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伟艳 《活力》2005,(2):117-117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目不暇接。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剧的变化,数字化也就成为了当今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此种形势,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特点,并就高校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本文就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及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胥文彬 《管理观察》2017,(1):132-134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的重要基地,特色化和数字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两大特点,特色资源数字化能够把特色馆藏推向新的高度。源自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共建共享信息模式拥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定将积极影响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发展。期刊阅览室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图书馆整体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应兼顾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此,本文以当前高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现状为切入点,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综合论述了信息时代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以期为期刊阅览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需要更深层次的专题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知识导航服务、网络导航服务、用户培训服务、信息跟踪服务等。数字化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图书馆专业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评价技术,还要有较高的语言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善于捕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深层次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织结构,是高校的服务窗口,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职能。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高校的图书馆进入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基于教学科研基础上的建设思路和组织方式,并提出了数字化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知识服务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多种职能,对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调查广西多所高校图书馆和深入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发现,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数字化程度低、管理混乱及体制机制上的各种问题,高校图书馆发展必须通过数字化建设和馆员素质提升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结构合理的服务体系。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着重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从创新的角度给出解决对策,以期加快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发挥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发展的新方向。现在我国图书馆大部分还处在初级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时期,但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步伐在加速的同时如何借助现有的网络基础,推进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以适应其带来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保障和优质到位的服务,是所有高校图书馆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建设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基于本馆的发展目标来定位,创建特色小数据库和导航库,同时兼顾共建共享。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提供知识服务,要求有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队伍。通过采集电子文献和对现有印刷型馆藏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馆藏。通过导航库技术、信息推送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实现数字化建设,并以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更好地实现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信息和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以传播知识为主要途径的高校图书馆,用传统的以借阋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广大师生对知识的急切需求。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