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大洪涝灾害往往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水灾过后,除及时维修养殖设施外,还要抓好灾后生产管理,尽可能挽回水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核实养殖水面存鱼量.用丝网、旋网、拉网等网具;将鱼池中存鱼拉网过数,对受灾的养殖水面进行核产,以估算养殖水面现有存鱼数量和品种,及时调整饲料投喂数量和种类.二、调整养殖密度,适当补放.密度过高的,应及时捕出一部分,分养到密度较低的鱼池中.对于外逃较重的鱼池,应增放夏花鱼种,适当补放所需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汛期过后,要及时修复池埂、围网、机械等生产设施,通过清塘、拉网或投饵诱鱼的方式检查、摸底,测算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留存量,采取正确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正>汛期过后,要及时修复池埂、围网、机械等生产设施,通过清塘、拉网或投饵诱鱼的方式检查、摸底,测算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留存量,采取正确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水产养殖管理上,要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一、亲鱼"尾柄病"发病症状病鱼昼夜浮游水面,驱赶时游动迟缓,个别严重的,鱼体失去平衡,头朝下,尾鳍往水面上翘,食欲减退。拉网检查鱼体轻者分别在尾柄部、尾鳍基部和腹部发现局部鳞片  相似文献   

5.
<正> 一、抓紧做好养殖设施的加固和维修 网围区,应尽快整理木桩、修补网具,压实地脚,加固圩埂,堵实漏洞。常规塘口,应赶快排除积水,加固池埂,平整道路,修复好进出口水道及排灌系统等工作。 二、及时检查了解养殖水面的受损情况 受灾养殖户,应对自己的养殖水面做一次全面检查,了解受损情况。主要方法有:一是网具捕捞法,看灾后捕捞量与灾前捕获量有无区别。二是饵料测定法,看灾后饵料消耗量与灾前消耗量有无大的变化,如悬殊不大,表明损失轻,反之则重。三是换水法,把池内的水排掉一部分直接观看池内的存鱼量。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鱼生产实践中轮捕轮放是调整存塘密度提高养殖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轮捕轮放这一技术手段往往在高温季节有一定操作难度,在拉"热水鱼"前期和拉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预防,到了第二天或第三天拉过网的塘中往往会死很多鱼,甚至死的鱼比卖的鱼还多。眼看到手的丰  相似文献   

7.
大水面杀虫一直是个难题,困扰着养殖户,一方面是因为大水面养殖品种较多,有的品种比较娇贵,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娇贵品种死亡;另一方面大水面难以计算水面体积,不好准确掌握计算用药量,用药剂量不够,达不到杀虫效果,用药量过多,很容易造成鱼死亡;再次,大水面面积大,用药成本高,用  相似文献   

8.
<正>在山塘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的鱼类养殖过程中,往往会漂浮着水葫芦、蓝藻类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漂浮物,若大量覆盖养殖水面,势必会造成水质恶化,鱼类缺氧死亡,以及在暴雨中,因大量漂浮物堵塞排水口处拦鱼栅网目,造成排水不畅,  相似文献   

9.
<正> 夏秋季节捕鱼,渔民称捕“热水鱼”。捕“热水鱼”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局面,做到四季有鱼,还可以挖掘池塘养鱼潜力,提高养鱼效益。但捕捞不当,也容易导致鱼类浮头、泛池和病害流行。因此,捕“热水鱼”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捕前准备:捕捞前一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清除池塘内的障碍物,如树杈和水面草渣污物,以便拉网顺利进行。2、捕时选择:夏秋季节要求在水温较低、池水溶氧较高,能见度较好的时候捕捞。一般  相似文献   

10.
<正> 生产实践证明,高温季节捕捞成鱼,应该在夜间或凌晨(天亮之前)进行,这时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鱼的保鲜。捕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用拉网捕捞,白天就要做好准备工作,把鱼塘水面上有碍拉网的杂物清理干净。 2、如果用柔软的维纶渔网,网的高度应尽量与鱼塘水深相吻合。如果用尼  相似文献   

11.
《渔业致富指南》2003,(15):60-60
<正> 近年来,大水面施肥养鱼发展迅猛。一般在水库施肥养鱼过程中,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水面主养的鲢、鳙鱼的中华鳋病较普遍,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是大水面施肥后不长鱼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大水面养殖效益低下的突出因素,因此,大水面养鱼防治中华鳋病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是当前养殖较为流行的经济鱼类,养殖周期短,养殖效益可观,但是如果掌握不了养殖关键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下面就我场2002—2003年度养殖情况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1、适时下塘,提高养殖成活率:对有条件孵化翘嘴红鲌水花的单位可以按照出缸时间计算鱼苗下塘前的饵料资源、水质状况,适时把握下塘时间,对从外地购买翘嘴红鲌水花的用户,一定要考虑水花适应温差、体质及适宜的运输密度,如果运输的是大规格苗种要严格按照运输前操作规程拉网锻炼多次,未经拉网锻炼的苗种严禁长途运输。2、及时转食做好驯化投饵工作:由于翘嘴红鲌是杂食性鱼…  相似文献   

13.
<正> 黄颡鱼因肉质细嫩,口感较好,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所喜爱,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销价居高不下。江苏省盐都县北龙港镇北龙居委员韩玉江,在承包的27亩提水养殖水面中主养黄颡鱼,获得亩产150kg,亩纯效益近2000元的好收成,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水面条件与基础设施韩玉江所养殖的鱼池是利用低产农田,采取四周开沟筑堤,实行提水养殖的水面。鱼  相似文献   

14.
<正>入夏以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进入多雨季节,致使养殖水域光照条件差,水体营养物质缺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养殖动物排泄物也增多,水质极易恶化,容易造成缺氧,诱发鱼类病害。同时,许多地方甚至暴雨成灾,给渔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此,广大养殖户在多雨季节要提高警惕,加强管理,确保养殖安全。洪灾过后,要及时修复池埂、围网、机械等生产设施,清塘、拉网摸清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产动物的留存量,采取正确补救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正> 生产实践证明,高温季节捕捞成鱼,应该在夜间或凌晨(天亮之前)进行,这时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鱼的保鲜。能提高经济效益。捕捞时,应掌握如下技术要点:1、如果用拉网捕捞,白天就要作好准备工作,把鱼塘水面上有碍拉网的杂物清理干净。2、如果用柔软的维纶渔网,网的高度应尽量与鱼塘水深相吻合。3、若是轮捕轮放,每次只能捕捞总鱼量的10%~15%,不能将鱼塘里的鱼一网打尽。一般15天左右围网一次,两次捕捞的时间不能太短,以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4、捕捞的前一天不要投喂饵料,遇到鱼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池塘养殖常规鱼的产量不断提高,而养殖效益却相对降低,单纯养殖常规鱼平均每667m~2水面的纯利一般在500元左右。为了充分挖掘水体潜力,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池塘的养殖效益。笔者认为在池塘适当套放一些名特品种,在不影响常规鱼类产量的同时,每667m~2水面可  相似文献   

17.
正6-7月,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遭受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车轮式"袭击,外洪内涝,全省受灾养殖水面达401.1万亩,水产品损失38.18万吨,连同渔业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9.59亿元。渔业遭受重创,水产品未来市场前景如何?就此,笔者采访了一些水产养殖户、水产经销商和水产专家。养殖大户:成鱼出塘量减少对于今年水灾是否造成水产减产问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我们在河沟水面中进行了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了每平方米收获商品鱼38.78kg、纯收入161.20元的好成绩。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鱼类浮头是指水中缺氧,鱼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活动,被迫浮到水面,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会大批窒息死亡、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巡塘检查、以防浮头。  相似文献   

20.
<正>2.5放养方法苗种放养时,尽量分散放养,方法是在离池塘上风处岸边1m处沿池塘边分散放养;避免集中一个地方放养,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放鱼时先调运输水体的水温,保持运输水体与养殖水体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放鱼时先拨动水面,将运鱼器具口贴近水面,把鱼徐徐放出。2.6放养密度首先根据池塘条件、设施水平、技术管理水平来决定池塘单产,然后根据养殖品种、池塘单产和商品规格来决定放养密度。即,放养密度=池塘单产/商品规格/养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