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具有投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关系错综复杂等特点,因此一旦有风险事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程度及影响范围将无法预估。因此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而风险管理措施中,最普遍的方法是将风险转嫁,工程保险是转嫁风险的最重要途径。我国工程保险发展滞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中介机构,推进工程保险制度还需社会、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亟待发展的建设工程保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俪芸 《基建优化》2000,21(4):31-33
建筑工程保险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交纳工程保险费为代价将工程风险转移给专业的风险承担者-保险公司,本文综合介绍了建筑工程保险的特征、作用,并结合我国工程保险的实际,对推广建筑工程保险制度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并认可了在高级度量法下,保险对操作风险具有缓释作用。文章在给定操作风险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运用保险管理操作风险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运用保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9):50-52
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金额大、参与主体多、建设周期长的风险事业,风险始终伴随着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往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科学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很多,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购买工程保险进行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建设项目的风险问题逐渐得到凸显。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较大,以及工期相对较长,其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这就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诸多风险隐患。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下,对建筑市场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化,不仅要采取法律等手段,还要借助经济手段采取工程保险的方式进行介入。本文则主要就工程保险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借此对实际的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防范工程风险的重要手段.工程担保是一种信用机制,并不是一种最终的风险转移手段.工程保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是一种损失基金机制.保险人为投保人提供了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审计市场的发展,审计风险转移已成为审计风险管理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它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不仅能降低其承担审计风险的成本,还能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经营的安全、稳定性,从而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审计动因保险观对审计成本控制及审计风险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审计动因保险观概述审计动因保险观认为审计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所有者愿意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专利权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更多人承认。专利权是对创新的保护,对产品进一步研发有推动作用,但同样面临许多风险。保险是对专利权及受益人合法利益的保障,可以转移风险、促进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专利权面临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并阐释专利保险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面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程风险,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和国家建设投资安全,我们积极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工程保险把项目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化为较为确定的保险费用支出,通过工程保险进行风险转移,降低风险对工程的影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风险保障,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然后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保险学原理,对如何构建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系统及运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