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江西省吉安县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县又有一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到1997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4.8万人下降到1.8万人,下降了62.5%。贫困户的人均纯收人由1992年的497元提高到1485元。在扶贫攻坚中,吉安县认真抓了“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对扶贫攻坚实行目标管理,将解决温饱人口、贫困户增粮增收等主要扶贫攻坚指标分解到贫困乡镇,下达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乡镇长负责制。县委、县政府派出16个县直单位到贫困乡镇的16个贫困村包村扶贫,实行部门负…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吉安县在扶贫攻坚中,认真实施“扶贫到户”战略。1998年,全县贫困乡镇中又有一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目前已由1994年的4.85万人下降到0.8万人,下降了78.3%。为了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8年,吉安县在全力实施“扶贫到户”战略中,结合当地实际,坚持作到了扶贫攻坚“五到户”:一是建档规划到户。县。乡、村三级对贫困户重新进行建档立卡,做到了底数清楚,县有档,乡有册,村有帐。对1997年底尚未解决温饱的3912户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战略,制订了脱贫计划。二是…  相似文献   

3.
鹰潭是赣东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国家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鹰潭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省定贫困乡只有1个,即樟坪少数民族乡,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贫困村110个,扶贫工作以抓好面上扶贫为主,全市面上贫困人口5.1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6.7%。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鹰潭市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以贫困乡村为扶持重点,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绝对贫困问题已基本解决,贫困户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在册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5.1万减少到1999年的1.195万人,贫困户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528元提高到1999年底的1555元,增加1027元。  二是基础实施建设得到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几年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解决的影响较大、范围较广的基础设施项目。修建总长约15公里樟坪乡樟桃公路,解决了我市唯一的省定贫困乡樟坪全乡不通公路的问题。文坊镇太源村委会、志光西江雷家村小组、余家乡流桥村、泗沥镇王湾村的公路修建,彻底解决了我市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村委会、村小组不通路的问题。月湖区童家镇、四青镇、...  相似文献   

4.
赣南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 1994年全市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 8个,省定贫困乡 177个,贫困人口 105万,分别占全市县(市)总数的 44%;乡镇总数的 48.4%,农业人口的 16.6%。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六年多来,赣州扶贫攻坚工作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原则,坚持以贫困乡村为重点,坚持以贫困户增粮增收为目标,坚持以经济效益、扶贫效益为中心,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   ——贫困状况得到缓解,贫困户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在册贫困人口由 1993年的 105万减少至 1999年的 32.3万(含因灾返贫人口), 72.7万人解决了温饱,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 1993年的 433元上升至 1999年的 830元,增加 400元。全市 177个贫困乡镇有 42个摘帽, 50个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   ——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六年多来,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修建了一批急需的交通、能源、水电、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村公路 383条 6166.8公里,桥梁 124座 3166.4米,解决了 426个村通路问题。修(兴)建小水电站...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苍南县西南山区原有19个贫困乡镇,涉及417个行政村,7.7万户,30.7万贫困人口。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到1997年底,全县实现乡镇级基本脱贫,目前为止,贫困村下降为48个,贫困户下降为0.7万户,贫困人口下降到2.78万人,扶贫攻坚取得辉煌成就。一是山区经济总量逐年增加。1998年19个贫困乡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2万元,财政税收1691.6万元,分别比实施“三三八”攻坚计划前的1994年的6亿元和771万元,增长86%和119%。农民人均年收入也逐步提高,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是河南省三大贫困市地之一,所辖八县一市中有七个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截止1997年底,全市还有贫困人口35.5万人。为了如期实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目标,市委、市政府采取四项措施,确保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一、大力推广伊川县“双包五到户”经验。双包,即市、县直单位包贫困村,干部、职工包贫困户。五到户是:建档立卡到贫困户,摸清底子扶真贫:二是干部、职工帮扶到贫困户,扑下身子真扶贫;三是项目资金到贫困户,抓住关键问题扶贫;四是技术推广到贫困户,提高农民技能强化扶贫;五是优惠政策落实到贫困…  相似文献   

7.
赣南是全国较典型的老区、贫区、山区,赣南山区是江西省贫困面最大的地区之一,集中了全省约五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到1996年低,贫困人口57.3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33元增加到1136元。在17年的反贫困斗争中,赣南山区经历了救济扶贫──开发扶贫──扶贫攻坚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以不同的扶持方式为重点,并通过分类指导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以种养为主的家庭生产,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建立支柱产业,从而使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部分贫困户摆脱贫困,步入了小康。本文将以赣南山区部分县为例,对其扶贫工作做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长丰县自1998年实施“扶贫到户”工程以来,贫困人口已由1997年底的9.1万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4.3万人,净减贫困人口 4.8万人,为本世纪末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该县把扶贫攻坚的重点放在真正的贫困村、贫困户上,在解决扶贫到户的问题上,做到“六到户”。 一是水利建设覆盖到户。通过治水,着重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共安排水利建设项目93个,安排资金1105. 5万元。项目实施后,可改善灌溉面积约28,8万亩,年增产粮食6.6万吨左右,使灌区人均年增收192.4…  相似文献   

9.
贵州是一个山多、少数民族多、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1994年发起扶贫攻坚时,全省有48个国定贫困县,1000万贫困人口。通过4年的攻坚,到1997年底,有545万人越过了温饱线,可以说本省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存在许多难点和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贫困人口多,攻坚任务重。到1997年底,全省还有455万贫困人口,减去今年计划解决的180万,到1998年底,全省还有275万贫困人口。若按动态(变量)分析,还要加上新出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数量更大。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4‰左右,按1994年攻坚开始时的1000万贫困人口为基数计算,每…  相似文献   

10.
依靠主导产业脱贫致富永丰县老建办永丰县位于江西中部,是一个老区县。为了有效地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保证在2000年以前基本解决全县尚存的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农民奔小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到1994...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内蒙古自治区“三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虽然去年乌兰察布盟又解决了12.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目前,尚存25万贫困人口,因此,今年的扶贫攻坚任务相当艰巨。 在共存的机遇和困难面前,如何使乌盟扶贫攻坚工作稳中求进扎实有效呢?关键是要搭乘上“西部快车”,全力落实好2000年全盟扶贫开发总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完成几项任务,实现五个突破,落实好四项措施。 “一个中心”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以巩固提高为重点,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南昌县是省会南昌市的郊区县,由于该县通过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切实贯彻开发式扶贫的文革,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人口由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初期的11.36万人,减少到99年底的78816人(含98年因洪灾返贫人数),贫困户的人均年纯收入也由362元提高到1134元,净增772元,平均年递增55.3%;江、河、湖、边地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户的劳动素质日益提高,脱贫致富的步伐显著加快;一批扶贫支柱产业蓬勃兴起。南昌县的扶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  相似文献   

13.
座落城西的翠微奇峰和纵贯县城南北的梅江秀水,浇灌了67万亩良田沃土,养育了70万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宁都人民,繁衍了这里辉煌的传统农业和灿烂的历史文化,赢来了“赣南粮仓”和“文乡诗国”的美誉。然而,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却有48万贫困户、25万余贫困人口而落伍于时代,被列为国家定点扶持的老区贫困县。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宁都县各级党政组织,面对剩下的36万户贫困户、16万余贫困人口,吹响了“扶贫攻坚”的进军号角……一传统农业导致的贫穷,现代农业带来的富庶,使宁都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三大贫困地市之一的洛阳市,所辖八县一市二区中,有七个国定贫困县。1994年扶贫攻坚伊始,全市贫困人口达118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去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12. 9万,6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5.1万。 扶贫攻坚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群众温饱当作头等大事,加大攻坚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市、县、乡和包村单位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二是全面推广伊川县“双包五到户”的经验,使扶贫攻坚真正到村入户;三是推行小额信贷,确保种养业和…  相似文献   

15.
唱好扶贫曲打好攻坚战余干县地处鄱阳湖滨,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有30个贫困乡镇,81万余人,分别占全县乡镇总数、总人口的8824%和9529%。1992年,全县普查在册贫困户27200户,贫困人口129000人。贫困...  相似文献   

16.
麟游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是一个山区小县,也是国扶贫困县。全县7.37万农业人口中,贫困人口达3万之众,占41%,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为了加快全县扶贫攻坚步伐,提高扶贫贷款到户节奏和使用效益,有效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脱贫致富,该县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扶贫模式,结合全县经济发展现状,从1998年起苦苦探索,逐步总结出了具有麟游特色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模式,为全县的扶贫攻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扶贫贷款直接贷到户,短期小额,不需担保,不要抵押;妇女为主,五户联保,整贷…  相似文献   

17.
定南蜜梨扶贫效应赣州地区老建办江西省定南县原是国定贫困县。194年出贫困圈后仍有省定贫困乡4个,贫困人口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4%。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4.2万人,占65.6%,至去年年底止,全县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赣南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赣南老区扶贫开发紧紧围绕贫困户增粮增收这一目标,立足区情实际,因地制宜搞开发,扎扎实实抓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105万下降到1996年底的57.3万,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1993年的433元增加到1996年的1136元,三年增加703元。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脱贫致富模式。--"山上再造"型。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组织贫困户向山进军,大打"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赣南"的攻坚战,开发山地种果菜栽林木…  相似文献   

19.
一、返贫已成为影响吕梁脱贫的主要障碍 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吕梁地区共有9个贫困县、128个贫困乡镇、2647个贫困村、113.1万贫困人口,占到山西省380万贫困人口总数的29%,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因而被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从多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几年努力,吕梁地区扶贫  相似文献   

20.
九十年代初以来,江西省遂川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积极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93年,全县有15.6万贫困人口,到1997年已减少到5.4万,四年中累计减少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