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区块链技术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可追溯性等特征在金融融合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风险与挑战也随之而来。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与区块链技术存在不匹配之处,金融监管范畴不明、监管模式滞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应当转变当前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构建新的金融监管格局,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随着"比特币"在2017年的炒作引起各界关注,是继大数据、云计算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技术特征,利用分布式模式对于信息公开、透明、共享、实时的打造对会计电算化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性,决定了财务人员更加关注区块链的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本文从区块链与会计电算化的融合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使得会计电算化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3.
4.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面临供应链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核心企业信用无法跨级穿透等诸多问题和瓶颈.而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深度融合有潜力突破这些瓶颈.本文总结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及其成因,构建了实现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以"增信→增效→增值"为价值进阶路线,以"两个深度融合"——运营模式深度融合与技术体系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最后为实施相关保障举措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银企对账是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而于企业之间就某一时点账面余额以及某一时段内账户明细发生额进行核对的工作.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手段,银企对账在保障企业资金安全(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2017)、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实效(Bursary Division,2012)、防范内外系统性金融风险(李潜、鄢志娟,2021)... 相似文献
7.
8.
财务风控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识别可能阻碍实现目标的风险因素出现、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区块链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企业的经营活动交易数据被多个区块记录且无法进行更改,避免了数据造假的可能.系统采取流水式分布记账形式,原始发票被固化、交易数据点对点... 相似文献
9.
10.
供应链金融本身并不是新兴事物,但它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供应链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研究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对区块链技术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努力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寻找资源要素配置整合的最佳方案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本文引入投入要素价格构建成本效率、配置效率框架下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模型,研究了35家上市银行2016-2018年成本效率与配置效率框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变化;资源配置的技术退步造成了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而配置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又是成本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按照成本效率与成本全要素生产率两个维度将样本银行分为4种类型,并根据划入类型的不同提出差异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渠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物理渠道与虚拟渠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渠道体系,某些渠道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渠道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渠道分割、渠道冲突以及客户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比较突出,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整合,使所有渠道之间实现互联互动、信息共享和交叉服务,以化解多渠道间存在的各种矛盾,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观察14家中国商业银行1995—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银行内部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效果的影响。本文首先对Kashyap&Stein(2000)Ehrmann(2001)中模型加以修正并进行了估计,接着通过银行三个特点的横截面数据分析,研究了具有不同特点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发现拥有更多的流动性和充足的资本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的反应更小,受其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5.
李安勇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3,18(4):15-19
基于信贷观点提出的新的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应用经济计量方法,我们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及其对银行资产组合的影响做出了量化分析.目的是为了探讨银行信贷渠道存在的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至2002年期间,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独立的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的效率,但由于建设成本较高,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针对这一问题,阐述区块链技术对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的优化机理,结合国内实践对主流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模式以及该技术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模式以兼顾不同地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的成本与效用,同时该技术呈现出模式动态转换、多种技术融合、依托平台运营、政府参与引导、业务场景驱动、子链功能细分等发展新趋势。从坚持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模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内外部监管能力、推动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需求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刻画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中银行的微观信贷行为,找到货币政策传统机制中微观基础缺失的原因,说明我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分布效应,选取我国65家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贷款增长率和贷款供给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最强烈,其次是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再次是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金融体系的运转,离不开信用的支撑。征信作为个人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奠定了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相对于发展较为完善的企业征信业,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业竞争度较低,个人征信体系显露出诸多弊端。首先,经营主体单一集中。从我国目前个人征信业的发展来看,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征信机构的经营主体主要为国有机构,民营机构数量少、规模较小,数据收集困难,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金融体系的两大基本问题,那就是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接着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形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配给的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