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民 《经营者》2013,(24):17-17
参加了贵刊举办的主题为“知难而上”的意见领袖论坛,对“数字时代旧媒体就失效了吗?”这场“交锋”印象颇深——想必所有在场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乡镇论坛》在“文化工作”栏目刊登的“小店村的富贵文化大院”一文.阅后感触至深,在此借贵刊一角,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日前,刘念读者致函《乡镇论坛》编辑部,这位普通的村民在信中说:我是《乡镇论坛》的忠实读者,通过订阅贵刊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了解到了不少国家对农材的各项政策。贵刊1998年第1期《切实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一文中所说的,今年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将要进行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不知这是否包括我们县。在我村,历年来村委会成员从来没让村民自己选过,任免全凭乡领导干部一句话。如今在我们这儿“村长”这称呼还“合法”,大部分村民及干部根本不知道我国尚有一部《村委会组织法》,不知道“村长”应改称“村主任”。请问村…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乡镇论坛》全体编辑: 你们好。我是江苏省新沂市一名下村大学生。据我所知,贵刊在乡镇所订阅的所有刊物中,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我本人对贵刊更是爱不释手。特别是贵刊反映农村真实一面的文章。像“麻辣烫”这一板块,每期我是必读,看后有许多的感想。在2004.5-10期,西湖水波写的“农民兄弟”,苏小月写的“盘点中国普通农民的年收支”,这些有良知的作者对农民的关爱、对农民实质性问题的反映,引起了我巨大的共鸣,因为这与我见到的一模一样。是的,农民实质性收入真是太少了,然而有些人却大肆宣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这种“官出数字”极大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纪事     
读者希望看到后续报道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小河村王棹林来信说:我是一名村社干部。自2002年我参加工作以来的近5年中,《乡镇论坛》杂志我几乎每期必读和收藏。贵刊贴近百姓生活实际,深入对三农发展问题的探讨,合情合理,合乎实际,这是贵刊的吸引力所在。杂志中“三农点滴”栏目让我获知很多政策信息,使我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之感。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该栏目对“事件”的介绍,只是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却没有跟踪揭示对事件的最终查处结果和解决办法,我感到很遗憾。希望贵刊在今后刊出的“事件”能跟踪报道事件处理结果。非常感谢王棹林读…  相似文献   

6.
吴菲力 《经营者》2014,(12):15-16
现在数不清的论坛都在谈论车联网,我也参加过不少场,但很遗憾因时间关系没能到你们蓝皮书论坛现场聆听,所幸贵刊5月号重现了车联网分论坛的精彩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原来在乡镇工作,经常看贵刊的文章,因为贵刊非常亲近读者,敢于仗义执言,替乡镇干部和老百姓说出心里话;所刊登的图片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味,似一阵乡风扑面而来。因此,每逢《乡镇论坛》到来时,我都是先睹为快,爱不释手,每期必藏。不仅如此,我原来所在乡镇的干部人人都喜爱《乡镇论坛》。我现在到了县开发区后,发现这里的干部同样喜欢贵刊。我感到,《乡镇论坛》真是办到读者的心坎里了!贵刊2006年5月上半月刊的《泪雨滂沱祭祖母》一文,情真意挚,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读着读着,我不禁好几次泪流满面。它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漫漫回忆。我的爷爷、奶…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陕西审计》编辑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是咸阳市杨陵区审计事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的“经验交流”、“热点透视”、“问题与建议”栏目都深受我们的喜爱。每次贵刊送来,大家都受不释手,看完之后,总要津津乐道数日。“社会审计”更受我...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3,(8):64-64
金言玉语翻阅贵刊第139期,感到赏心悦目的文章多了,“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两篇打头文章,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抗非”文化的特点,选题组稿之到位值得称赞,耐读的理性文章也有更鲜明的贵刊风格。《唯有文化能使“大象”跳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题目很有韵味和特点,作者运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阐述,让人们接受了一个企业文化成功的“点金术”,尤其是将“大企业病”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说得令人信服,读来不乏启迪。其实,人们更注重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注入的不可替代的活力。应该说读贵刊对读者而言是有益的、有用的。上海市徐理贵刊能在…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说真的,工作在乡镇,能有贵刊这样一个好参谋,确实很高兴。投资很少,作用很大,这是我对订阅贵刊的感受。既然喜欢贵刊,我想,作为一个读者,就不应一味地向《乡镇论坛》索取,还应关心、爱护她的成长。眼见到了告别总第36期的时候,我忽然想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5,(2):78-78
由衷地祝福贵刊在新的一年里,金鸡报晓展新颜,传播文化吐新篇,编读常来又常往,精益求精攀新高。我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想再提几点建议: 首先,希望贵刊不仅要立足北京,更要放眼全国甚至世界。能否每年在不同地区定期召开面对面的编读恳谈会,使通联工作有所加强,读者参与办刊的作用发挥得更到位。其次,建议贵刊在组稿时要注意专题性、地区性、研讨性的文章组合,使之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譬如,可辟“专家论道”、“行家感悟”、“畅所欲言”这样一些固定栏目,既可以发挥专家行家的作用,又能扶植新人,同时也提升了贵刊质量。第三,希望贵刊办好年…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4,(10):64-64
金 言 玉 语几年来与贵刊为友,发现贵刊在力求企业文化知识的普及性、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刻性、企业文化实践的操作性和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贵刊新开辟的栏目“总裁学苑”有创意,文章内容和文采都很吸引人,建议文章内容与企业文化联系更紧密一些,就更引人入胜了。 北京市 崔红兵我与贵刊相识已有两年多时间了,每期内容都要从头到尾“检查”一遍,而且不厌其烦。这期间虽然“浪费”了不少的业余时间,但在她的诱导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北京房地产》2005,(3):128-128
读者来电:能否刊登一些房地产投资信息,指导我们投资?读者来电:如何给贵刊投稿?读者来电:中层人士能参与贵刊论坛吗?读者来电:人头像片最好不要使用侧面像!  相似文献   

14.
细细算来,贵刊已经陪我走过了两个年头。在这两年中,贵刊带给我的收益是我在工作生活中得不到的。感谢之余.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贵刊能够适当缩短一下“特别关注”这个栏目长度。贵刊每  相似文献   

15.
关爱“地摊一族” 体现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一直关注民生问题,深受启发。我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想借贵刊一角为“地摊一族”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做企业永远要有第三第路非常感谢贵刊第5期奉献给我们的独家策划,在如今走“狼道”横行,“羊道”被颠覆的语境之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似乎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贵刊却独树一帜提出“蛇道”的新鲜概念,发现了中小企业生存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创办一个交流的平台我建议贵刊在"品牌建设"这个栏目里,应该选登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发展中的企业成长的情况。另外,建议贵刊创办一个网上论坛平台,也可以做成QQ群,方便大家有什么情况时能及时交流。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王书柏老师: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回信。自从接触贵刊以来,收获甚大,尽管我的事业还做得不算很大,但从贵刊中获得了很多信息资讯,明白了许多经营管理技巧,使我对我的前途更加有信心! 贵刊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办成现在的规模,实在不容易,我想肯定也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忠实读者在一直关注着。我觉得“创富人物”、“投资参考”与“商  相似文献   

19.
《中外企业文化》2005,(1):78-78
目前我国众多民营企业一方面求贤若渴,一方面留不住人才,原因何在,对策是什么?贵刊2004年10月号刊登的《提高领导素质,增强员工忠诚度》一文,从“领导因素”角度进行剖析,分析透彻,观点独到,是一剂送给民企领导的“可口良药”。同期刊登的《上海宝翔:这样进行企业精神设计》一文,从“德、和、勤、思”四方面对企业精神设计做了阐述,写的规范、具体而生动,值得一读。另外,在“编读往来”栏目中,贵刊将读者意见视为“金言玉语”,“一字不漏地登出读者措辞委婉的批评”,足见办刊精神之认真负责,显示了贵刊精益求精的信心和勇气,是难能可贵的,令…  相似文献   

20.
一言 《东南置业》2010,(10):38-38
本月上旬,有媒体快速报道了福州二手房“限购令”“翻牌”新闻(附新闻),鄙人借贵刊一角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