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伯利和米恩斯所强调的上市公司面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现代企业的股权相当集中,普遍存在着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由此产生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行为。这一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相当严重。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既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可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通过将那些对管理者的努力不敏感的现金流进行证券化,可以提高以下几种机制的效率:监督机制、管理者的名誉或与职业相关的约束力、公司控制权市场、激励回报机制。这几种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因此,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代理成本,加强对管理者的激励,从而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3.
股权结构、控制权的分配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为减少代理成本、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就企业控制权,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所达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胡筱 《大众商务》2011,(11):8-8
公司治理结构起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试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用以处理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随着新《保险法》的实施,本文主要对当前情况下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二者利益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导致了代理成本的产生。本文强调激励报酬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有效性,在阐述了激励报酬的理论基础后,通过一种函数模型对激励报酬机制进行分析,最后简述了激励报酬机制的价值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公司高管人员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取高额报酬,给股东造成"剩余损失"。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而言,上市公司同样面临着高管报酬激励的代理冲突问题。董事会是公司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其存在可以影响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然而,目前国内很少有对高管报酬与董事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为此,以2004年—2006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董事会结构对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边际价值的视角,通过对两类代理冲突进行刻画,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机、后果及价值减损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整体上存在严重的折价现象,代理理论适合解释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并没有显著减损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国有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造成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减损,国有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导致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动机主要是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9.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其委托代理问题备受管理界关注。在建立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将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别归纳为: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控制权股东与无控制权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三种委托代理关系,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来解决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机构投资者与债权人这两股相似而又相异的治理力量,就上市公司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是拜托债权人还是拜托机构投资者这一问题逐层展开研究,考察了二者的治理路径、治理效果及角色替换情况。结果发现:债务治理机制在我国已然失效,会加剧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在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只能缓和第二类代理冲突,且良好的法律保护环境有助于其治理角色的发挥,债务杠杆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在治理过程中,机构投资者表现出了对债务杠杆的替代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了我国的公司治理需要拜托机构投资者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控制权性质、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只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治理机制进行的。鉴于公司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因而这些研究总体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也很少涉及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问题。以经营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成本的直接计量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的新动向。本文在少数现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受到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的显著影响,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今,公司治理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融资方式下债权人与股东、外部股东与内部股东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的冲突,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并会导致不同的代理成本的产生,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最大化必然要求代理成本最小化,从而可以确定债务融资、外部股权融资之间的最优比例。本文概述了这一基本思想,并讨论了在减少代理成本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英 《新智慧》2004,(10B):73-74
现代企业的一个显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种私有产权的分离和让渡使公司从生产活动的大规模专门化中获取了收益,但收益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特殊成本——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是由一系列代理问题所引起的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因而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总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直接计量代理成本,并结合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等因素,系统研究了董事会(含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大股东监控和债务融资(包括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等治理机制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会因公司控制权的性质和成长机会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低成长机会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突出。在公司治理机制效率方面,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出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研究还发现,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债务来源(银行借款)的治理作用则是弱化的或恶化的,其存在不仅未缓和公司代理问题,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从而为不同性质的债务融资安排的治理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基于应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丰富的蕴涵与复杂的运行机理引起了中外学界的普遍关注,理论体系得到不断扩展甚至发生重大变迁。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便处在这样一个理论背景之下,同时业已实施的旨在平等股权、促进流通的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收购方与反收购方博弈的竞争态势,初步建立的一套制度系统,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现实运行提供了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代理问题,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公司的融资政策是控制权人意志的反映,控制权人的利益最大化是非控制权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约束条件),控制权人要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必须将其个人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并形成公司的政策。由于控制权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拥有控制权,而公司的融资政策会对控制权的配置产生影响,因此,公司融资政策的制定要在掌握公司控制权与其拥有的可控资源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的激励与监控机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竞争与代理权的争夺以及公司化治理等公司治理机制关键层面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公司在其成长与发展进程中必须加强对其所有权结构合理性的审视及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18.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管理团队在其中相互竞争公司实际管理权的市场,而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一个外部、市场化的约束机制,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难以有效突破的情况下,培育公司控制权市场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而培育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必须从消除制度性障碍开始,放松对收购上市公司的管制。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公司是由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组成的。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看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为解决公司代理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具体地说 ,公司治理是要解决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内部控制是要解决经营管理者和下级人员之间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处于公司组织结构和运营过程的不同层次 ,二者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起点 ,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和治理机制的效率受到公司控制权性质和成长机会的显著影响,表现在国有控股公司或低成长机会的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管理层持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不具有治理效用,而独立董事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未发挥治理作用;大股东监控和短期债务融资在低成本机会的公司中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