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聪颖  王伯昕 《中国经贸》2014,(24):121-122
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冶金、煤炭和火力发电等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其中,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钢铁冶金渣,包括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化铁炉渣和含铁尘泥等,其中高炉渣和钢渣的含量占80%以上。钢铁冶金渣的重量和体积都超出金属的许多倍,按重量计约为3-5倍、按体积计约为8-10倍。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酸焦油的性质及危害,综述了酸焦油生产燃料油、橡胶添加剂、配煤炼焦、表面活性剂等处置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焦亚硫酸钠广泛用于食品、制药、染料、橡胶、纺织、冶金等工业的化工产品,国内外市场需量不断增长。这里介绍产品的生产方法及质量标准,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岳萍 《中亚信息》2005,(2):36-36
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铁米尔套市近日举行隆重仪式,庆祝哈萨克斯坦第一批钢出炉60周年。哈萨克冶金厂的第一个平炉于1944年12月31日炼出了第一批钢。60年后的今天,"伊斯帕特-卡拉干达冶金"股份公司组织冶金厂的元老举行座谈会,庆祝第一批钢出炉60周年。正如大家在座谈会上所谈到的,2004年的重大事件是改造后的4号高炉已投入生产,日产铸铁5 000t,年产量将达180万t。新年前4号高炉已生产出第一批铸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化学研究所最近发明以稻壳为原料生产二氧化硅的工艺。据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借助这种新工艺生产的二氧化硅纯度非常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超过目前利用硅酸钠生产出的二氧化硅粉末。据俄罗斯专家估计,由于原料稻壳价格低廉,这种新产品的价格将比同类产品要低。二氧化硅是制造电子元件、药物、香料、金属制品、玻璃、陶瓷等的重要原料。用稻壳制造二氧化硅@张肇富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有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所。十年来该所完成了多项数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其中:《高炉冶炼过程计算机优化控制系统》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莱钢750m3高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炉炼铁优化专家系统在济钢350m3高炉的应用研究》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杭钢1号高炉炼铁优化操作计算机系统》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6月,以浙江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的《高炉炼铁智能控制专家系统》列入了《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对现代冶金来说,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锌的生产为例,世界近年每年约900万吨的精锌产量中差不多有10%是从镀锌灰、镀锌渣、钢铁厂高炉和电弧炉烟尘、再生铜厂收尘灰、Zn-MnO2废干电池等二次资源中提取的。这些物料通常有较高含量的氯,当采用浸出-电积工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根据硫化胶的再生理论、橡胶补强理论、橡胶共混相容性理论开展研究。优化了配方、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创新性提出了新型再生橡胶及制作方法,并制作出了高品质再生橡胶。生产过程无污t染、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制作的再生橡胶与天然橡胶等原胶共混后,胶料性能不降低。甚至某些性能比原胶胶料还要好。  相似文献   

9.
钴的熔点为1490℃,因此其高温性能好,在常温下水、湿空气、碱及有机酸对钴不起作用,同时钴为强磁性金属,它与铁、镍、稀土金属等的合金具有优良的磁性。目前钴主要用在冶金方面(40%),硬质合金(12%)和磁铁(8%);制造钴基高温合金,钻还用作催化剂、橡皮,油墨和涂料的添加剂,钢丝和橡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用湿法冶金法从冶金炉烟道灰中回收有价金属已有许多研究[1.2],本文根据最新资料[3],介绍一种用顺序湿法冶金法从高炉(鼓风炉)烟道灰中回收锌的基本原理、优化条件和主要结果。本法的原则流程示于图中。主要操作步骤包括浸出、净化、萃取、反萃取和电积。高炉烟道灰含有的主要元素是Si、Fe、C和Ca。次要元素有两类:第一类是Al、Mg和Zn;第二类是P、S、Mn、Ti、K、Na、Pb和Mo。还有微量元素如Cd、As、Sb和Co。下面按顺序流程分步论述。图 顺序湿法冶金法原则流程1 浸出曾采用过HCl、H…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情的废电冰箱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处理废电冰箱的工艺。首先对废电冰箱进行分解,包括制冷剂回收,压缩机拆卸,散热系统和蒸发系统拆卸。箱体箱门钢板拆卸,箱体内胆拆卸,门衬拆卸,绝热泡沫剥离等。然后,将拆出的材料作进一步处理。钢板、管材经平整或矫直裁剪之后作为旧板材或旧管材。内胆和门村破碎后作为注塑材料使用。压缩机组经专业检测、修复或作为冶金炉料使用。聚氨酯泡沫需经分离回收CFC—11处理。采用本工艺处理废电冰箱,具有拆解物利用价值高、处理过程能耗低、便于分拣、设备造价低等优点,较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2.
垃圾气化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是一种有价值的燃料来源,垃圾气化所产生的燃气,具有较高的热值,既能燃烧发电,又可用于采暖、供城市燃气。首先介绍了垃圾气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然后介绍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粉体燃料为热能的外加热式垃圾气化炉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性地研究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及其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热力学性能,提高能源回收效率,通过对"煤矿抽采瓦斯梯级发电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瓦斯内燃机、余热锅炉、背压式汽轮机、ORC发电机组等主要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的热力学模型,并将其进行整合,联立方程组,通过顺序计算及迭代计算,给出"煤矿抽采瓦斯梯级发电系统"的最终计算结果.结果表明,瓦斯气所含化学能中,有22.3% 直接由瓦斯内燃机转化为电能,余热利用系统可回收2.42% 的电能,总发电热效率达到24.72%,增加10.85%,但瓦斯发电系统总体热效率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模型可以清晰地表明现有瓦斯内燃发电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水平,以及所采用的余热利用系统对能量回收程度,该模型是对瓦斯发电及其余热利用系统所建立的完整的指标评价模型,对瓦斯发电及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和完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印染余热的主要来源和当前国内外余热回收技术和管理现状,并实地调查了苏州市某典型印染企业。测算出余热回收技术应用在该企业所产生的效益,可节省标准煤约1.57万池、回收废油544.5t/a、回收冷凝水3.3万t/a、60℃冷却水165万t/a。分析了余热回收技术在全苏州市推广的可行性,并进行了效益估算。  相似文献   

15.
废旧印刷电路板资源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加大对废旧印刷电路板的资源化研究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废旧PCB的组成,并对废旧PCB中金属的含量做了分析.指出废旧PCB具有很大的可再生利用价值。着重综述了废旧PCB资源化的常规用法.主要包括热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机械处理法,并对这些方法做了的分析归纳。通过对各种方法的综述可以看出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回收废旧电路板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R11发泡的聚氨酯硬泡沫废弃物的环保处理工艺,探讨了相关的工艺参数计算问题,以及在年拆解10万台废弃电冰箱项目的聚氨酯硬泡沫处理系统的规划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处理工艺路线包括泡沫粉碎、发泡剂蒸发、混合气收集、除尘、储气、压缩、冷凝、节流以及发泡剂与空气的分离。工艺参数计算主要涉及主要工艺环节的热力学计算,包括破碎后的泡沫中的R11发泡剂的蒸发吸热、混舍气压缩功耗、冷凝过程的散热。本处理工艺解决了泡沫处理过程中发泡剂的回收问题,具有处理过程中耗能低、发泡剂分离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集合国外行业标准和国内使用经验,对海洋石油平台管壳式换热器橇内海水系统超级双相钢管线频繁泄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冶金状态、海水温度、焊接特性、材料污染为超级双相钢在海水系统中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并从系统工艺、冶金、焊接、运行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减少泄漏风险的方法,并在后续设备改造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垃圾成分变化及处理现状,提出一种综合处理模式。以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电和供热为主体。简易分选法进行垃圾分选回收可利用物。分离出的有机物好氧预处理后厌氧发酵,无机物及焚烧灰渣用作建材生产,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各类包装度弃物(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及其它类)的处置处理、回收于生利用技术手段,包括减少包装量、回收复用、于生利用、焚烧发电或回收热能以及填埋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优缺点,提出了应因地制宜,采用最适宜的方法来处理不同类别的包装废弃物,以期最大限度地使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def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ecast variants of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s development. It is shown in the article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work of the Russia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the 2000s were a consequence of changing conditions in the functioning of enterprises.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factors defi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raw material base, metal demand, and investment potential of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