提出的赛场投建复垦在施工规划与成本估算方面进行详细的对照分析;同时将赛场投建复垦与公园开发复垦做对比。赛场投建复垦在盘活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垦潜力评价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对研究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复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复垦潜力的内涵出发,对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进行了阐释,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近年来常用的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中的潜力测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比分析了新增耕地系数法、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用范围、优点以及局限性,最后对未来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集中在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的理论研究,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与模型化研究和评价结果的可持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鸡西市采煤废弃地复垦潜力调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探讨资源型城市工矿废弃地复垦机制和模式,以鸡西市本级采煤废弃地为例,收集鸡西市土地利用现状资料,调查因煤炭开采、加工产生的采煤废弃地的数量、分布和类型,实地调查总结采煤废弃地现状特点,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复垦潜力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采煤废弃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域复垦新增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及建设用地的潜力,并提出促进采煤废弃地再利用、规范采煤废弃地复垦秩序及复垦为农用地后建设用地指标空间置换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和Voronoi图Cv值法对贵州省威宁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威宁县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Cv值为105.49%,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集群型。以乡镇尺度看,草海镇等7个乡镇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随机型,其余28个乡镇为集群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威宁县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值,结合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类型和整理潜力,将全县35个乡镇划分为集群型优势区、随机型优势区、集群型劣势区、随机型劣势区四个不同等级的整治潜力区划,其中整治潜力集群型优势区主要分布在云贵乡、雪山镇等11个乡镇,随机型优势区主要分布在草海镇、麻乍乡等5个乡镇,集群型劣势区主要分布在黑土河乡、中水镇等17个乡镇,随机型劣势区分布在兔街乡、黑石镇,并据此分析和探索各区划内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方案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7.
县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以辽宁省桓仁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为研究对象,进行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单项潜力评价,然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评定该县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潜力级别.结果表明:土地整理一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4.93%,二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9.82%,三级潜力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5.25%.研究成果查明了新增耕地潜力大小并划分了潜力区...  相似文献   

8.
空心化村庄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 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其废弃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邳州市空 心化村庄为例,在对空心化村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空心化村庄整治模式采取对应的废弃地整理 潜力测算方法,测算出邳州市可调整建设用地指标近1/5。  相似文献   

9.
中小尺度地区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中小城镇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等多维要素,构建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武汉城市圈团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下的后备建设用地状况差异显著,多维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衡量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综合状况。具体而言,现有土地开发强度下,团风县后备建设用地数量状况较好,总面积达94.75 km~2,人均约278 m~2;但质量状况总体较差,高、中等后备建设用地数量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81%与31.95%;空间分布上,部分后备建设用地距离集镇较远且分布相对零散不便于后期规模开发。镇域尺度综合评价显示,镇域间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差异明显,在全县大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低的分布态势。总体上看,团风镇、回龙山镇与总路咀镇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大,可作为后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省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分析了全省挖损地、塌陷地、压占地三大类待复垦土地现状,借鉴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类待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以此测算出三类待复垦土地的复垦潜力,并进行了土地复垦潜力分区,最后总结出了集约化农业生态利用、果草林生态利用和农林渔禽生态利用三种土地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以及国家政策设计是影响土地整治投资的重要因素,未来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做好区域统筹,同时各区域应结合各自整治的重点方向用好土地整治资金,优化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与空间格局协同预测模拟模型,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研究方法:首先对社会经济宏观因素影响下的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土地利用时空建模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图斑的整治概率进行预测,实现潜力规模约束下的整治潜力空间格局模拟,并以湖北省宜城市为案例区对模型的性能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宜城市2021—2035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理论和现实潜力规模分别为4912.46 hm2和2201.94 hm2;(2)模型对宜城市农村建设用地图斑的整治潜力格局模拟准确率为81.58%,召回率为0.9879。研究结论:模型实现了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与空间格局的协同预测与模拟,能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专项规划提供更加精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矿区不同土地复垦模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类群及其空间分布,揭示大型土壤动物对维持矿区土地复垦后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研究方法:功能类群分析法、群落多样性指数法。研究结果:以平朔矿区为案例区,通过动物分类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复垦模式下的矿区生态系统大型动物类群分布特征。矿区大型土壤动物有2门4纲10目29类,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4个功能类群,不同功能类群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自高到低为杂食性(33.74%)植食性(32.10%)捕食性(31.69%)腐食性(2.74%),数量自高到低为植食性(12)捕食性(11)杂食性(4)腐食性(2)。从水平方向分布特征来看,植食性动物在类群数量上为混交林刺槐纯林原地貌小叶杨纯林,杂食性动物在类群数量上原地貌小叶杨刺槐纯林混交林,捕食性动物在各样地中分布比较均匀;从垂直方向分布特征来看,除杂食性外,其他类群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各样地中原地貌表聚性最不明显。相似性指数表明生态恢复系统中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原地貌与纯林的相似性指数除植食性外其他都高于混交林的复垦模式。研究结论:复垦模式的选择对土壤大型动物群落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可为矿区土地复垦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约束的中国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2000—2015年110个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GIS空间制图方法。研究结果:(1)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处于中等效率水平且呈下滑态势,高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苏鲁浙皖、蒙陕地区,低效率矿业城市集中在山西、甘肃西部、云贵及东北地区;(2)油气型城市生产率最高,有色金属型最低,煤炭型偏重技术进步,非金属型、黑色金属型和综合型偏重管理效率改进;(3)不同矿业职能、不同规模等级矿业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子各有差异。研究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矿业城市,采取差异化路径来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完善相应评定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新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中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战略重点的准确定位,对确保土地整理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要求决定了中低产田整理在中国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战略重点应确定为:以土地整理为主,其中以基本农田整理为重点,以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中低产田整理为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并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导向,评价标准和验收办法以及项目实施的产业化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土地整治潜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