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春节左右,关于褚时健复出的“消息”越传越具体:红塔集团最近推出的“铂金红塔山”和“铂金玉溪”即是褚时健复出的作品。但经过确切消息证实,褚时健尚在服刑期,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目前只是通过保外就医的方式与老伴在家中生活。而与褚时健复出传闻相对应的却是红塔集团在2002年经历换帅的坎坷经营。2002年,红塔卷烟销  相似文献   

2.
1995 褚时健     
这一年,褚时健告别了他经营了17年的红塔集团,从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4年)变成了贪污犯。作为被惋惜的对象,作为被用来分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例证,褚时健被提及的次数可能远远多于他担任红塔集团董事长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褚时健能否救红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经两次换帅的红塔集团陷入了步步衰退的境地,于是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沸沸扬扬:由正在保外就医的褚时健重新出山拯救红塔。那么,褚时健还能否承担此任?这种对个人英雄的呼唤、这种对于个人的依赖情结到底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4,(10):67-68
“如果红塔像褚时健时代一样一直走上坡路,复出的‘消息’就不会产生了。”红塔集团一位中层官员对记说。  相似文献   

5.
他们的未来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10,354(1):56-56
2009年3月,保外就医半年的前德隆集团董事长唐万新再度被收监,原因是唐行事高调广受关注,给狱方造成太大压力.而2002年就已保外就医的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一直坦然种着自己的柑桔,近年受到的关注比唐万新只多不少。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9,(3):10-10
近日两则新闻相映成趣:一是传平安马明哲自愿放弃2008年全部年薪,显示与员工共度时艰之决心;二是因贪污被判无期徒刑的褚时健,保外就医后承包果园,再次成为媒体焦点。据褚时健当年辩护律师计算:褚时健任职“红塔”期间,红塔创造利税800亿元,而褚时健17年总计收入不超过80万元。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4,(Z1)
<正> “如果红塔像褚时健时代一样一直走上坡路,复出的‘消息’就不会产生了。”红塔集团一位中层官员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褚时健案发,就不会有今天这些国有企业老总们扬眉吐气的生活。”云南大学一位教授评论说。他分析说,褚时健案发使一些领导人意识到国有企业中长期以来的分配问题,开始注意管理者的待遇。企业领导人待遇的提高和激励机制的逐步建立,是缓和国有企业和企业家矛盾的重要一步,使他们的利益逐渐趋于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红塔集团原董事长、玉溪烟厂厂长褚时健,号称“中国烟草大王”,他是由一个名不传经的小厂,一举发展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现代化烟草企业,褚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然而,在功成名就、即将退居二线之时,短短几年中,他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吞噬国家...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5日,由云南“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精心培育出来的橙子在北京市场一亮相,便以味美、甘甜受到消费者追捧,20吨橙子,5天时间即销售一空,最多一天卖出近1600箱,创造了京城初冬水果市场销售奇迹。一时间这位昔日中国“烟草大王”、最受争议的财经人物,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马明哲的6600万元年薪(2007年内直接捐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00万元)让此前深发展董事长纽曼的2285万元黯然失色。外人看着,一边是百姓向里投钱买保险,一边是高管往外抽钱拿高薪,光鲜的同时也将骂声集于一身就不奇怪了。别笑公众硬把交强险和你们拿到手的银子联系起来,也别怪1000多位司机联名上书保监会调查你们,枪打出头鸟啊,公众对金融企业高管高薪的陈年积怨终于获得了一个具体的爆发点,便一泻而出。  相似文献   

11.
褚时健晚节不保褚时健,号称“中国烟王”原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将玉溪卷烟厂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印钞机器”,固定资产达70亿元,年创利税200亿元,创立了价值332亿元的中国第一品?..  相似文献   

12.
寻找褚时健     
褚时健老了。 王石记错了褚时健的年龄。他2003年到云南哀牢山上去看望这位让他尊敬的老人:“73岁的老人,经历过那么多坎坷,精神却那么好。” 那一年,褚时健75岁。 两年过去,褚时健的身体状况比王石的描述差了许多:走路缓慢,稍长时间的谈话会让他感到疲惫。2004年8月15日,来看褚时健的人比平时增加了几倍,之后他因脑供血不足住了两个多月的医院。对大哥心怀崇敬的褚时佐回忆,褚时健曾前后昏倒过两次。  相似文献   

13.
圣法与圣人     
近来,随着红塔集团效益连年下降,不断有请褚时健出来拯救红塔的呼声,甚至有法律专家分析出褚时健有几种复出的法律上的可能性。我们姑且不论褚时健能否复出以及复出后能否拯救红塔,单这种呼声本身就折射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思维,就是对于英雄的期待与依赖,这对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中国企业来说,既是可喜的,又是可悲的,可喜的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可悲的是一个企业对企业家个人的依赖性太强。联想到宗庆后的“离不开娃哈哈”和倪润锋“引退”后的“二次出山”以及我国众多著名企业家背后的著名企业,我们不能不担心,企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涌现出一批持续数年乃至十几年保持快速发展的生命型企业。尽管近年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竞争加剧,但像北大方正、青岛海尔、鲁北集团、许继集团、兖矿集团等优秀企业持续高速成长的奥秘何在?这些企业主要得益于优秀企业家作“当家人”,如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鲁北集团董事长冯怡生、许继集团总经理正纪年,乍一听起来,这种说法颇为在理,但深入去想,则不尽然。只须看看当年曾风云一时,已成绩斐然的郑州亚西亚总裁的下台、南德集团牟其中的下狱、红塔集团褚时健的没落,便足以说明问题。企业要长久下去必须淡化…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一年的中国企业界虽有跻身世界企业家前30名的张瑞敏等一大批出类拔萃之辈 ,但也有一些曾在中国企业界风云一时的“大腕”或身陷囹圄 ,或濒临危机 ,或凄凉离世。这一现象 ,正引起企业界人士的一致关注。世事沧桑 ,几番沉浮 ,透过这些人物的荣辱兴衰 ,人们在扼惋叹息的同时 ,更多的是自省与思考。褚时健 :“59岁”现象1999年1月9日 ,中国“烟草大王”、原红塔集团董事长、总裁褚时健家破人亡 :女儿自杀、夫人走进铁窗 ,儿子远在异邦 ,自己也被云南省高院判处无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发生这一幕人生悲剧 ,都是因为他在临退…  相似文献   

16.
原云南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褚时健,在2002年被保外就医后,消息就开始风传,褚时健可能要复出了。对此,褚时健淡定地回答:”不可能,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国有全业财务监督严重缺位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曾是一个被各种荣誉和光环所笼罩的人物,人称“中国烟草大王”,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烟草大王”在临近退休之时由于贪婪而演绎了一场人生悲剧。经查褚时健利用职务之便,主谋贪污私分公款355万美元。1997年纪检、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3日,云南省烟草 公司副总经理魏剑因涉嫌受贿80万 元,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 理。这是继昆明卷烟厂厂长陈传柏外 逃、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被判刑之 后,因经济犯罪而落马的第3名云南 烟草业“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四大”搅动全球并购咨询市场;4000万元:格力电器又陷“高薪门”;  相似文献   

20.
红塔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厂,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成为净资产达559亿元,全国乃至亚洲知名的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