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研究目的: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方法,建立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资料综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节约和集约用地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特别是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指标,提出区域和土地利用分区的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制度实现是制度得到实施并取得实效。我国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现程度堪忧。已经建立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主要有八大项,体系基本形成,但是制度实施中违反和规避现象严重。为此,要把握制度实现的四大关键点,并缘此改善立法,提高制度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现实问题及原因节约集约用地是根据我国人均耕地偏少、土地利用粗放浪费的国情提出来的,它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热门话题。1998年修订的新《土地管理法》就提出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2008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探索,实行差别化政策、动态化管理、全程式监控,有效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和成效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是针对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现状、房地产开发过热的经济环境、切实保护耕地以及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最新导向,明显有助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调控用地矛盾。鉴于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该《通知》中涉及的“法律责任”的规定进行了解读,以期有利于相关部门更好地执行以及市场主体更好地理解和遵守。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发展是波动中持续增长的。在持续增长过程中,随着人口增加必然导致资源短缺,资源短缺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导致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这些变化是经济发展使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并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析国外经验,认为启动节约集约行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均G N P的临界值是5000美元左右(约人民币三万多元),并进一步针对中国的情况,提出应该采用由东部到西部梯度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实行差别化节约集约用地策略。  相似文献   

7.
浅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和集约用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剖析节约型社会及节约与集约用地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约与集约用地在建立节约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价,全面摸清大连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掌握各县(市、区)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差异,为协调土地利用与人口、经济发展步伐,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主导统一储备开发模式,有利于调控土地市场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认识: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系统工程47号文件是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后,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落实和细化,也是对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加强节约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已经逐渐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大家已普遍认识到"两个最严格"(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对造福子孙万代是出于战略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严重,与此同时,城市存量土地却存在粗放利用现象。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分析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全国19个市区非农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评价单元,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来反映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同时针对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益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的首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前,中国采取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开放后,人口快速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强,中国实行了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战略,虽然降低了建设用地—GDP弹性系数,但是并没有解决上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研究结论:新时期,人口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渐趋增强,上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亟需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首位,在此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剖析200多年来报酬递减规律的发展过程,发现集约化现象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现象,并通过构建集约化变量、集约化模型、集约化曲线、集约化参数以及集约化变量应用等提出了集约化变量理论。集约化变量是人类活动使自然资源价值、效益或承载增加的变量,用单位自然资源量的价值、效益或承载表示。集约化是连续增函数,报酬递减是这个增函数中的状态函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分析香港混合利用集约用地模式及其内涵,反思土地集约利用定义的局限性,以期为大陆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虽然中国大陆城市在城市化阶段、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发展形态等方面与香港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但香港混合多用途集约用地方式拓展了集约用地的内涵和思路,即使以香港为代表的立体混合集约用地模式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城市,却能为国内城市集约用地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引发对集约利用的再思考,因此具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集聚规模以及土地市场等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密集型城市用地模式和分散型城市用地模式的土地集约利用;不管哪种用地模式下的土地集约利用,都应该具有区域整体视野,采用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城市形态,注重土地的投入强度、使用强度以及利用效率,促使城市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违法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方法:基于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土地违法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结果:(1)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2)引入土地市场化因素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负向影响加剧,且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相反,加入土地市场化因素后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显著为正;(3)违法用地对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中国需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土地出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抑制违法用地;创新土地出让方式,提高土地周转效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土地,而我国的开发区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高效地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总结归纳我国开发区准入制中有关土地集约相关的执行标准,发现其中存在着有无不一、标准不一、更新滞后的缺点,旨在探求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程度的途径。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中不足之处的分析,来论证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准入动态"门槛"的必要性,为规范并提高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准入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急剧膨胀,土地的集约利用是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利用土地市场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4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