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十年来,《读者文摘》集团拥有的经典艺术藏品在世界企业中首屈一指,这些珍品并未被束之高阁,而是悬挂在读者文摘集团位于曼哈顿郊区宽畅的办公区内。收藏毕加索、莫奈、雷诺阿和梵高等名家的珍贵画作,对于《读者文摘》集团而言不过是成就之一,集团出版的杂志和书籍销量曾达到每年数亿册,仅有圣经可与此媲美。  相似文献   

2.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2001年6月号载文《还有人拾金不昧吗?》,文章说,《读者文摘》想知道全世界各地的人捡到钱包会怎么做.于是准备了1100多个钱包,派编辑“丢失”在世界各地大小城镇,每个钱包里有相当于50美元的当地货币,还有姓名电话,以便拾金不昧者通知失主。他们把钱包丢在人行道、停车场、商店、餐馆、电话亭、办公楼和教堂的门前.然后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候……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本”是美国硅谷的成功奥秘所在。杭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天堂硅谷”,同样得走“人才+资本”的路子。杭州在2008年正式提出要走“人才+资本”的发展路子,并开展了积极实践。本课题就是对“人才+资本”这一创业创新杭州模式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2013,(9):3-3
北京打破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基础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在7月31日召开的第五届投资北京洽谈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包括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6个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共推出试点项目126个,总投资3380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300亿元。  相似文献   

5.
井艳荣  刘磊 《特区经济》2004,(9):159-160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后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当时他称其为“知识工作者”。他认为,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根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动力,取而代之的将是“知识”,所谓“知识工作者”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6.
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倩 《北方经济》2006,(8):44-45
一、人才资本产权的界定及其经济功能 人才资本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本中的“精英部分”。对人才资本产权的研究始于劳动力产权的研究,从劳动力产权转变为人力资本产权,进而到人才资本产权,源于人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日益彰显及其对这种重要作用日益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让被侵权者疲于去官司,侵权者欣然地抄袭,只因为对前者保护不够,对后者的惩罚不足。1 9 8 2年年初,美国的《读者文摘》严肃致函给甘肃人民出版社旗下的《读者文摘》,指出后者中文名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这成了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十二年版权之争的肇始。1986年至1990年期间,美国《读者文摘》因为中国《读者文摘》曾经大量转载过他们的文章为由而要求中方停止转载并赔偿经济损失,被后者予以拒绝。与此同时,美方还对中国《读者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资本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人才本身就是稀缺资源,人才短缺一直是全球性的问题,企业之间争夺人才的“无硝烟战争”愈演愈烈,可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相对来说,国内企业由于对人才重视程度不够,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引人关注的外汇储备政策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久前,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央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或通过其它形式购买香港政府拟发行的政府债券,以此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其金融中心地位,特别是巩固投资者对香港政府的信心。此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表态:“香港最近要发200亿港币的债券,中央政府对此持积极的态度。”有关金融专家认为,“中央可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目前经济调整时期的到来,中国的资本外流可能加速和公开化,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去年12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有这样一篇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8大资本来源,在1989-1995年之间,经政府批准的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约为180亿美元。中国非法资本外流即资本外逃是香港等地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国企业和个人在香港投人了300-400亿美元的资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1995年,中国在全球资本流动总额中占2%的份额。但是沃尔认为,IMF低估了中国资本在外国的流动。在1989-1995年间,中国长期资本外流的…  相似文献   

11.
祖增 《浙江经济》2010,(4):22-23
从金融危机刚袭来时的萎靡到近来的暗潮涌动,有关浙商资本动向的话题此起彼伏。就在新年伊始,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海南骤然间成为各路资本狂舞的天堂,让媒体炒爆“10万浙商携300亿海南炒房”、“温州炒房客半月净赚上千万”……在经历了成功和失意之后,浙商资本如何更理性地转型与回归,不只是摆在浙商面前,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快讯》2014,(26):72-73
2014年6月23日,《中国经济周刊》刊发《宇通管理层MBO“收官战”悬疑》一文,披露了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下称“字通客车”)拟以42.6亿元收购关联企业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精益达”)的惊人之举,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和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环球财经》2014,(11):14-15
美国《福布斯》网站2014年10月20日全民骑自行车的热潮让中国两大富豪从中获利。包括上海永久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者陈荣,其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排名第281位,个人净资产价值7.5亿美元,仅在过去一年内股价就上涨51.4%。陈荣经营的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收购了植根上海的永久自行车公司,如今公司市场资本总值70.1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传奇般创富的内地民营企业家,是香港中环写字楼里永远的话题。2004年,随着“蒙牛乳业”(2319.HK)的上市,牛根生和他的“蒙牛”成了新的代表。陪伴他们登陆香港的,是资本大鳄摩根士丹利。熙熙攘攘参与配售的机构与市民,与其说是直奔“蒙牛”而来,不如说是直奔给大家讲述“蒙牛”故事的摩根士丹利而来。 也许你可以把这说成是资本与产业强强联合的双赢案例,但是,资本的本性只为逐利,通过解析摩根士丹利以精湛的财技为“蒙牛”设计的投资迷宫,我们可以发现,其固然令公司原有股东可以实现上市退出,也为牛根生套上了一副枷锁,如果“蒙牛”效益不能保持高速增长,牛根生将有可能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对“蒙牛”现金投资仅4.78亿港元的外资系则赚得盆满钵满。2004年12月,仅通过减持7.68亿股股份,外资股东已套现10亿港元。如果“蒙牛”2006年税后利润达到5.5亿元,外资系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价值后时还将更高。 这里,让我们从纯粹的资本财技角度,解析“蒙牛乳业”高市盈率的秘密,发掘秘密背后隐藏的摩根士丹利的逐利欲望,从而见证“蒙牛”在中国的资本荒漠中四处碰壁,以及在与跨国资本博弈的过程中孤注一掷的艰辛财富故事。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2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有这样一篇报道: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8大资本来源,在1989-1995年间,经政府批准的国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约为180亿美元。中国非法资本外流即资本外逃是香港等地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国企业和个人在香港投入300-400亿美元的资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1995年,中国在全球资本流动总额中占2%的份额。但是沃尔认为,IMF低估了中国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将其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宁波国家高新区坚持“转型、创新、辐射、示范”原则,通过“科技、人才、资本”三大特区建设保障创新驱动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宁波高新区成功入围“全国首批科技与金融试点单位”,顺利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行列、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新区20周年先进集体,荣获中国产业新区最佳创新创业环境奖,软件园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以“科技、人才和资本”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特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了风险投资,一批从事新经济的人一夜间成了富翁。中国一些手中有项目的科研人员,非常希望有人听他们的故事,然后“砸钱”,问题是──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哪? 有人说没有风险资本就没有新经济。风险资本使许多企业有了走向资本市场的可能。像微软、思科、戴尔等公司都是风险资本的受益者。在美国 1999年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半是受风险资本资助的。美国的风险投资额从 1992年的 50亿美元快速增加到现在的每年 1000亿美元。所以说比尔·盖茨们的成功主要在于风险投资商的成功。在美国,风险资本家像苍蝇一样围着具有…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如同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银行经营与管理的“ISO标准”,它是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生存的底线。《新资本协议》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迅速赶上发达国家提供了一条捷径,其核心内容——内部评级法将成为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19.
《浙江工商》2006,(2):44-45
“蓝海”热潮席卷全球 《财富》2005年9月第一期关于“三星如何击败索尼”的报道中说:三星的年利润已达到15亿美元,年收入达到740亿美元。文章中三星表示,今天的成功超越要感谢蓝海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保险巨头正依托其的资本优势布阵河南。”3月27日,河南省政府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平安保险旗下的平安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信托’)目前已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下称‘郑州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将联合高新区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投资基金规模预计超过2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