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活动的终端组织机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疾控机构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标志。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动态、整体的概述。构建一套“三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全面地测度和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在立法工作中,统筹谋划、创造性完成党的历史任务、适应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体现人民民主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革命等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立法工作应不断改革创新,使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史鉴今,中央苏区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坚持人民民主、党的正确领导、加强立法程序和监督的民主性选择在立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立法工作应吸取中央苏区法制建设时期王明左倾路线和照搬苏联经验的教训,使我们立法工作者在发展机遇面前,更好地把握中心,增强战略思考,以更加提升立法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阐述涉及到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共鸣,具体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彰显了民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因此我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就业就成为重中之重。实现了充分就业,小康社会才有保证。因此,本对如何促进就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可信承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主要方面也许并不仅仅在于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的重大的历史课题,而在于着眼于先进的东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明民主,共同富裕。让它们与时俱进,代表未来,主导事物的发展,建立和保持一种人民可以大致确定的例题的社会预期。因此,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应从不断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对人民做出可信承诺,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会推动我们赋于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认识,把握加强监督的重要意义一是加强监督,代表了世界潮流前进的方向。政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贡献,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那些掌握着权利和拥有着知识技能的领导者,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加强监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必须抓好监督工作,以此不断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进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这正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三是加强监督,保证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培养帮助,并耗费大量的家庭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一位成熟的党的领导干部的成长之路,包含着共产党人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关爱,耗费了党的无数资源。同时一位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也包含着家庭、亲友和老师、同学的辛勤培养。是无数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从经济学的角度,他的增值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在履行党的决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中。由此看来,加强监督,使各级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二、建章立制,确保监督制度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党的支部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  相似文献   

8.
民生,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最为关注的焦点词汇之一,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建设目标,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任务。所谓“民生”,即人民之生计,其最早出现于《左传》,“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实际生活中的民生状况通过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方面表现出来。孙中山先生将民生主义作为其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核心纲领之一,希望中国发展经济,由贫弱至富强,提高劳动人民生活福利。新中国的建立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记住党的培养,想着人民重托,党和政府要我办的事,我尽力而为.人生在世总要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一件实事,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邹礼玉 《现代经济》2007,6(11):63-64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思路的伟大创新和历史性的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社会建设上的至少有六个新的亮点:一是提出一个新重点即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建设中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提出带有两个温暖民心字眼的新理念;三是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出了三大新的举措;四是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四个新途径;五是五是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的新要求;六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六个“基本”。六个新的亮点处处体现出民生优先,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为民思路,具体地回答和解决发展为什么和如何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