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冰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6):104-105
对城市经营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从根本上把城市经营纳入城市经济运作系统,发挥城市经营的最佳效益,避免整体局势失控,保障城市经营的可持续进行.因此在探讨城市经营制度安排的初期阶段,首先应该对高级制度进行设计,使得城市经营制度系统保持内在一致性,并使整个经营活动保持可预见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经营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和城市管理者们关注的热点。城区内的国有土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在不少城市都以“经营土地”为手段筹措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如浙江省杭州市2001年经营土地的收益为40多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杭州市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要搞好土地收购储备、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等工作,对城市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明确的认识,即经营城市的重点是经营好城市的土地。“经营城市”实质上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及城市政府职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完…  相似文献   

3.
经营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并且在实践中产生了或正在产生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营城市的核心内容是运作好城市土地资本和地域空间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营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政府的最大资产。过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用地大都是行政划拨,无偿使用的,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资金也大多来自国家拨款和地方财政投入。“城市就像地铁一样,乘客付一次钱,只要不下车,就可以无限期享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政府对城市建设的资金包袱越背越重,城市发展欠帐越来越多。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城市国有土地的使用由过去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使用转变为有偿、有限期、可流动使用,并通过经营城市,把土地资产转化为土地资本。在香港,城市土地提供了近70%的财政积累。杭州市经营土地资本的收益每年以56%的比例递增,上交市财政的资金由1997年的几个亿上升到去年四十多亿,上交的比例是出让价的55%。  相似文献   

4.
张宪平  石涛 《经济学家》2004,(4):126-127
1.树立正确的城市经营观城市经营理念在实践中广泛运用,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推动城市各项事业发展,但由于其产生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认识有一个逐步了解和深化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许多误区,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做法,因而树立正确的城市经营观就显得极其迫切。首先,树立广义城市经营观。目前把“以地生财”、筹集建设资金等认为就是城市经营,这种狭义城市经营观如不被纠正将会阻碍城市各项事业发展;全面理解城市经营理念既要注意短期效益,又应兼顾长期利益;既要注重局部区域经营,又要注重整体协调;既要积极进行城市内部经营,又要重视城市外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和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经营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成为各学科竞相参与研究的领域。就城市经营的国外研究状况,从城市经营思想萌芽、城市经营方法、城市经营的内容及实证研究成果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当前城镇化率已达37.3%,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国内将有1.06亿农村人151转移为城镇人口;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51亿,届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1170%。可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不仅表现与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世界的平均城市化率已  相似文献   

8.
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政府应通过规划,对其发展方向、功能分区、重点建筑等进行明确定位,在宏观布局上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充分显示土地的增值预期和开发价值。之后,严格实行“五统一”,即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彻底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利用级差地租,实现以地生财、以地兴城。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经营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发挥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为此,城市政府在促进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过程中,必须以经营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范式来配置稀缺的城市土地。然而,城市土地经营不是“炒地皮”,而是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在“优地优用”的土地资源配置中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土地资本,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置和协同。  相似文献   

10.
经营城市与营销城市是近年来我国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理念,成为政府部门、学者专家们热切关注的重大课题。笔者对经营城市尤其是经营城市土地与营销城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解析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立清 《经济论坛》2004,(24):58-59
由于核心能力刚性的存在,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下,核心能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加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又禁锢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成为动态环境下企业没落的根源。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当前理论与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战略的城市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竞争力不仅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与城市所在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前关于城市竞争力有各种排名,但都没有从竞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不可能为城市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与发展战略所服务。为此将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竞争战略相联系,提出基于城市竞争战略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培育与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建设层面强化利益关系的和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素之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要充分认识当前强化利益关系和谐的现实需要.要从制度建设层面入手,强化利益关系的和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着眼建设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治军强军战略。这些兴军强军战略,是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进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管运芳  唐震  田鸣  杜红艳 《技术经济》2022,41(6):95-106
公司创业对企业成长、价值增值、生产边界扩大至关重要,现今数字能力极大地颠覆了传统创业逻辑,学界呼吁对“数字时代下公司创业”问题展开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数字跳升逻辑,对240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能力对公司创业的影响作用以及竞争强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均可以正向影响公司创业,但数字感知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数字协同能力,最后是数字运营能力。②竞争强度增强了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公司创业的正向影响。结论的实践启示是:若企业自身要开展公司创业,则应首先注重数字感知能力的培育;若企业要防御其他公司进行相同领域的公司创业,则应首先关注数字运营能力的培育。本文对数字能力3种表现形式内在逻辑的打开,有利于企业针对性地分配资源和精力。  相似文献   

16.
尤猛军 《发展研究》2002,(11):46-48
当前,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提升安溪县域竞争力问题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强外向带动力、增强环境吸引力”三个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从而将整个县域的力量更加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起来,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的分工与合作中,加快发展、壮大自己。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华南地区126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学习、动态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持续竞争优势没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行政成本世界第一,而且呈较快增长态势,究其原因,疏于监管流于形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畸形膨胀的行政成本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中国政府行政成本管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TPE复合系统模型,从绿色转型的动力系统和推力系统考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的内涵。围绕构成动力系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技五大子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大庆市为例进行具体评价,结果显示大庆市具有较强的绿色转型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地区科技、经济基础环境和产业发展现状等几个维度构建了地区科技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呈明显的南强—中弱—北更弱的阶梯分布特征,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格局基本上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