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企业治理结构实质上是参与企业合约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为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均衡,它的前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动态均衡机制.因此,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既要从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在微观层面上对以“新三会“为基本框架的企业治理结构在元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充实、改进.  相似文献   

2.
订单农业由于合同的履约难题在中国的推进极为缓慢,本文通过改变企业与农户的两元契约安排来抑制风险因素对合约关系的冲击。构建“企业+中间组织+农户”的间接合作模式这一更具适应性的组织安排。在此基础上。就间接合作模型内参与各方的监督机制、利益联结与补偿机制进行设计,以形成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兼容的履约安排。  相似文献   

3.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企业既要遵守法律并追求经济利益,同时还是一种道德的行为者维护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企业应在利益与道德之间把握平衡,在遵守社会义务基础之上,培养社会响应能力并承担社会责任。三鹿集团在利益和道德中间选择了利益并无视相关利益者,因而没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各个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了一定专用性资源,各相关者应按投入资源的比例共享企业的收益,并共同享有企业的治理权.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和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治理权配置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际上就是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恰当分配企业的治理权,进而确保企业建立合适的社会责任体系来对各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向各相关者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的代价占整个企业收益分配的比例,应与各相关者向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源的价值比例基本一致.只有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分享了合适的企业治理权,才能确保企业对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从严治理企业,是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要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狠抓企业管理薄弱环节,尤其要抓好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国有资产能够做到保值增值.在完善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向国有大型企业委派财务总监非常必要.对此,国有建设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比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相互之间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是使公司的股东、董事会、经理层  相似文献   

6.
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企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但是,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虽逐渐觉醒却还不够,需要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等多个层面共同来构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平台,以促进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形成相统一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最主要的是要以法律上规定企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企业要成为行为受市场支配,在公平竞争中能实行优胜劣汰,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其基础是要拥有法人财产权。本文必就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契约理论基于对个人决策自由的保护,排除任何契约之外的权力与义务的侵入。但是金融领域内的极度信息不对称,完全的形式平等正义已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信赖法则作为近代法律经济功能下的产物,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强调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和信赖利益,对于实现金融创新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从金融合约缔结过程中信息获取与输出两个脉络分析金融机构应承担的信赖义务,金融机构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客户信息收集的完全性与适当性,保证金融机构在营销过程中的适当性,而且应规范合约缔结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和遵循的披露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及完全性,确保消费者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人力资本存在于个人体内,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自身人力资本的使用有最终的控制权。这一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在对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按照合约中规定把人力资本全部投入到企业的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对其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激励和有效的约束,以保证物质资本所有者以及其他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普遍存在着资源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经管责任关系,人们或是通过直接投资成为企业的股东,或是通过间接方式进入资本市场。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大量存在,而且交易成本高昂。会计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缓解进而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机制。会计可以直接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内部信息,以满足其决策和日常管理需要。同时,会计也向企业外部各契约人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域秩序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进行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而会计规则是以会计域秩序为基础人为制造的秩序。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规则制定的过程也是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过程。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变迁历史说明了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在1906年以前,美国的会计规则制定权是由经营者独享的。当时的企业管理还不规范,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众多的企业股东与人数较少的经营者就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谈判的交易成本太高,为了获得合作剩余,股东们只好放弃会计规则制定权。然而,经营者的完全控制必然带来权力的滥用,此...  相似文献   

11.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严重“行政趋向”,缺乏独立性,制度设计不健全,治理责任不清晰,不能代表股东利益行使对经理层的有效激励和监督等。本文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董事会制度的具体措施,从改善董事会决策能力、增强董事会有效性、提高董事会独立性三个方面设计出较为合理的董事会运行规则,以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制约机制,保证全体投资者的公平利益。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并且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财务管理目标。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对于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的一项规范运动,已被世界各国企业界公认为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公司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公司内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和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统称,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相应的选聘、激励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将产生重要影响。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公司治理的逻辑变了,或者说公司经营的目标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必然要相应发生变化,也就...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体制中其他要素的治理质量。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体系包括权利与义务、运作效率、组织结构、薪酬激励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五个要素。基于董事会治理实践的数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优势是董事会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反映董事会治理实践的全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上市公司后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足之处是上市公司董事会缺乏必要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今后的董事会治理改革中应注意加强董事会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对大股东和经理层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第16条并非效力强制性规范,不能直接约束债权人。基于此,公司越权对外担保协议的效力认定,需要类推适用《合同法》第50条规定。在此法律适用逻辑下,判断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内容成为认定对外担保合同效力的关键。而目前学界与司法实践对债权人应承担什么样的审查义务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基于法律的公知力及对公司利益的保护,债权人应当承担审查义务,但不应当承担实质审查义务,债权人仅需尽到形式审查义务即可排除适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情形;在公司章程没有就担保事宜作出规定时,董事会有权在章程未授权的情形下作出担保决策。  相似文献   

15.
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约上的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过错,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并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害,在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下,所依法承担的民事责任.这样一种法律制度称为缔约过失制度,缔约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称缔约过失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称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内部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内部审计将如何发展,是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者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对新世纪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加以探讨。一、内部审计模式向“隶属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发展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是采用“双重领导模式”,既受本企业主要领导的管理,又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但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业务安排上,还是在审计结论上都完全依附于国家审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管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转向对董事会和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负责这一形式。该形式能减少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股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的要求,使得内部审计既能作为企业自我约束的机构又能代表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对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将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适应内审建立初期,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从于国家审计,受国家审计的监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  相似文献   

17.
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使监督成为各契约参与人利益协调的重要机制。由于人力资本具有资产专用性特点,所以企业的监督权利必然由出资者独享转向利益相关者共享。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作为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职工若能通过参与财务活动介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则能调动其积极性并使自身权益得以保护。具体可通过职工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以及职工个人层面的财务监督等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当代公司的发展表现出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过渡的趋势,随着公司董事会和董事权力的不断扩张,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日趋弱化,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董事义务的法律架构已成为各国公司法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途径。而以忠诚、良心为基础的公司董事忠实义务作为公司董事的一项主要基本义务,对其内涵、形式及违反义务之责任作一番分析,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司治理是构建体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精神的包括一系列利益主体的多元治理结构。这种优化的多元配置,其激励和约束更有效。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应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完善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监督职能,完善政府职能,积极修订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涂建明  邵君利 《新智慧》2005,(13):12-13
随着现代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财务学科研究的视野逐步开阔,财务关系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范畴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来看,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包含了多层财务关系,都有一定的财务合约安排,每份财务合约分别确定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股东、债权人等都与企业存在着特定意义的财务合约即股权合约或债权合约,而这些财务合约关注的焦点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按照我国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除了要包括组织企业的资金运动外,还应包括协调财务关系,即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努力协调好企业与股东、债权人、债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