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首先应正确理解和运用诸如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抽象力方法、历史与逻辑方法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以分配领域研究为例的分析表明,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放在分配领域是不适当的,应是生产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学术界已有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解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必须将需求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特点与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新特点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着发生了变化,面对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和解决,文章从哲学、历史、经济、社会、生态等层面对其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期望能通过深入贯彻和实施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健全和夯实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充分树立文化自信和自觉,优化和提升民生发展水平、创新和落实社会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描绘美丽中国画卷,全面从严治党不能动摇、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4.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宏观环境、价值诉求、社会思潮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给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衍生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成为了题中之义。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重新审视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象变化,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征,而生产力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环境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应时而动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马艳  杨柔 《经济学家》2020,(8):5-1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中心线展开。作为逻辑关系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在不同社会形态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中这一具体表现具有不同特征。从纵向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关系是沿着逻辑条件、逻辑目标与两者之间辩证关系而延伸;从横向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关系则是沿着社会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四大环节不断展开。  相似文献   

7.
陈雯 《江南论坛》2023,(3):48-51+76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宏观判断定位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其中观趋势特征引领社会运行的制度政策,其突破化解的思路机制推动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本文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破解一个又一个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探寻历程;其次,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一种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之间、内驱力和外驱力之间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发展型民生供需不匹配与失衡性矛盾;最后,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事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质量,需要从社会力、文化力和法治力共同构建的合力机制与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共同组建的多元主体中寻求力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商品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具体矛盾是通过商品集中地体现出来的,因此,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是科学而合理的抽象.以商品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从范畴体系、理论体系、矛盾体系、规律体系等四个维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总过程,生动诠释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为核心议题.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仍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中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随着我国社会分配领域中的许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与扩展,现阶段有关剥削的问题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现实发生变化了,正确的态度应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科学地认识现实,把握现实,按照马克思启示的方向,对“劳动”加以实事求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魏杰 《经济纵横》2002,(10):12-14
当前人们能够容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对收入差距具有强烈的反抗心理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能力差距必然导致收入差距 ,但能力强的人能否获得高收入 ,还要取决于一个前提条件 ,这就是能力的稀缺性 ;社会对人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有两个 ,但最佳的人的能力评价标准应是市场标准。  相似文献   

13.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得出新的结论,而不能抛弃基本大批量,其次,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搞清楚这些要领的不同含义。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4.
虽然自科斯定理出现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在一个交易成本为正的世界中制度重要命题,但由于各种原因该命题存在着极大的被新古典化的风险,制度分析被窄化为制度的均衡分析。从这种分析出发,作为外在第三方的经济学家被认为可以基于对有关交易成本信息的完全掌握而对制度效率进行事前比较。本文从哈耶克的知识问题出发对这种分析路径进行批判,认为这实际上相当于以另外一种方式将人们重新拉回到零交易成本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金融监管的作用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的金融监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必要的,但金融监管的作用有限。金融监管不当或监管过严,不仅不会减少或降低风险,还会导致或加剧金融风险。在现阶段,金融监管必须将促进金融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而不能片面地强调金融的稳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监管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不到位或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试图借助于金融监管来达到目的,通常也是难以奏效的。为了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持金融的稳定发展,我国必须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认为两级分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原因。仍然丰在两分化,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两极分化的存在下仅不能决定和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打破把两级分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要对重新定位。国家要从宏观上在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近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理论的最新概括和最新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8.
潘峰 《生产力研究》2001,(1):34-35,71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一个很根本、很深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论题。“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 ,包含了决定要素、发展层次、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规定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趋势 ,体现在对自身发展、取代落后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对这两个层次作深入的把握 ,是我党做好“三个代表”、做好中心工作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19.
剥削有广义狭义之分。我国现阶段仍存在剥削现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剥削,对于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容忍态度,对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淘汰态度,允许一定程度的剥削同时又禁止残酷的剥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