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0,(4):104-104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09,(12):75-75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10,(8):33-33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9,(8):85-85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中国西部》杂志作为西部地区主流媒体,已联袂深圳德泰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起了“中国慈善事业如何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课题全球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0,(1):94-95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0,(7):38-38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09,(11):77-77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09,(7):64-64
推动中国的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09,(11):60-63
今年恰逢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回顾几十年发展之路,中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中国的慈善事业,近些年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西部》杂志精心组织和策划了此次中国十大慈善城市榜的编排。希望能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0,(2):116-116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2010,(3):110-110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0,(5):25-25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2010,(6):99-99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9,(9):79-79
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2009,(6):66-66
推动中国的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及中国慈善事业与国际慈善机构接轨,实现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发展,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6.
邹茹 《中国经贸》2012,(18):140-141
慈善事业一直以来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社区化发展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慈善亭业社区化发展,意由社区提供慈善服务,将慈善事业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社区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与组织单位,来整合一切可以用来为慈善事业服务的资源,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探讨通过社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出发,探讨怎样通过社区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希冀为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慈善救助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重要成果,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完善慈善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澄清慈善事业的模糊认识,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慈善事业进行立法,一方面不仅能够对慈善组织加强约束与监督,规范慈善市场,建立慈善组织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同时通过立法还可以更好的唤起公众慈善意识,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以保障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文 《东北之窗》2010,(9):51-53
2005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要“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一年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性慈善大会——中华慈善大会在北京召开。受胡锦涛、温家宝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场讲话,将“携手慈善”上升至“共创和谐”的政治高度,向全社会发出政府支持慈善事业的信号,并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09,(8):3-3
值此5·12汶川特大地震周年之际,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慈善事业。慈善,这个全世界善良人们身体力行的理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中国人所关注。中国的公民社会在成长,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慈善事业深人于环保、教育、扶贫、健康、救灾、心理咨询等公益领域的探讨和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