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发改委目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目前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一是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依然明显低于市场交易价格;二是个别地方电煤市场化进程缓慢。报告建议,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科学规范、具有操作性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上半年,全国煤炭出口2312万吨,同比下降27.9%;煤炭进口2707万吨,增长47.6%;煤炭净进口39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出口1374万吨,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自2013年起取消电煤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可自主协商签订合同、确定价格,国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此举标志着我国电煤市场化改革终于迎来"破冰",争论多年的电煤价格并轨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煤炭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煤炭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就是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指令性电煤价格机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由电煤市场供需关系确定煤炭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4.
日前结束的全国煤炭订货会是电煤价格走向市场后的第一次订货会,电煤订货工作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签订了比较好的合同,但参加订货工作的电力企业无不感受到市场价格的压力和挑战,在保发电和争利益的矛盾中权衡利弊、苦心抉择。如果没有国家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电力系统的精心组织,很难达到如此结果。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电煤价格放开后电力企业所面临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在日后的电煤供应中取得更大的主动。一、电煤价格放开后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电力企业作为销售电能的产品生产企业,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2010年3季度电煤供需形势,对4季度电煤供需情况进行了展望。预计4季度全国电煤供需基本平衡,但不排除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煤炭供应略显偏紧的可能。最后针对如何提高电煤供应保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电煤供应紧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铁路交通受阻,港口煤炭转运能力下降,电煤供应出现紧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做出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亲自到煤矿井下视察、慰问煤矿职工,煤炭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紧急行动,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确保了煤炭供应。目前,电煤供应紧张局面已经明显好转,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灾情之后,认真分析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煤炭供应的影响,查找薄弱环节,对提高我国煤炭供应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要求煤炭、电力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电煤价格调控措施,维护煤炭、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3年进行煤炭价格部分市场化改革,政府为稳定电价设定了国有大型电厂的电煤价格,从而形成了"计划煤"和"市场煤"并存的价格"双轨制",也同时引发了多年来的煤电矛盾,导致各种交易乱象和交易成本。目前随着煤炭市场疲软,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煤电价格体制改革迎来了历史机遇。我国电煤市场仍采用的价格"双轨制",即在价格调控下分为重点合同煤价格和市场煤价格。重点合同煤指的是  相似文献   

9.
赵冉 《中国电业》2008,(1):40-42
2007年12月18日,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落幕,会议信息显示,2008年电煤价格上涨一成左右。与煤炭价格高涨不协调的是,合同签订得非常顺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电煤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的煤电矛盾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我国电煤主要构成中的合同煤和市场煤的价格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2012年电煤价格走势。合同电煤价格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2012年内价格较为稳定;市场电煤的价格则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2012年受国内经济增长趋势放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市场电煤的价格全年基本稳定,但不排除局部地区受季节等因素影响电煤价格可能波动走高,并就确保电煤稳定供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崔毅 《中国电业》2004,(8):32-34
今年5月,《中国电业》推出专题报道——《电煤恩怨》,对电煤供应失衡问题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影响。在充分肯定这组报道的同时,有读者认为在电煤问题上应该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特别是听取电力业外人士的看法,以避免《中国电业》作为电力媒体在立场上的偏颇。随着夏季电力供应矛盾的加剧,作为联结电力、煤炭两大行业的重要环节,电煤的产供问题日益凸现,吸引着更多的“眼球”。为此,本刊特别邀请资深撰稿遍访电力、煤炭、铁路等相关业界人士,特别是煤炭专家,以电力“局外人”的身份,对电煤问题继本刊《电煤恩怨》专题报道之后进行纵深分析,再度解读“煤电之争”。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煤价格急剧攀升,国内各大电厂今年以来普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燃煤之急".记者在火电大省山东调查发现,在国家发改委对电煤价格实施临时干预后,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煤炭质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电煤成为影响电力供应的一大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能源需求明显回落,电力及电煤供需保持宽松平衡态势。总结了1—3季度的电煤供应情况,深入分析了电煤供需格局,指出目前电煤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电力迎峰度冬,预测了今冬明春电煤供应形势。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受需求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量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持续多年的煤炭供应紧张、特别是长期出现的煤电矛盾问题得到缓解。我国煤炭市场持续呈现市场总量供应相对宽松、电煤供应稳定、价格相对平稳,重点电厂库存长期处于高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过去的2001年,国内煤炭需求回升、库存下降、价格上场,煤炭行业经营形势明显好转。国家于1997年末开始实施的关井限产政策是目前煤炭市场好转的主因。据统计,自1998年到2001年11月底,全国累计关井5.77万处,占关闭前小煤矿总数的72.6%。2000年,我国煤炭 量为9.88亿吨,较上年下降5.3%,较关井限产前的1997年的13.25亿吨下降了25%。与此同时,我国煤炭出口一支独秀,2001年1-11月,煤炭出口7834万吨,同比增长近50%。矫枉难免过正,市场供求关系方向盘的突然逆转,使华东、华中、山东等地出现了严重的煤炭市场供应危机,近期电厂、钢厂的煤炭供应趋紧已不是个别现象,许多省份都开始感觉到煤炭危机的寒意。  相似文献   

16.
近期煤炭供需及电煤紧张原因 2009年,全国煤炭产销基本保持平衡态势。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上半年较为宽松,三季度供需趋于平衡,四季度逐步偏紧。  相似文献   

17.
透析电煤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以来,随着电煤(即电力发电用煤)价格放开,在我国煤炭、电力企业间对电煤价格到底该怎么涨也持续发生了多次“争议”。由于双方站的角度不同,对价格上涨看法不一,导致了连续两年召开的煤炭订货会延期,甚至合同无法签订———电煤危机频繁出现。对双方的“争议”,一年多来,有关部门做了多次居间协调工作,对确保电煤供应和电力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但煤电双方利益关系需要协调的地方还有很多。对此,社会各方的看法也相当不一致。正在召开的2004年电煤订货会结果如何,人们还在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8.
郭婷 《化工管理》2013,(3):20-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电煤运行和调节机制,保障电煤稳定供应,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去年底提出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提出以下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抓住有利时机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指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  相似文献   

19.
经过年复一年的顶牛、搏弈、协调,国家发改委终于放下电煤这块“烫手山芋”,实现了煤炭价格完全市场化。元月17日,改革后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议”如期结束。本次汇总会共录入煤炭订货合同12亿吨,其中电煤合同达到7.23亿吨,均超过了国家2007年跨省区煤炭运力配置方案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于2006年新年的第一天在泉城济南举行。这次会议受到了普遍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煤炭、电力、运输三大类企业云集济南,签署新一年的产运需协议。电煤价格市场化在开幕式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正式宣布“计划煤”退出历史舞台。欧新黔指出,政府不再直接涉及企业生产、经营、订货,不再管哪家煤矿的煤供哪家电厂。凡属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