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要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江西省是红色资源大省和红色旅游的策源地,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的红色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的红色资源(国家级与省级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江西省革命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革命文物点分布集中,但是点分布较为零散,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不均衡态势。要做好江西省红色资源的调研和管理工作,促进红色资源的特色旅游开发,科学地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淮安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淮安文物资源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淮安文物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整合利用的四大举措: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战略,搭建文化旅游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陈义秀 《企业导报》2013,(4):256-257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来管理我们的文物,如法制建立、集权制改革、资源补偿机制建立等等。在旅游开发中如何处理好文物管理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对文物资源进行有效规制,从而使我国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状,并延续至后代子孙,从而代代相传,永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葛晓丽 《活力》2010,(2):206-207
淮安特色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如何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淮安的旅游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淮安文物资源具有了旅游资源的特征:趣味性、知识性和多变性。它是文化资源中,能够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物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的整合利用.才能更好的发展具有淮安特色的旅游业。  相似文献   

5.
政府文物资产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符号,更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财富,让文物走进生活,让文物服务经济,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基本路径。而对文物资产进行价值分析进而进行价值计量,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衡量,更是对文物资产保护价值、经济开发价值的认知,进一步为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文物资源所进行的财政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从政府主体的资产管理视角对文物资产按照管理目标进行分类,基于目标分析文物资产的价值特征,形成“钻石模型”的价值分析要素,依据政府会计计量和文物资产价值特征提出“双端口”的价值计量策略,以反映政府保护文物资产的价值投入和对文物资产的开发利用形成的产出价值,旨在区分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运营成本和文物保护成本,以产出价值衡量文物资产对社会和市场的贡献,在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同时,强化反映文物资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文物大省,全国70%的地上文物在山西,奠定了山西旅游发展的物质条件,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红色旅游,山西处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如何变旅游资源大省为旅游经济强省,需要有"标准化"来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文物进行展览,为有效保护文物,使其不出馆,起到保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建设和保护,文物数字化是现代文物资源。当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使用数字化进行复仿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革命文物的复仿制,即:日本造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基于复杂结构革命文物数字化进行复仿制技术的研究,既有效保全文物,又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革命文物是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业发展永恒的风景.近几年来,随着全国红色旅游业的兴起,中央苏区革命文物在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正>一、河南省旅游产品特征分析1.旅游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产品类型多种多样,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产品得天独厚。河南省作为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居全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当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运用数字化技术参与文化的建设和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是现代文物资源与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运用三维数字化展示技术记录了一架国民革命时期的文物,即:国民革命75山炮的相关视频、照片、录音等。基于复杂结构类革命文物三维数字化展示技术的研究,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传承了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