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网络收集民意是当前企业与民众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针对网络收集民意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企业整合网络民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网络世纪,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网络平台对政治稳定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政治转型期间,网络是一个快捷传递信息,实现社会与民众进行利益表达沟通的重要平台。据统计,目前中国具有近五亿网民,他们是具有自由表达政治利益诉求的独立民意群体,他们以新的利益表达机制实现政治参与。能否科学引导疏通网络民意、有效管理网络平台对我国当前在转型期间实现动态的政治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意调查,又称民意测验和舆论调查,是指调查者运用科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通过亲自接触或广泛了解,如实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对某个或某些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的意见和态度倾向的一种应用性社会调查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来真实反映社会舆论或一般民意动向。政府绩效评价,是指由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或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政府绩效具体可以分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等。将民意调查纳入政府决策程序,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机制,是当前我国推进民主化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是畅通民意表达、政民互动的新渠道,是培养网民民主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平台;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其真实性、可靠性备受诟病,成为敌对势力、不法分子攻击政府、制造谣言的工具。充分发挥网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微博问政为社会大众构建了倾诉的平台,为政府提供了了解民情、征询民意、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政府阳光执政不可缺少的渠道。今天,微博问政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网站配合的常态化机制,并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要推进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还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大多数沉默的人,惟有如此,才能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而政府体制正处于改革时期,建立一个民主的、不断回应社会需要的政府成为民众的呼唤.文章以当前我国不断成长的民意为研究背景,选取在政府回应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与经验的G市政府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设中存在的困境,提出“政民互动”的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思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监督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监督方式,它的出现有利有弊。网络监督在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消极影响,如在民意代表性,在非理性参与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对正常长效监督机制造成冲击等。所以,需要加强新闻媒体立法、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等措施来完善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尤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引起了众多学者乃至全民的关注。政府充分利用网络形成电子政务,其中,G2C作为联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除了给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畅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平台。而大学生作为网络参政的主体之一,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不成熟性,加上网络存在自由性、随意性和匿名性等特性,因此针对大学生理性政治表达状况的调查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智、有序、积极地进行网络参政议政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民意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网络民意的兴起并给予合适的回应。地方政府选择合适的回应策略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政府回应网络民意要依据网络民意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措施。选择回应策略的基础是对网络民意复杂性的分析以及政策实施情况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和网民政治意识的增强,网络空间中诞生一种新的政治现象——网络政治参与。所谓网络政治参与,简单地理解可以认为是普通公民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合法途径影响政府决策或公共管理的活动。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诸如网络选举、网络信访、网络听证、网络舆论、网络监督等等。因为具有易实现、成本小、影响大、互动性强的特点,目前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受到上至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如今,网络政治参与业已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