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10年来最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终于于2011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各方期待着决策层为2012年国家经济政策排阵布局。 相似文献
3.
最近披露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明显放缓,这引发了人们对于硬着陆的担忧。通过深入分析和比较1993年和2004年整体经济状况的异同。我们认为,尽管目前行政主导的调控措施带来经济硬 着陆的风险不容忽视,但2004年仍具有更好的条件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 一、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取向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经济周期的后期,这一轮经济周期从1990年底、1991年初开始回升,1993年达到高峰,当时经济过热,金融秩序紊乱。因此,1993年7月开始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在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避免了经济的进一步过热,也避免了急刹车和全面紧缩办法带来经济的大滑坡,使 相似文献
9.
警惕世界经济放缓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两三年内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冲击。对此,中国应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
从中央政府层面来看,应在财政和金融政策上作一定的储备,积极地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向,并与各地方政府密切协调,最大程度地对冲世界经济放缓的风险;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开发一些对冲风险的投资项目,更要在开发国内市场上下大工夫。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往往是绝好的海外扩张时机,中国企业也可以在战略思维和资金上作好准备,考虑在适当的时机有步骤地收购合适的海外资产包括公司控制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今后十二个月内中国经济的增长来源将出现一组十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第一,出口增速将出现强劲反弹。估计出口同比增速会从目前的一26%上升到明年年中的5%以上。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很可能从今后1-2个月的同比40%以上的峰值回落至明年夏天的10%左右。在这一阶段,由投资减速带来的环比经济增长的“二次下行”是经济的健康调整,有助于防止过热、通胀和泡沫,是削减过剩产能之必需,不应该通过加码刺激政策来阻止这个调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温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问题。他在强调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再次表达了中央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这也能看出,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释放"依然非常困难。我认为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上下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在某些方面决策层的一些领导和部分专家的对"平抑楼价"的见解,令我吃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外国机构对中国经济将第二次探底和大幅下滑的预测,大可商榷。不能忽略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如果中国经济在现阶段10%的均衡增长水平上增长,却仍在被高调唱衰,那就不能排除刻意推动中国经济更高增长之嫌了。若因此回到应对危机时那样的刺激政策,那将失去结构调整的良机,加剧中国经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经济减速原本是预料中的事,但面对二季度的GDP数据,相信不少人还是会感到有些吃惊。因为增速不仅跌破了多年以来所力保的‘底线,而且接近年初确定的年度底线。面对2012年2季度数据,经济界至少有三种判断:一种可称为长期衰退论。认为目前减速只是个开头,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另一种可称作短暂减速论,认为减速只是一两个季度的事儿,三季度将触底 相似文献
19.
20.
在政策环境上,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刺激政策退出问题。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讲,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在这方面,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特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