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1978~2012年的数据,对贵州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发现,贵州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二者相互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产业结构快速转变。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产业结构入手,对货币供应量和产业结构进行Johansen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根据协整误差修正结构分析,在第一产业上加大货币供应量(也就是投资),将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于第三产业,增加货币供应量,效率不是很高,并且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危险,所以产业结构还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历年产值及历年南通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建立南通产业结构变动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多变量协整模型,进行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1985-2012年相关历史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关系计量分析实证研究,对辽宁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辽宁省进、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总量,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互动影响。但出口贸易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进口贸易则对其经济呈现出一定的削弱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辽宁省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将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人均GDP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运用eviews软件依次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共线性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说明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人均GDP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也具有负相关的关系,并得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定量分析现代物流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现代物流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升级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物流贡献率增加0.140 018 7个百分点;并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现代物流贡献率与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率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率的关联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率与物流贡献率的关联度更高,这说明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耕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运用协整检验和协调度模型对1975-2007年样本区间内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序列属于非平稳序列,且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湖北省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数量变化并不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同时,湖北省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解释力达到14.11%,而耕地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力偏低,平均只有2.16%。3.湖北省近30年来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年变化不大,处于一个由调和向基本协调转变的状态,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县域经济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培育下,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带动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前进的坚实动力。随着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县域经济如何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决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产业结构状况是核心问题。本文将全省44个县(市)分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三个经济发展区域,运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近十年分区域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积极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河南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并且产业结构不合理,这已经成为中原崛起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已经制约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问题,对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16.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对长、株、潭城市群1985~2006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尤其是第二产业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因此,长、株、潭城市群要遵循"二三一"产业发展指导思想,遵循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强和周围城市群合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深化拓展,产品内贸易也逐渐取代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中国也不例外。那么产品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否产生影响?本文尝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产品内贸易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和出口结构逐渐优化的特征,而且产品内贸易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即产品内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因此,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并优化产品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而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化也总是一个论述的中心。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并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了发展特色武汉城市圈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天津市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将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巨大影响。就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做扼要阐述;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来验证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并通过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单位GDP能耗等指标来考查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合天津市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