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种方法各有自身的优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本文简要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对三者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指出在选用成本计算方法时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这三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且应当遵守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3.
4.
5.
李卫辉 《财会月刊》2011,(35):53-54
本文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对比分析入手,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成本计算系统即变动吸收成本法,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冯丽 《内蒙古财会》2003,(12):74-74
我国的成本核算方法最早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完全成本法。由于它有许多缺点,因而1993年为了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又推行制造成本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制造成本法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定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首先回顾了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价值工程和Kaizen成本法四种成本管理方法在单个企业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然后提出了这四种方法整合到供应链中的管理框架,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环境会计内容广泛,其核心是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其特点可概括为:1.使原来的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在环境会...  相似文献   

12.
唐文 《财会通讯》2004,(2):57-57
制造成本法也称为制造成本计算法或吸收成本法,是指以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也称为直接成本法或边际成本法,是指以变动性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为产品成本计算范围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应用呢?  相似文献   

13.
倒推成本法是基于适时生产制度而产生的。适时生产制度(Just-In-TimeProductionSystem,简称JIT),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推行的一种生产管理制度,随后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加、西区几国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JIT是一种严格的需求带动生产制度,他以顾客需求(如订单)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移来全面安排生产任务,上一生产步骤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质量要求和交货时间只能根据下一生产步骤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定;至于材料及零部件,只有当某一步骤需要时企业才予购进。它的根本目的是使产成品、在产品及原材料等各类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在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由此就产生了倒推成本法。  相似文献   

14.
管理会计的发展由以规划控制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以预测决策为主的现代管理会计阶段。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两种成本管理方法一——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两者的比对,认为这两种方法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实现成本控制前馈和反馈相统一、目标和手段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论述了房地产项目动态成本控制的思路、特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青雷  雷敏 《四川会计》1994,(8):14-16
制造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重庆商学院青雷,雷敏新会计制度规定,以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取代完全成本法,使我国会计由核算报帐型向管理型逐步转变;管理会计的应用顺应了这种需求,管理会计的运用基础则是变动成本法。现就制造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如何进行结合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成本计算上一直沿用下来的方法是完全成本法,而且至今,它仍为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由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变动成本法在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更加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但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的涵 义与内容不同,计算结果不同,如何将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所计算的成本资料既能符合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呢?本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