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突出了农地产权改革这一关键环节(一 )坚持以产权改革为动力 ,解放生产力的原则首先 ,传统的农场产权制度及所决定的生产组织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是低效的 ,土地经营效益、劳动效益、管理效益都不高。其次 ,农地产权单一化 ,农地所有权与生产者名义上是合一的 ,实际上是农业职工既没有所有权 ,也没有使用权。重“所有”不重“利用” ,重“占有”不重优化配置 ,重“归属”不重产权权能分离 ,致使职工缺少珍惜土地、积极投资、承担责任 ,提高农地产出效益的劳动热情。再次 ,团场集中统一经营管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和特点。划小经营…  相似文献   

2.
3.
李心合同志在《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以下简称《改造》)①一文中对我国农业合作化作出了否定评价,提出了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还有非家庭承包的责任制),创立新的农业组织主张。笔者不同意这些看法。下面就这几方面问题商榷。由于这些看法与目前较多流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兵团团场属于国有农场,具有农用土地国有制、生产经营高度统一、承包职工身份双重等特性,特殊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业规模效应突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因势利导组织农民开展秋冬季生产。抚顺市依靠政策拉动、典型引导,突出发展周期短、见效陕的生产项目,突出加大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项目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7.
农户行为分析与农业宏观调控政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户行为分析与农业宏观调控政策张启明现阶段农户行为特征分析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确立了农户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决定了农户的行为目标是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但农户能否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则取决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所提供的现实条件。因为农户只能是在...  相似文献   

8.
9.
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实施,确立了两亿多农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作为农业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户能否被塑造成市场主体,是构建我国农业市场体系的关键。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如果农户经营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11.
浅析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困境及出路李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学者预测,缺粮将是21世纪人类的主要威胁。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3%的人口,这...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运动,农业合作社是生产过程的合作化,但采取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搞合作化,严重违背了自愿互利原则,违背了经济规律,结果由盛到衰。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特点,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释放了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要长期稳定不变,深化农业改革,主要是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上下功夫。随着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经营组织创新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作好这篇大文章,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满...  相似文献   

1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一种统分结合、户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因此,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应该从统分两个层次上使劲。既要把稳定完善的工作在两个层次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要把稳定完善的重点从两个层次上区分开来。对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基础层次要着重强调稳定,对集体统一经营这个薄弱环节要着重强调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稳定的支撑点和完善的着力点,才能稳妥而又积极地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下面结合江西省的情况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笔者通过对诸多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农业生产的很多因素存在恶化的趋势,其进一步发展将使农业生产陷入可怕的困境。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表现在:1.人口快速增长趋势未变。由于巨大的增长惯性,我国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16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的立论基于如下判断:(1)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两大最重要的变化。前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形式,后者是农村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内容。(2)经济体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过是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因此,只有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