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地区间财政收入差异的指标体系及效用分析(一)地区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差异及效用分析。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个统计年度内政府所组织的财政收入占该地区国内生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93年至2005年中国7个省861个县(区)的财政面板数据,把偏离趋势值变动的比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ais-Winsten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县(区)财政收入稳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县(区)财政收入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当财政收入处于上升阶段时,转移支付的稳定效应明显,当财政收入处于下降阶段时,稳定效应不明显。同时发现,转移支付对县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要比对区财政收入的稳定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首先,不同性质的转移支付并不都是简单地平衡各地政府财力,必须结合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差别性的措施。中央政府应减少对东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同时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另外,还应适当减少东、中、西部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尤其是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非配套的转移支付规模。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非税财政收入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税收入是政府通过收费、基金、附加、罚款以及国有资产和资源收入等方式筹集用于履行政府职能的收入,在目前仍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对非税收入必须加强管理,使其规范化、法制化,把非税收入的所有权收归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监督权归财政,逐步理顺税收与非税收、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一要统一谋划,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从目前来看,立法工作可分两步走。先制定《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条例》,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再出台《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非税收入的主体、征收原则、征收标准以及收缴双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以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1994-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评价分税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集中程度不高;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程度差异明显;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不平均,转移支付政策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织,成为地方非税收入膨胀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配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方税体系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缺乏正式收入的收入自主权及过大的非正规收入自主权等,导致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与规范化的分税制异化。应通过优化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收入分配行为、进一步实施税费改革、制定《税收基本法》和适时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等措施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地方财政收入再次超过中央,全国一片欢呼之声。然而欢呼过后,当我们冷静下来分析财政收入增长时,就会发现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非税收入增长的不可持续,地方财政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以及上涨过快的物价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关于拓宽城市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渠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分析认为: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地方财政支出规模迅速膨胀与财政收入规模狭窄的矛盾以及地方税收体系的不完善、主体税种的缺乏是诱发其"以地生财"的基本动因;第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得出地方政府应从"以地生财"转变为建立地方公债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是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而科学编制和规范执行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预算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地方官员集中换届时期,理性的地方官员有动机策略性地利用预算工具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进而造成预决算周期性偏离。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研究发现预决算偏离具有随地方政府换届而变化的预算周期性,预决算偏离在换届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换届前人事变更不确定性较高,中央监察力度较强,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更偏好“留有余地”;换届后人事变更已确定,中央监察力度减弱,晋升竞争和财政增收激励着地方官员选择“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地方官员预算行为,需要改进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完善经济目标责任管理制,规范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并强化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急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地方之间、中央和地方两个博弈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对策分析说明中央应该把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程度作为衡量转移支付量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使地方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使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量在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得到更加有效率,公平。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迫于财政减收的压力,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向辖区内企业实施"预征税",即"今年先把明年的税征收了",用当地人的话说,地方财政已经开始"寅吃卯粮"。那么,地方财政为何要"寅吃卯粮"呢?地方财政频告急2012年7月,全国人大公布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禁止地方政府发债的规定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原因是一些常委委员、部门和专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收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状况 ,在分析制度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构想 ,并对如何完善地方公共财政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引起广泛关注,其引发原因众多,其中不合理、不科学地利用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一个重要原因.鉴于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本身的资金支持作用,以及其在实现地区间财政均等化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规模、监督和问责等方面指出几点不足,并给予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