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桔华 《中关村》2013,(9):72-74
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园区中,中关村怀柔园的一大特色是将纳米科技产业园做成全国创新源头,聚集纳米产业链的各大要素。在北京市进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时期,中关村怀柔园也在加快向资源集约、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生态友好的新一代园区转型升级。自2007年与中科院电子所等合作以来,怀柔园积极探索与科研机构合作导入产业转化成果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讯     
《中关村》2013,(8):78-79
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园冲刺2000亿2013年7月19日,长沙市召开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大会,下发《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征求意见稿》,提出争取到2015年,长沙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  相似文献   

3.
吴炜 《中关村》2014,(12):18-18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2月3日,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提出,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向2.0模式转变,园区发展的驱动要素由此前的“政策、行政化、硬基础”转变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解释,上海张江之所以能在一年的时间里由第三上升至第二,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扩容效益,且张江的扩容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集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5.
江川  田峰 《中关村》2014,(11):72-73
为企业找客户,为客户找产品,聚合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实现园区内产业经济的生态循环。当“生态”、“智慧”等热词被全国各地园区开发商视作“理念”的时候,用实际行动诠释这些概念的做法就明显高人一筹。2014年10月16日,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举行了一场新技术新产品项目推介会。22家中关村企业在此次推介会上展示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如北京北  相似文献   

6.
程桔华 《中关村》2014,(9):71-73
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大趋势下,全国各地都在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聚集的制造业名城,东莞凭借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积累的产业和市场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推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定位。"春江水暖鸭先知",鏖战在市场一线的民营企业,其市场敏锐性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更早也更灵活。在东莞"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全新定位下,广东中天集团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实现了从地产开发商到园区建设者的业务扩容。中天集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未来的规划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独家专访了中天集团总裁张宇凯,以期探寻一个转型样本。  相似文献   

7.
陆方舟  张勇 《中关村》2005,(7):56-57
张江园区的发展是一个聚焦发展的模式。实际上张江园区从92年建园到现在整个发展历史上可以分成两段,一段大概是从1992年到1999年8月份,基本上是处于原生态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到了1999年,上海市委提出了一个张江发展模式,从这之后,张江的产业牢牢把握住了两  相似文献   

8.
李维安 《中关村》2004,(10):30-30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集群观:企业集群、园区集群、城市集群。我们很多部门做了很多的调研显示,企业都愿意扎堆,扎堆就是想获得积聚和集群效应。我们中国企业园区、科技园区要上一个台阶,现在关键就要把原来的企业积聚起来扎堆干,要改善他们的企业集群,使他们基于市场细化,形成产业沟通的市场集群,而不能任由企业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紧接下来考虑就是园区的集群问题,所以新干线不管怎么评价,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周围,有18个园区,但是各个园区不能什么都办,也有边界范围。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认识就是园区是要计算成本的,不是无限制扩大下…  相似文献   

9.
赵弘 《中关村》2012,(6):33-34
在全球科技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正肩负着新的发展使命。同时,面对当今出现的园区发展的新问题,很多领域也亟待新的探索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04,(12):44-44
园区各企业: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正在启动一项重要的文化基础建设工程--组织编纂《中关村科技园区志》(简称《园区志》)。《园区志》是北京地方志的一部专门的志书,它将以1980年10月25日中关村地区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出现为起点,沿着电子一条街形成、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诞生,直至2005年的发展脉络,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进足迹作一个全面、系统、客观、准确的记述。为历史留下一份有关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宝贵的史实性资料,为领导部门决策、制定规划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中关村科技园区提供最权…  相似文献   

11.
江川 《中关村》2013,(9):75-77
什么样的办公模式最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各大产业园区需要通盘考虑的规划问题,也是创业者们放眼未来发展必做的一道功课。在创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下,新型办公模式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什么样的办公模式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是各大产业园区在吸引各  相似文献   

12.
吴炜 《中关村》2014,(9):28-29
我们做产业园区,不是简单地把它当成一个地产项目来开发,而是建设它,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为政府招商提供服务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世义在产业园区定位、功能和发展方向上有颇多思考,本刊记者就产业园区的系列问题对他做了采访。《中关村》:目前,全国产业园区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北京经开凭借什么能够在众多园区中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13.
程桔华 《中关村》2013,(9):68-71
在中国遍地开花的产业园区中,万德智汇中心的特色是金融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的企业服务理念。王珲希望以后一提起万德智汇中心,大家会想到这是一家为企业提供融资、综合管理等服务、助力企业成长的产业综合运营商。中国的产业园区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开展产业园运营,德国的产业园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明星  蓝天阳 《中关村》2015,(1):44-45
汇龙森科技园不断摸索,实现了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上下游企业聚集,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化运作的一条龙式发展。在北京众多孵化器阵营中,有一家民营孵化器,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不仅带动高端科技的发展,更是形成了全产业孵化格局。它就是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龙森科技园")。汇龙森科技园地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目前,已经吸引投资超过200亿元,年纳税额超过8亿元,在开发区内拥有三个园区,建筑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推介会——汇龙森生  相似文献   

15.
马文良 《中关村》2015,(4):49-51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韩柏告诉记者:中关村要从存量挖掘潜能,主要依靠对现有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的改造、优化和升级,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创新社区模式正是解决之道。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史。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截止到2014年底,中关村已经形成了16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随着2013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到"一区十六园",中关村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从以企业聚集为重心的1.0版本过渡到现阶段以产业集  相似文献   

16.
张越 《中关村》2012,(5):30-31
两期建成后,中关村软件园将聚集350家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将实现世界一流专业园区的梦想。中关村软件园是在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之时应运而生的。2001年,中关村软件园正式开工建设,东依上地信息基地,西临东北旺苗圃,南靠北大生物城,一期面积1.39平方公里,已成为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核心区,并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展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石闯 《中关村》2012,(11):85-87
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着力打造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Haidian norther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area is in the construction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代表着21世纪中国高新区的形象,并将享誉世界的中关村创新与北京翠湖湿地的优美环境融入高端产业研发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以"智慧翠湖、生态翠湖、  相似文献   

18.
林抚生 《中关村》2008,(11):34-37
中关村的历史也是科技园区兴起的历史,中关村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一区十园”的布局以及中关村软件园、生命园等诸多专业园区的兴建,是中关村20年集群式发展、产业细化的最好注脚。本期仅选取了部分科技园区作为报道重点。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海淀园已成为国际技术的孵化和辐射中心,同时,中磁村科技园区的触角还延伸到北京各地。丰台园成为北京最富活力的科技型总部经济区;昌平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园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北京亦庄园快速崛起而成为国际高端产业新城;德胜园立志成为北京市唯一的都市型科技园区;雍和园作为皇城根下的科技园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胡同里的创意工厂”;通州园则把光机电一体化和金桥科技产业作为它的发展方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渐成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新城;石景山园后来居上,跃跃欲试;清华科技园聚焦核心技术,潜心培育“钻石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中关村》2009,(7):76-77
海淀园正在积极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扶助园区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级,在机制体制等方面先试先行,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1+20”政策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海淀区促进创新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旨在为在海淀区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该办法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对于自行举办或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对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品牌建设合作研究项目给予鼓励。鼓励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联盟、协会等机构建立常年的品牌形象展示大厅,并能够持续开展具有创意性的活动,成为园区、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中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20.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7):76-77
首批企业签约出版创意产业园区 6月11日,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首批32家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举行。此次签约的32家企业,有6家数字网络出版企业和26家以传统出版为主的民营文化企业。这些出版企业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逐渐成为传统出版以及数字两络出版等新兴出版领域的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将为入驻企业在出版体制改革、出版资源配置、新媒体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在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并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