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是我国水稻育种事业一个创举,也是国际上水稻育种方法的新突破。杂交水稻包括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杂交籼稻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杂交粳稻也初见增产成效。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达7,600亿斤,其中水稻3,300多亿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3.6%;在全国水稻产量中杂交稻约800亿斤,占稻谷产量24.0%左右。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只有760斤左右,发展杂交水稻对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一、2023年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一)粮食总产再创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二)粮食品种占比日趋合理分品种来看,玉米产量增加,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豆类和薯类产量稳中略增。2023年,稻谷产量4132.1亿斤,同比下降0.9%;小麦产量2731.8亿斤,同比下降0.8%;玉米产量5776.8亿斤,同比增长4.2%;大豆产量416.8亿斤,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粮食生产始终是垦区的第一要务。自2004年以来,垦区连续9年实现粮食增产,累计增产粮食284.7亿斤,2012年粮食总产达到432.6亿斤,产量占到全省的37.5%,全国的3.7%,对全省和全国的粮食贡献率为66%和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6638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5万元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5万元大关,实际增长6.5%左右。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监利县是“湖北粮食第一县”、“全国水稻第一县”。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30.02亿斤,全年水稻面积243万亩,产量28亿斤。县委县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确立了围绕水稻生产抓、围绕新型主体抓、围绕全产业链抓的“三个重点”,采取以点促链、以链促面、以面促变的“三个举措”,坚持先抓产中、后抓产前、再抓产后、最后抓产业融合的“四步走”战略,通过有效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6.
一、辽宁省建设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条件。(一)水稻面积大,产量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全省现有水稻面积648.5万亩,平均亩产1,021斤,总产66亿斤。水稻是我省主要细粮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5.8%,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4.3%。在面积上玉米第一位,高粮第二位,水稻第三位;在总产量上,玉米第一位,水稻第二位;在单产上,水稻第一位。全省商品稻谷36亿斤,商品率达50%以上。据省粮食局1979年调查,亩纯收入水稻为67.25元,玉米为18.48元,高粮为11.17元,谷子为8.04元,大豆1.29元,谷子为16.15元,水稻收益在几种粮食作物中最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8.
一、最初的印象1984年全国有8个省需要调入粮食,福建是其中之一。1985年福建省粮食产量的为155亿斤(粮食厅预计),人均占有粮食573斤,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67斤。如按人均消费原粮700斤计算,全年社会用粮约190亿斤,供需缺口达35亿斤,占全省自产量的22.5%。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稻种起源中心之一。大约七千年前我国浙江一带即有以稻作为主的原始农业。近几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5亿亩。从面积看,占不到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但产量却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其中,仅早稻一项即占全部夏粮的一半。198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一次突破7,000亿斤大关,比上一年增产568亿斤。其中,水稻即增产300多亿斤,约占粮食增产总数的60%。与世界产稻国相比,我国水稻播种面  相似文献   

10.
吉林是全国重点产粮省之一。1983年粮豆总产量为295.6亿斤,人均占有量1,300多斤,较全国人均产量756斤高72.2%。1984年比1983年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全省抽样调查计算,粮食总产量可达323.5亿斤。1983年,全省玉米产量188.2亿斤,占粮豆总产量的63.67%,产量和商品率均占全国首位。在全国交售商品粮最多的五个县中,吉林有四个县。在交售的商品粮品种中,玉米比重最大。这说明,玉米生产不仅是本省的一大优势,而且对满足全国的粮食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2月22日,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六连丰”。韩长赋提醒说,这些年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能力还不稳固。  相似文献   

12.
珠江农场去年实现了水稻千斤场,平均每人有粮食二千五百斤。同时甘蔗也获得了大面积丰收,根据大部分已收和全面试收的产量来看,一万二千余亩甘蔗平均每亩产量为一万三千斤左右,其中亩产二万斤以上的有三百亩,亩产三万五千斤的有二亩,和一九五七年平均亩产一万零五百四十七斤比较,增产23%,在1958年的生产年度内,单甘蔗的生产,就可为国家上缴利润达100万元。获得大面积丰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正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1791万吨(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166万吨(33亿斤),增长0.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12220千公顷(168329万亩),比2016年减少815千公顷(1222万亩),下降0.7%;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5506公斤/公顷(367公斤/亩),比2016年增加54公斤/公顷(3.6公斤/亩),增长1%。  相似文献   

14.
四川粮食产量历来占全国1/10,1953—1969年的十六年中,十四年有余粮,净调出287亿斤,平均每年调出18亿斤。十年内乱,粮食生产徘徊不前,而人口增长甚快,1976年粮食紧缺,依靠国家大量调进粮食,弄得各方面都很紧张。粉碎“四人帮”后,粮食生产持续发展,1982年总产达746亿多斤,比1976年增产238亿斤,平均每年增产近40亿斤。目前全省粮食供求平衡,库存量超过历史水平。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只要发展生产的战略对头,经过努力,四川就能进一步增加粮食的产量和商品量,恢复成为全国的余粮省。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区的粮食集中产地,素称洞庭鱼米之乡。粮食是我区农业上的拳头产品,历年粮食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60%以上,而稻谷产量则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1982、1983两年,国家每年在我区征购商品粮24亿多斤,特别是1984年达到了25亿6910万斤。因此,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对地势比较平坦、土壤比较肥沃、自然资源比较优厚,劳动力比较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2022年,全省粮食产量548亿斤,其中,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70%左右,稻谷产量位居全国第5位。纳入统计的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常年粮食收购量260亿斤左右,常年销往省外稻谷和大米110亿斤左右。纳入统计粮油企业1840家,工业总产值1879亿元,居全国第7位;  相似文献   

17.
柏各庄农场位于渤海湾地区,大部分为垂盐土。1957年在边建场、边生产的方针下,克服困难,播种各种作物28,000.8亩,其中水稻23,544.9亩(内有旱直播3,389.5亩,水直播488亩,插秧19,667.4亩),平均产量530斤,超过计划产量7.6%。全场粮食作物24,382亩,平均亩产达500斤以上,提前10年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产量的要求。全年获得生产总利潤112,800元。1957年所以能在大面积新垦重盐地上获得水稻较高产量的原因,在农业技术上抓住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粮食安全"的特殊使命。2015年粮食产量729.4亿斤(主要品种为玉米、水稻和大豆。其中:玉米561亿斤,水稻126亿斤,大豆5.8亿斤),商品量到达80%以上,其中:玉米达到90%以上。省内玉米年消费量在300亿斤左右,每年可为销区提供粮食200亿斤以上。近年来,全省粮食库存逐年提高,为畅通"北粮南运"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是很多国营农场的主要粮食作物。根据最近初步的统计,今年全国国营农场冬小麦收获面积近8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14%;总产量11,811万多斤,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0%。今年冬小麦的收成比去年好,面积增加了109%,单产提高了49.7%,总产量增加了212.8%。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各省农场的生产水平相差还很大,例如河南省7个机械农场109,497亩冬小麦,每亩平均产量达到201.7斤;黄泛区农埸41,376亩,每亩平均251.3斤,可是有的农场产量仍然不高,每亩平均不到100斤,甚至有个别的农场每亩只有20—30斤。这些例子  相似文献   

20.
农业资源的优势湖南省衡山县位于湘江中下游,农垦历史悠久,各项生产门类比较齐全,是一个山、丘、岗、平兼有的以丘陵为主,农、林、牧、付、渔并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县。全县土地结构大体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发展以双季稻为主的多熟制和各种经济作物、亚热带林木以及畜牧水产的好地方。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所代替,逐步形成了若干优势。1、水稻:衡山县稻田占耕地面积的9O%,历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6%以上,在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6%的稻田上生产了占全县农业产值60%以上的稻谷。三十年来。粮食生产平均递增率为3.8%,人平年产粮995斤,人平年贡献粮200斤。水稻是粮食生产中的大头。另外,旱粮中的大豆栽培历史悠久,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大豆面积和产量还可以大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