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重要的议题之一。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国今后的支柱产业之一。巴渝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其渔业发展历程与巴渝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巴渝文化产业与渔业发展相结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论文通过现阶段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分析,巴渝地区渔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现状、问题分析,结合巴渝地区的历史、文化、区位等优势,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希望以此研究为破解巴渝渔业可持续发展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发展时期,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将由单纯地追求经济向追求高质量高内涵变化.特色小镇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促使城乡深度融合.舟山市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及结合自身特征打造现代化渔业特色小镇.定海远洋小镇以远洋渔业和渔业文化的区域性特点为基础,依托远洋渔业捕捞业、渔船制造业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供应链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文化产品的行业。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还不成熟,相关法律不够完善,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导致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休闲渔业就是在传统渔业的基础上,依托渔业为载体,结合旅游、休闲、文化等元素,实现渔业、休闲和娱乐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休闲渔业是具有更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是渔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对于现代渔业发展领域的延伸,增加渔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一、连城县休闲渔业发展过程及现状连城县是福建省西部的山区县,地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逐渐开始融合,通过中间传动机构的产业整合,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拓宽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空间,互联网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出现,文化产品也将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正>到目前为止,滨城区共有5家单位获得"省级休闲渔业单体规划"称号。休闲渔业对拓展渔业功能,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增加渔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休闲渔业是以渔业生产为载体,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以及餐饮美食住宿服务等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是农业部确定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李丹  王如高  陈杰 《水利经济》2015,33(6):30-33
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大力推进水文化事业,积极培育水文化产业",水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论述水文化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水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产业意识薄弱、水文化产品单一、政府支持体系不完善、产业主体单一。从加强宣传、挖掘资源、提高政府扶持力度、完善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了水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为我国水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具有千年以上的稻田养鱼生产体系和生产实践.他们依山而建家园,依山筑就良田,创造了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稻鱼结合"的生产方式.2005年被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AO)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9年中国农业部授该村为"中国田鱼村".本文分析了"稻鱼共生"系统中田鱼的生产形式、由此引申的田鱼文化、田鱼村的旅游资源及田鱼产品,揭示了从传统田鱼生产到现代渔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渔业休闲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休闲渔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传统渔业与现代休闲产业的有机结合,其发展在拓展传统渔业内涵、综合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渊源、产业基础和现实需求等i个方面分析了杭州市发展现代休闲渔业的现实基础,结合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经验,探讨了杭州市发展现代休闲渔业的内涵和定位及主要发展目标,提出了杭州市发展现代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打造杭州特色的现代休闲渔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传统产业的优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基于互联网+多产业融合,实现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跨产业垂直整合的生态系统成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这一融合是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黑龙江垦区已经对"互联网+农业"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与互联网便利化、智能化、物联化等特征相结合,必将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为垦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新路径和方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对垦区"互联网+农业"的成效进行了梳理,结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是云南“直过民族”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障碍因素较为复杂。根据其他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民族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路径。基于拉祜族历史起源和民族图腾艺术,分析现阶段拉祜族图腾艺术表现形式与当地经济发展融合的必要性,从产业融合角度,探讨以拉祜族为代表的云南“直过民族”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是西北五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西北五省区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可以明确西北五省区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形势,以加快融合发展实践的步伐。通过对近5年西北五省区传统产业、绿色产业及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进行了细致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西北五省区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存在理论研究数量不足、领域不广、深度不够等问题,对西北五省区传统产业与绿色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滨海旅游城市休闲渔业精致化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旅游城市是国家发展蓝色经济推进海洋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休闲渔业是滨海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休闲渔业对提高滨海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开发符合生态需求和经济效益需要的新型旅游产品有直接影响。将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方法引入到滨海旅游城市休闲渔业的建设发展,通过对比精致农业建设模式与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在精致农业的基础上,缓解休闲渔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粗放经营、资源浪费等问题,建成体系完整、品牌定位明确的休闲渔业发展体系。在我国滨海旅游省市的休闲渔业发展中引入精致农业的概念,在单位产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精耕细作,引导休闲渔业市场的品质化发展,将滨海旅游城市休闲渔业的发展推进到多产业融合、品牌化推广和精致化生产的新阶段,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更有利于渔民生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来的产业,既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产业的属性,其产业链也就更为复杂。河南既是文化大省又是旅游大省,拥有厚重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势必极大地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出现瓶颈,两个产业互相融合是突破瓶颈、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沈阳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产业形态,是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高度融合的产业,对充分发挥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舟山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海洋文化名城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制定战略规划、谋划空间布局、确定重点领域、建立产业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等建议以促进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档案文化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双重考验,在真实记录历史的前提下,推动档案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增强创新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文化传承的需要、市场需求的推动、产业融合的促进、档案机构创新的需求,提出了推进档案文化发展的建议:提高档案文化的社会认知程度、加大对档案资源的挖掘利用程度、加强档案机构的交流合作和加强档案文化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生态气候宜居、自然资源宜养的贵州,强化康养资源统筹开发,着力培育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田园康养等业态,并强力促进康养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从我国康养产业实践可以看出: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康养产业将成为国家战略性投资重点;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的田园康养将成为康养新热点;康养产业将与旅游业、养老养生产业、文化产业等行业联动,实现跨越融合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康养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旅游功能和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在传统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基础上,需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以旅游与文创融合发展形成新资源,拓展旅游与文化产品的新市场。因此,本文着手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探讨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效应,发现二者深度互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