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工程留村站-火炬广场站区间隧道下穿地下过街通道为背景,针对施工中地下过街通道沉降变形以及地表沉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两者结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双侧壁导坑法(六导洞)施工的不同阶段,地层变形量存在很大差异,拆除下部临时支撑及形成最终封闭二衬两个阶段的地下过街通道下沉量占地下过街通道最大下沉量... 相似文献
2.
3.
浅埋地铁隧道复杂地层下穿施工难度大,失稳和地陷事故屡有发生。以贵阳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手段,对该浅埋隧道复合地层段的施工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降低风险的针对性超前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洞口位置最影响显著,其它断面的沉降随着掌子面推进而逐渐减小;针对红黏土特殊地质,采用钢插板辅助注浆加固,可有效防止浆土混合体从缝隙流失,注浆效果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5.
冯山群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14,(4):116-120
北京地铁i5号线安立路站与大屯路东站之间需设置竖井进行区间隧道的开挖。为了解竖井及区间隧道开挖对临近建筑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临近建筑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开挖对临近建筑结构梁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柱的影响;地下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近似于正态曲线;随着到开挖位置距离的增大,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当距离达到3-4倍开挖内径时,沉降量基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
7.
新建地铁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在富水软弱地层,地下水位高、土层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在下穿过程中极易造成既有区间结构较大变形,影响既有运营线路安全。本文以天津地铁4号线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9号线区间为例,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此外,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下穿既有线时的变形情况,并与施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变形趋势基本一致,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邢常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105-106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地铁建设周围建筑物比较多,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成为地铁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青岛市地铁项目3号线土建05标江西路站—宁夏路站区间爆破施工为例,简单介绍暗挖隧道减震爆破技术的控制过程和爆破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地铁建设周围建筑物比较多,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成为地铁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青岛市地铁项目3号线土建05标江西路站—宁夏路站区间爆破施工为例,简单介绍暗挖隧道减震爆破技术的控制过程和爆破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详细分析了沉降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举例说明了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用于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12.
在隧道围岩破碎且富水的情况下,隧道施工存在顺层滑塌、塌方、支护变形侵限等诸多难点。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承担施工任务的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存在上述施工难题,为了减少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次数、抑制支护变形,在施工中采用了泄水引排、超前支护、控制施工等控制措施。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检验上述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上述施工措施在提高围岩富水且破碎带的施工效率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4.
改进Logistic模型由于能够比较好的拟合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曲线,因而在地基沉降预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鉴于隧道围岩变形曲线和地基沉降曲线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将改进的Logistic模型用于隧道围岩变形预测分析中,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隧道围岩变形量与时间的关系,能够非常准确的预测围岩变形量。该模型为隧道监控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并可为今后的预测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沈白铁路白山隧道穿越软弱大变形围岩地段,在初支完成后,围岩出现严重变形,多次进行初支的拆换处理,导致施工缓慢.基于软弱围岩的变形机理,提出了软弱围岩处理的理论及原则,从超前支护、掘进、初支、二衬等各环节均采取了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了白山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安全、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16.
17.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压力对行车的安全性、隧道耐久性及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围岩概念以及形成机理的了解,分析了构造应力场、自重应力场,提出了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杏子山隧道掘进施工时对软弱围岩大变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采取超前导洞或泄压孔对围岩地应力进行了释放;设置锚杆、喷射砼封闭、预留核心土保持掌子面稳定;设置锁脚锚管、临时仰拱、扩大拱脚等措施避免下台阶落底开挖时坍塌;按柔性支护理念进行初支设计及施工等综合控制措施,确保了软弱大变形围岩隧道的安全、顺利掘进,达到了规范及设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依托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杨家坪隧道工程,文章对长锚杆在大变形隧道施工中作用机理、设计参数、注浆材料选择、锚杆轴力监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变形条件下,隧道施工采用不同长短锚杆组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在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中,采用多功能钻机和快凝早强注浆材料对长短锚杆措施,能够缩短围岩暴露时间,较好的控制隧道结构变形量;通过锚杆轴力量测,隧道施工应重点加强拱腰1.6 m处和边墙3.6 m处围岩加固措施,确保围岩稳定性。文章所得结论,可为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