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对中国向日本市场出口水产品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日本水产品市场规模扩大和进口水产品结构变动,结构效应成为了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同时显著降低的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抑制了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增长,但中国在特殊水产品上实现了对日本出口的增加,使得产品竞争力效应促进了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品对欧盟出口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入世以后,中国对欧盟水产品出口出现较快增长,在欧盟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发现,中国出口增长首先是由欧盟水产品进口的总体规模扩大导致的,产品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贡献有所增加,产品竞争力效应为正值,但其在出口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下降。提高水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关注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法规和渔业法规等方面的新变化,加强水产品生产卫生安全和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及其结构性变化,明确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调整政策、适应国际水产品市场的新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00—2020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的113万条大数据,文章采用三元边际分析方法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动力进行了多维度的分解分析。结果 基于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的阶段性转换,可以将2000—2020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7年,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数量增加,其中初级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价格也在提高,而加工水产品在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种类也在增加。第二阶段是2007—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由出口数量增加转变为出口价格提高,初级水产品和加工水产品的主要动力都是出口价格提高。第三阶段是2015—2020年,这一时期中国水产品出口出现瓶颈,增长乏力。结论 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中国应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一是以提升水产品质量为主要抓手促进出口;二是加快发展加工水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宽水产品产业链;三是深入分析地区差异,更加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我国畜产品的进出口进行双向分解,分析其增长源泉,得出导致我国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主要原因:在出口方面,我国畜产品的出口过分依赖于世界进口需求的扩张,出口市场结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口畜产品竞争力薄弱,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的增长;在进口方面,我国畜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世界供给增长效应刺激了进口的增长,国外畜产品竞争力强于国内畜产品,是引起我国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1996年到2006年,特别是入世之后,我国水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本文借鉴CMS模型和CA指数,利用联合国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入世后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世界市场对水产品需求引致;出口竞争力在我国水产品出口增加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入世后呈下降态势;出口市场分布对水产品出口增长一直是负面效应.通过CA指数得知我国水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其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下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十几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寻找到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显示,竞争力是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规模的扩大,表明进口国对水产品的需求增加是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市场分布效应成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抑制因素,近几年新兴市场抵消了部分负效应,抑制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中国极具传统与规模优势的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展开研究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握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增长因素则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贸易增长、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及其细分下的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对出口增长起正向带动作用,结构交互效应则起阻碍作用,其中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市场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竞争效应及其细分下的整体竞争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带动作用愈减,且具体竞争效应近阶段起阻碍作用,其中整体竞争效应是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各类茶叶产品在东盟市场均具有竞争力,其中绿茶竞争力水平有所降低,红茶基本保持,茶制品逐步提升;二阶效应在其细分的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共同作用下对出口的增长由阻碍作用转变为正向带动作用,纯二阶效应在各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动态二阶效应不断提升,在近阶段起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针对1999-2018年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变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国际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促进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出口结构并不符合世界市场的需求,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与世界市场进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产品并不一致。鉴于此,中国马铃薯产品应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水果出口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水果产品贸易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国水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阶段性分析表明,在考察期内,水果出口的增长来源分布为结构效应占31.71%、竞争力效应占25.48%、二阶效应占42.81%;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效应、交互效应、整体竞争效应、增长效应、动态结构效应不断强化;商品效应、具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则不断弱化;促进中国水果出口需要优化出口品种结构、强化水果质量营销及转换竞争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0-2017年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将中俄双边水产品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三个方面,并通过对三元边际增长率和贡献率的测算分析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结果表明:中俄水产品出口贸易总额增长较快,但两者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两国水产品出口种类虽有相似之处,但主要出口品种仍有差异;同时,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扩展边际高于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扩展边际;相反,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价格边际高于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价格边际,但前者的变动幅度大于后者;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的数量边际变动幅度较大,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的数量边际变动幅度较小;多数时期,中国水产品出口俄罗斯主要依靠扩展边际的增长,俄罗斯水产品出口中国主要依靠数量边际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畜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的畜产品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即CMS模型)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分析表明,世界畜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是维持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不大但呈增长趋势;中国畜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负数.提高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非价格竞争力是今后中国畜产品出口增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人参产业是我国最具特色,也是出口规模最大的中药产业。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了中国人参产业的发展,但从历史客观角度分析,我国人参出口波动较大,无论是在出口金额、出口量,还是出口单价上都表现出了频繁的波动,这种频繁波动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分析2000年~2011年中国人参出口贸易规模与市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人参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分解和量化分析,探寻我国人参出口波动的原因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无论是在出口萧条期还是恢复期,我国人参出口的竞争力效应都是负效应,这也很好地说明了在国际人参产业竞争中,韩国高丽参对中国人参产业的长期压制是由于中国人参产业缺乏竞争优势造成的。只有当结构效应明显强于竞争力效应时,我国人参出口才能呈现增长趋势,也反映了世界人参进口需求情况对我国人参出口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元边际视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进行分析,利用2003-2015年HS92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水产品出口份额分解为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分析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状况。运用核密度估计技术,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25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三元边际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数量和价格,数量增长的贡献度最大,价格次之,而扩展边际即水产品出口种类起到了负向作用,从价格边际实证数据看,中国水产品出口价格虽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却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入世以来中国水果出口状况及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3期分析了2002—2010年中国水果出口增长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市场规模效应、市场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均对中国水果出口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中竞争力效应和市场分布效应的贡献呈增长趋势,相反,市场规模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01年~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一直保持着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4.9%。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将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的增长分解为市场需求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需求效应和产品结构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具有正向增长效应,而产品竞争力效应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哈萨克斯坦具有负向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UN COMTRADE相关数据,在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东欧16国市场需求增加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出口产品结构效应和出口市场分布效应均未表现出应有的作用,加之近年来出口竞争力下降,均不利于出口的增长;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市场需求增加是推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竞争力提升同样对出口增长有所贡献,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则抑制了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的演变历程和应用现状做出评述的基础上,对其存在指标设定不对称和指标含义不明确的不足进行了修正;然后基于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三个维度对1992~2008年中国畜产食品出口贸易的波动效应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结构和竞争力对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主导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畜产食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出口竞争力下降是制约中国畜产食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5个国家作为对比国,利用1992~2006年的Comtrade数据,通过CMS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⑴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际市场需求因素、出口的产品整体竞争力效应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3个方面;⑵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是6个木制家具出口国中增长最稳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二元边际是评估水产品贸易增长模式的重要指标,但同时也对贸易的增长形成了反向因果关系。本文通过整理影响水产品出口增长的特征因素,并将水产品二元边际与这些因素建立联系,根据2000-2016中国对主要21个水产品贸易国的出口数据,利用PVAR模型检验了二元边际对水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量边际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增长率的影响为负,即数量边际带来的出口增长是边际递减的,这意味着仅靠数量边际无法实现水产品出口持续稳定的增长。应从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入手,改变我国水产品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况 据国家海关统计,2005年水产品出口总额78-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出口数量为315-3万吨,同比增长12.4%。中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个市场上,2005年国际市场依然特别其中,这四大市场占到了85%左右。但同时,这些国家都对进口水产品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我国的水产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