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用地数量配置对资本回报率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借助一般性的总量生产函数,推导建设用地数量配置影响资本回报率增长的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采用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中国各地区建设用地与资本存量的组合关系是影响地区资本回报率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2)中央政府在各地区间的建设用地数量配置方式是导致资本回报率增长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从建设用地数量配置的视角,为改善中国的资本回报率,缩小地区间资本回报率的差距,实施更为公平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案是一个可行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有土地制度框架下,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对于地区土地配置效率与公平影响深远。文章应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了南京市、淮安市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改革经验。针对当前我国建设用地指标计划管理中存在的科学性不足,内在激励与优化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将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基础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建设用地指标以及计划外建设用地指标,建立统筹"公平-效率-绩效"的建设用地指标分类差别化配置方式,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通径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径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4638、0.0251、0.0511,人口增长分别为0.3149、0.1535、0.5317,城市化进程分别为0.4400、0.0365、0.5236;(2)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主要驱动商住工用地扩张,城市化则侧重公共用地。研究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是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考虑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异,构建包括人口、二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并结合区域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率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为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方法参考。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经济计量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差异构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下达指标分配体系,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又兼顾区域资源禀赋的供给约束,评价体系更为全面;(2)考虑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折抵指标,优化了新增建设用地供给结构,能够兼顾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结论:本文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为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证调研法。研究结果:(1)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着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与转移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用地紧缺的挑战,应从产业选择着手,尽可能降低土地资源的高成本投入。同时,强化优化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模式;(2)经济发达地区优质耕地剧减,加强对现有优质耕地的保护成为土地利用战略抉择的重要方向;(3)为保障土地生态安全,建议利用生态指标进行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以此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控制区域建设用地总量;(4)改革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财税制度,构建地方政府保护耕地、高效利用建设用地的长效机制。研究结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优质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土地生态建设、加快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未来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江苏省2005—2015年间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特征,为提升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用地与产业结构、改进土地利用政策等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发展率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结果:(1)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总体呈增长态势,南北差异明显,高值点主要集中于苏锡常地区、南京市和南通市;(2)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空间离散程度不断下降,总体差异和区内区间差异呈现持续减小态势;(3)城市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时间阶段性与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4)各地级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高值集聚主要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高值集聚中心由单个城市向城市连绵区方向发展,苏北地区一直表现为低值集聚。研究结论:城乡建设用地外延扩张和低效利用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要求,高效集约利用城乡土地才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与优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模型探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效率损失测算与优化途径选择,为加强与改善土地宏观调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数理分析与计量方法。研究结果:(1)2004年以后土地资源部门收益差距比规模配置欠优导致的配置效率损失更大;(2)部门收益差距效率损失增大导致了土地资源部门配置效率损失增大;(3)中、西部建设用地边际收益小于东部导致了建设用地空间效率损失。研究结论:(1)通过测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能够找到最佳的优化配置途径;(2)当前提升农用地边际收益和重点提升中、西部建设用地边际收益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京津冀核心城市之一,保定市土地供给与经济需求矛盾尤为突出。本文运用扩展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C-D)模型,测度2004-2013年保定市22个县(市)建设用地供给对二三产业的贡献,以期为保定市及各县建设用地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2004-2013年保定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的贡献值为12.69%,高于劳动力5.40%,低于固定资本78.47%;22个县市建设用地投入对二三产业发展贡献区域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主要受经济水平、区位条件、产业结构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保定市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性建设用地供给指标,最大限度发挥有限土地资源产出水平,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目标分析法、德尔斐法、AHP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绩效通过城市土地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体现,在这3大效应下又分6大目标和23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2)南京的土地结构配置比较合理,经济效应较好,公平配置基本合理.研究结论建议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行城市内部用地置换制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几方面调控南京市土地供给.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难度非常大。人口增加,居住及配套建设用地必然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展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必然伴随建设用地规模的适度扩张。因而,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颁行了《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科技部订出了《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要求,而且从2001年起,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实行新的登记系统。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部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健全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尽快建立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了若干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典型水利投融资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我国部分省市水利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水利投融资政策和国外典型水利工程的筹资模式,对我国水利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议:把握水利筹资的基本原则;尽快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环境;通过政府发行国债、水利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3.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vestock are kept not only for their physical products, but also for insurance, financing, and to display status. Though this range of purposes is acknowledged, livestock policies nevertheless often emphasize physical production: a limited perspective that hampers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livestock polic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of costs and benefits of livestock systems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livestock keepers. Indicators are developed that capture, quantify, and organize not only the benefits resulting from the physical production, but also those from the intangible functions.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an analysis of cattle in the Western Province of Zambi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spective on livestock systems developed more closely reflects the observed decisions of the livestock keepers.  相似文献   

14.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 ,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 ,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 ,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重视乡村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资源保证程度、找矿前景、冶炼原料和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铅锌资源的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政府有必要对铅锌行业实行宏观调控的四大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传统粮油企业是指以承担国家或地方战略储备粮食和贸易粮为主要业务,以政府补贴为主要经济来源,且以粮食和油料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群体,包含大型国企和中小微型民营企业。面对新零售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大趋势,各企业都面临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问题。为更好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本文进行了传统粮油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初探,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水库水利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充分认识和发掘大中型水库水利资源,探索其综合开发与保护方式方法,以典型水库为基点,分析了大中型水库水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管理模式、结构调整、行业管理、产权改革、运行机制、投入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了大中型水库水利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工作的基本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识经济和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条件下出发 ,简明地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的本质 ,科技进步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对科技进步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完善和发展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茂华 《水利经济》2009,27(5):73-74
水库移民安置是一项社会恢复重建活动,涉及的利益主体多、资金数量大、社会责任重。阐述水库移民安置审计监督的重要性,指出在水库移民安置审计实施中要界定被审计主体,全程跟踪审计,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运用文献阅读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规划设计变更的表现形式,变更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重视、遵循技术规范和灵活运用土地整理相关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