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办工业 ,农村搞农业”的状况已经改变 ,“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说已经突破 ,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二元社会结构”则基本上未作大的调整。“二元社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 ,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 )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工业是开放性事业 ,具有外部效益 ,需要集聚 ,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排污、仓储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 ,要求集中…  相似文献   

2.
3.
1、随着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农产品供给南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在新形式下.农村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差、各种保障措施不  相似文献   

4.
5.
非农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非农产业与农村经济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镇经济的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6.
7.
海城市是我省农村改革专题试验区。从1988年开始,以小城镇建设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总题的予项目进行了试验。经过5年来的试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基点,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农村城镇群体,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一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是我国农村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从目前国力和地方财力看,依靠国家投资发展农村城市化是比较困难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且有一部分敢想敢干、有经营头脑的农民进城务工经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城市化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而必须积极应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从提高思想认识,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完善城镇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筹措资金和改革户籍制度等方面不断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11.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对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繁荣郊区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推行农业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另一方面是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思富裕、脱贫困、办企业、求发展”,使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我省农村非农产业从总体上来看,走的是分散化、低水平的数量式扩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包含了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不同的学科对它下的定义也不同,经济学家往往强调产业结构转变,认为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的转变过程,地理学家从空间的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缩小而城市地区扩大的过程。人口学家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出发,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考察,指出城市化是人们所经历的农村化向城市化的转变过程,概括地说,所谓城市化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或说,它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整个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妄想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小城镇道路的由来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问题上 ,某著名社会活动家、社会学家提出了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他的“小城镇 ,大问题”的观点和一些持类似观点的专家学者的建议 ,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中央很快将走小城镇道路的战略思想纳入了我国城市化导向性政策体系。当时 ,我国的城市化政策是 :控制发展大城市 ,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 ,成为国家最支持和最重视的一个层次。进入 90年代 ,“小城镇 ,大问题”又进一步上升为“小城镇 ,大战略” ,成为至今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上占…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村小城镇建设实证研究周凌荣,刘文峰一般而言,小城镇包含四个层次,即县城建制镇(简称县城镇)、非县城建制镇(简称建制镇)、乡治集镇及非乡治驻地集镇(简称小集镇)。这四种层次小城镇中,县城镇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部分会升格为县级市,乡治集镇和小集镇主要特...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提供了上亿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1万人,形成了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经济格局。不仅使农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17.
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乡镇立相对集中,并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第26条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将发展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逐步加强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一些长期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规模效益低、外向度低、科技含量低等,大多与生产力布局有关。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生产力资源,从当前来看,要靠加快小城镇建设来解决。小城镇是区域性的工业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各类工业小区,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区内集中,充分发挥小城镇信息流、物资流、人才流、资金流的作用,综合运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小城镇是商品集散地,通过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批发、易货贸易市场,把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有机联接起来,推动第三产业的增长。小城镇是调节人口的“蓄水池”,通过发展工业、第三产业,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或“绿色车间”集中,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和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9.
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韩颂善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农业产业化,在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自1992年以来,松江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正有力地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以工业小区的开发建设为载体,以工兴镇,以农民集资建镇,使农村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