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以个人名义直接拿地,到委托拿地或收购已建项目——国内个人合作建房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可操作性越来越强;目前,温州模式和深圳模式正成为较为成熟、且为其它省市效仿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合作经济》2007,(3):46-48
破冰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作为浙江省温州市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项目发起人的赵智强最近比较忙,且百忙之中还有麻烦缠身。一切皆因为,06年11月15日,这个温州人宣布,以1.0458亿元的价格取得了温州市龙湾区“江前三产安置地块”的开发权。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体经济》2007,(2):F0003-F0004
为回应房价高开高走且日益攀升和政策调控愈调愈高的情势,民间个人集资合作建房应运而生。在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拿地,北京、深圳频频与成功擦肩而过的同时,个人合作建房在广州、上海、武汉、贵阳等地也在不断尝试。1月19日,河南广厦个人住宅建设合作社正式成立,开始招募会员,这是郑州第一家此类合作社,该合作社同时公布合作建房章程,这也是全国第一份用法律语言书写的合作建房章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尽管房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所致,但一些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对于一些中低收入者来讲确实有些难以承受。2003年,北京于凌罡开始提出了个人合作建房,之后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出现个人合作建房。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模式不容易拿到建设所需用地。直到近期,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通过开发商成功地拿到建设用地,被称为“温州模式”,这使艰难前行的个人合作建房似乎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6,(49):10-10
全国首例拿到土地的个人集资建房项目在温州问世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高度关注。12月13日,温州市房管局局长胡立同明确表示,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项目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违反了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要求。他还透露,该局近日已向建设部递交了一份关于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张艳 《特区经济》2005,(12):157-158
目前深圳众多发展商开发的项目,无论是住宅还是商铺写字楼,大都选择出售方式。而与国内尤其是深圳房地产企业大多都是采用由发展商拿地,继而在开发建好物业后出售,即与“拿地-开发-销售”模式不同的是,跨国房地产巨头更多地采用“开发-经营”甚至“经营-管理”的全新模式。房地  相似文献   

8.
华伟 《上海经济》2006,(12):26-31
今年11月15日,温州市场营销协会通过当地一家房产公司拍得一块政府出让的15650平方米土地,260套会员住房将在那里拔地而起。这是全国个人集资建房的一大突破。 集资建房。温州不是始作俑者。但在“拿地”这个被认为最难突破的环节上,在温州却美梦成真。身份也由集资建房的追随者变成了领跑者。 是什么帮助他们实现了这种转变?他们的做法和所具备的条件也许别人无法复制的,但至少使260个人离“低价住房”的梦想更近了一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丽云 《新财经》2007,(5):100-101
北京合作建房组织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但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在广州的合作建房者们开始在拿到的地块上建第一个合作建房项目时,以于凌罡为首的北京合作建房参与者们却再度失望了。他们虽历经了三年的努力,拿地工作却依然广种无收。  相似文献   

10.
近日,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倡议者葛建军对外宣布,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已经与当地的一家开发商合作拿到了土地,目前正在与建筑商商讨建设细节,如果一切顺利,哈尔滨首个合作建房项目不日即将破土动工。葛建军领导的哈尔滨个人合作建房联盟一直号称"我的房子我做主,我建我房",并希望"通过个体消费者的联合,在房屋定价上与强势房地产开发商争夺更多话语权"。他对首个个人合作建房项目信心十足,但在尝试了多种建房方式之后,葛建军宣布的这一建房模式却加深了人们的疑惑:既然是个人合作建房,为何要联手开发商?这种团购式的合作方式能否真正实现"我建我房"的目标?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合作建房事业到底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1.
杨柳 《中国招标》2013,(15):40-44
一、个人合作建房的优势1.节约资金个人合作建房于合作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在非营利的原则下,合作建房的操作模式,是参与合作的业主们共同出资购地,通过招标完成设计、建筑、监理、审计等与建房相关的各项工作,主要是节省了购买普通商品房时需要承担的四笔费用:一是开发商利润。由于合作盖楼项目是非营利的,因此不必支付开发商售楼时附带的利润部  相似文献   

12.
个人集资建房渐行渐远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集资建房是落后还是进步?围绕着这一话题有着诸多的争论。赞成的意见认为,个人合作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种细分或者补充,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正常产物。尽管目前个人合作建房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有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开发成功,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住房供给模式,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参照,有利于我国房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反对的意见大致认为,个人集资买地建房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极度扭曲状态下的非正常化行为,它是一种少数人夹缝中的被迫行为,是不得已而出的下策。个人集资建房无论规模还是专业化水平都无法与高度发展的房地产专业机构相比。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只能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的经济生活中,高房价现象无疑是最火热的话题,而近期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则犹如在高房价的油锅中倒进了一碗清水,激发起各方的不同观点猛烈碰撞.围绕"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发生的一切犹如水晶球一般,折射出了与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太多问题和看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伊始,“集资建房”再次成为关注热点。据报道,北京首例“个人集资建房”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伴随着这种案例的出现,全国掀起了“集资建房风”,上海、南京、成都、济南、厦门……都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个人集资建房召集令”,甚至还有开发商接受了“个人集资建房”者们的“策反”,准备搞“合作建房”。一时间“集资建房”颇有大江南北遍地开花的架势。  相似文献   

15.
最近,浙江省杭州自建房的发起者王涌宇的心情并不怎么样,接二连三的银行撤出导致自建房联盟无法筹集款项竞拍看中的土地。与此同时,首度拿地成功的温州自建房组织者赵智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此外,笔者发现,上海仍然有新的自建房联盟在发起组织。尽管各地自建房的发起者们都信心满满,但个人集资建房道路上似乎仍然四面楚歌。  相似文献   

16.
"由衷地感到欣慰!"这是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在得知三家民营银行正式获批筹建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作为设立中国民营银行的积极呼吁者,自称为温州中小企业代言人的周德文感慨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7月25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披露了近日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的消息。这三家民营银行是:腾讯、深圳百业源投资公司、深圳立业集团为主发起人,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正泰集团、华峰氨纶(002604.SZ)为主发起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的温州民商银行;天津华北集团、天津麦购集团为主发起人,在天津市设立的天津金城银行。  相似文献   

17.
BT(建设—移交)模式将工程施工和项目融资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被广泛采用。项目建成后的项目移交,是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投资人双方实现各自利益的重要步骤,不同的产权移交模式对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投资人各有不同的法律风险。在对BT项目产权移交前的产权归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适用项目工程资产转让或项目所在公司股权转让作为产权移交模式,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个人集资建房这个话题一再被人们提起,其原因是现阶段房价仍然偏高,于是北京、温州、深圳等地的“陈胜”、“吴广”们,振臂一呼:拿钱来吧,自己盖房!在一些人看来,自产自销的合作社方式,运作成本必然低于管理机构庞大、资金成本偏高的发展商。按理说,用自己的钱,盖自己住的房子,天经地义,名正言顺!可这事儿去年打了一阵雷,却始终没下雨。外界对此的评论也莫衷一是,大都认为不合法、不合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年底,原本就已热闹非常的房地产界又多了一个新的热点:北京一位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个人合作建房运动。一时间,风起云涌,“个人合作建房”成为2004年末2005年初中国房地产的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农民对“合作”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合作”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近年来,还拓展到了合作建房这个领域,尤其是在农村个别地区兴起的“生态房”建设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态房“冬暖夏凉”和合作建房“能顶钱用”的好处。在中国农村,“生态房”的概念推广和实践探索首先由一位被称为“社会建筑师”的中国台湾人发起,他叫谢英俊。2004年,带着“协力建房”的理想,谢英俊与“三农”专家温铁军领导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逐步将“生态房”与“协力建房”的概念和实际运作方式推向河北定州、河南兰考等地农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争议。本期,我们摘编了部分报纸、杂志时农民合作建设“生态房”的报道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