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实现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解决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不同规划相关内容相互矛盾等问题,做出的重大规划改革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国务院在全国28个地区部署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各试点市县在如何编制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致使市县空间规划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2.
2月23日,习总书记点赞开化"多规合一"试点后,各大主流媒体都在关注开化的"多规合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本规划管到位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开化多规合一满盘活(改革追踪看落实)》;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报《浙江开化: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时长将近五分钟;新华社刊发《一张蓝图绘到底,造就江南"绿富美"——浙江开化"多规合一"试点啼声初试》;光明日报头版刊发《一张蓝图干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岸带综合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海岸带规划管理体系庞杂、矛盾不断、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岸带综合规划,剖析其内涵、特征和战略定位,并构建相应的框架、技术路径、协调机制与管控策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海岸带综合规划编制存在规划管理体系庞大、事权不清、空间部署差异大和陆海关联度低等问题。编制基于"多规合一"的海岸带综合规划,建立统筹协调的海岸带管理机制,是解决海岸带规划冲突、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海陆统筹战略的现实需求。研究结论:海岸带综合规划是海岸带规划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处于核心地位,在空间上、规划间以及系统间实现统筹,具备战略性、综合性、统一性、适应性和民主性5大基本特征。提出海岸带综合规划总体框架和"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认为基于既有行政架构的组织机制协调是当前阶段有效的协调机制。保障规划成果落地的重要管控策略包括:确立海岸带综合规划的实施主体、建立健全的监督、反馈与问责机制以及构筑海岸带"多规合一"依法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正>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省域空间治理是以空间为对象的综合性决策优化体系,包括空间规划、用途管制、政策创新等环节,目的是推动省域空间要素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结合。浙江省作为全国"多规合一"的先行省,在空间治理路径创新中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为推进省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参考。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省域空间治理现代化需要重点从规划传导机制、协同工作体系、数字治理平台三大主要路径着手,联动推进空间管控和引导政策层面创新,更好地深化我国"多规合一"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多规合一"是基于国土空间整体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空间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对各个部门规划在空间开发上进行统一协调的规划状态。鉴于"多规合一"工作的跨部门特性,笔者认为,"多规合一"工作的重点是应当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多规合一"的跨界特性部门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目前,我国的空间规划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化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而这些规划涉及的部门主要有发改委、城乡规划、国土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一种比较全面而长远的计划,规划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多规合一"成为了规划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多规中主体规划间的关系与冲突,探讨多规合一的实现模型,进而阐述多规合一的内涵。同时认为多规合一中数据融合至关重要,通过对于多规合一中数据融合这一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梳理,说明数据融合实现的流程,从而更好的推动多规合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管理体系存在差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提出,各地积极开展"多规合一"理论与实践探索。涟水县作为苏北农业大县,耕地保护任务较重,近年来以打造淮安副中心作为战略定位,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显现。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涟水县"多规合一"工作框架的制定、国土空间开发底线摸底调查以及现行"多规"冲突研究等实践探索,提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政策建议,为县域"多规合一"理论与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空锥理论的“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的机理,弥补系统剖析"规划冲突"根源的空白,提出"多规合一"的建议。研究方法:借助时空锥理论,通过研究规划的机理,分析"多规冲突"的根源。研究结果:(1)规划及其认知域是时间的函数,对未来的导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人们对规划存在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规划具有先验性和矛盾性。(2)规划存在时空纵向上的冲突、横向上的冲突和复合性的冲突。(3)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是其本质特征。研究结论:(1)规划及其研制的机理,是人们基于当前("t"时)确定性的认知,对未来("t+1"时)不确定性发展的预期,制定从当前到未来较合理的引导人们开展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计划和安排。这使规划产生了一个悖论,即用"t"时确定性的认知,先验性地规划"t+1"时不确定的未来的变化。(2)"多规冲突"的产生存在三种机理,纵向冲突是由研制规划时人们仅拥有不完全的知识而引起的;横向冲突是由各个规划主体都将自身系统的优化目标作为同一时空中制定各自规划的目标而引起的;复合冲突是由上一层级规划通过纵向传导而引起的。解决"规划冲突"并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向是,应将社会经济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各个规划的共同目标,转变规划研制战略的指导思想。(3)平衡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和弹性,一是应将土地利用规划研制的战略导向与现阶段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研制战略导向由注重"面积"、"数量"约束型向注重"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约束型的转变;二是增加中期(5年)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滚动调整,实现土地利用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博弈论视角下市县级“多规合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市县级"多规合一"利益相关者博弈策略,寻求实施"多规合一"的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博弈分析、质性访谈、综合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内部纵向博弈分析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2)政府不同部门间横向博弈,需要上级政府介入部门博弈,主导形成"一张蓝图";(3)政府与市场博弈分析表明,政府需要和企业充分对话磋商,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4)政府与社会博弈表明,政府要重视民众利益诉求,平衡公共利益和民众诉求。研究结论:推进"多规合一",需要合理构建央地关系,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职责,加强政府和市场对话,充分回应民众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变革,明晰国土空间规划的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和实施要求,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要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处理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把重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作为新时代规划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基础性方法和前沿性方法研究,创新规划实施的行政、法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注意克服其不足,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规划观念、规划体系、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性变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的出发点不同,规划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导致规划实施不力,国土资源利用效益低下。通过对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目的、规划分类、规划内容的对比分析,指出规划的多重管理是规划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当前应当顺时应势建立国土资源规划空间体系,从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编制体系等3方面入手,树立空间规划的法律权威,在规划内容上相互衔接,在管理上职责明晰,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保证空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各成体系,以各级行政区为单位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很好的整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僵化的控制指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脱节,难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是整合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融为一体;重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等控制性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各类规划拥有自身理念和功能,在"多规并存"的现实需求下,"用地"协调成为各类"空间规划"协调的关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索了"用地"类型、"用地"规模、"用地"布局以及规划年期等在"空间规划"协调中的现实途径。结果表明:"用地"类型要做到宏观上有统一、微观上有特色,一、二级地类强调一致,三级地类彰显特色;各类用地规模,尤其是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规模,应在区域规划宏观指导下由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统筹,用地规模管控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用地布局做到各类规划合理分工,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分区,城市规划依据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确定每个城、镇、村的布局;同时保持各类规划的基期、近期和远期年份应至少有一个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规划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对我国土地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了现行体系中存在着规划种类太多、分工不明确、缺乏时间性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缺乏衔接、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考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脱节等缺陷与不足,最后通过探讨研究,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内容、方法和效果,在总结其经验基础上,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以碳循环过程与国土空间要素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提出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机理、多尺度规划方法与全过程规划路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对“碳循环—空间要素”耦合关系的剖析,提出了低碳国土空间规划的“起点—原则—工具”机理;(2)构建了面向全域全要素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方法,通过“三区—地类—地块—单元”的多尺度规划,实现对碳源汇“总量—结构—格局—强度”的多维度优化;(3)设计了全过程碳管制的低碳国土空间规划路径,通过“低碳目标引导—碳核算支撑—碳约束管控”,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履行碳治理职能。研究结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指标体系、支撑技术及实证效果等仍需进一步深化,以实现从低碳理念的深入认知向规划设计的实用方法转变,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研究目的:为科学地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系统工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构建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结论:系统地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政策执行评价指标(控制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程度提升评价指标(非控制指标)体系、规划方案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存在现实问题与冲突,探讨二者未来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协同目标,为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研究借鉴及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规划传导失位、目标导向错位、规划编制与实施程序失序以及指标效益与乡土文化传承目标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及冲突;(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应处理好逻辑内涵、规划边界、规划目标、规划时序以及规划效益等方面协同关系;(3)新时期应从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法定地位及其与村庄规划的承接路径、加强规划目标内容衔接与完善规划效益评估体系、统一数据库建设与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规划编制保障机制及强化规划实施适应性管理等方面促进两规划的协同优化。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落实乡村建设工程的专项规划,村庄规划是承接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详细规划,发挥好二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助推作用的关键在于明晰二者的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统筹处理好彼此协同目标,构建协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everal new traffic/environmental schemes proposed for London, and moves by feminist, consumer/worker and community groups to challenge conventional planning procedures. Continuous bus lanes, free or low public transport fares and pedestrianized areas are emphasized over private motoring, to result in lower traffic noise, congestion and accidents. The power of the UK's road lobby,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planners and a lack of open debate are offered as explanations for the resistance of London's planners to enacting such scheme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of minimizing public transport subsidy and providing roads instead for private transport has led to hostility to more popular pl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