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正> 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指在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的流通方式、管理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国际通行规则,使商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高效率、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商品流通装备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商品流通领域大量应用,大型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大型商品流通企业(包括商业零售企业)普遍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其中有不少与各类公用信息网相连接,商品流通信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流通现代化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实施流通先导和落实流通基础产业的地位。要提高民族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必须发展连锁经营,它是改变民族传统零售业的最新组织形式;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为流通现代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内、外、边贸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的合作;加强民族商品市场体系的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5.
流通现代化,是与我国各项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它是借鉴世界流通现代化的精华,体现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将是一个艰苦探索、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流通现代化,是与我国各项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它是借鉴世界流通现代化的精华,体现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将是一个艰苦探索、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下面,我结合流通现代化讲四个问题: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快速发展;三是差距很大;四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加快流通创新促进流通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报告从经济转型角度与时间和空间角度提出,在中国,商品流通及其流通产业现代化首先是宏观层面事关全局的综合性问题,流通创新研究首先是主流经济学的任务,原有的流通理论和政策研究迫切需要补充"宏观流通论"的思路创新.由此引出的政策研究发现,中国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创新,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以全面改善第一、二、三产业商品流程和结构为主要内容,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天祥 《市场周刊》2005,(35):1-1
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展会开幕式9月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国零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一向重视零售业的发展,将继续大力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社会,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流通业在监管体制、经营业态、企业规模、管理机制以及科技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本文提出了加强行业监管,引入现代经营方式,培育大型流通集团,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一系列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物流促进流通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是一个国家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物流,实现流通现代化,是提升我国经济素质和效益,降低成本,服务民生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现代物流业已从起步期进入了发展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物流对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物流行业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物流行业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物流园区的集聚作用日益突出,为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物流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许多方面与国际水平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影响了流通效率,加大了流通损耗。因此,必须抓住当前面临的良好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要以规划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以科技促发展。重点抓好流通企业内部物流的社会化,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开展物流试点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相当少。西部地区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民族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等特征集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因此,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联合与协作"等方面实现西部地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业处于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产业”。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会带动城市GDP、消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较大的增长;所以要发挥好“先导作用”视角,统筹规划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在发挥好“先导作用”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沿边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必然选择,更是目前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下的新经济增长点。通过以东北地区的沿边经济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东北地区沿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发展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从战略性角度为东北地区沿边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政府间协商沟通,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提高互联互通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沿边地区特色化产业;加强跨境合作服务,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在政策上扶持和倾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生态脆弱和贫困集中的特点,二者之间的耦合性呈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使其发展中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分析认为,造成民族地区生态一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理念下的传统发展方式是一种以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它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文章指出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民族地区应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西方企业的收缩战略及其实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0年代西方企业界的主流战略及其实现手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剖析了90年代各种热门管理思想在整个战略体系中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利于生态的恢复,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西部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系统应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强化技术支撑,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体系,完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差距不断扩大,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必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创新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