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交应用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本文以关系社会资本为中介变量,探索虚拟品牌社区中个体层面的社会互动在改善品牌关系质量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实证研究发现:在虚拟品牌社群中,消费者之间的社会人际互动及消费者与品牌间的类社会互动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关系质量和消费者的关系社会资本;消费者的关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关系质量;消费者的关系社会资本在社会人际互动及类社会互动对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社群营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通经济》2016,(7):88-97
品牌社会权力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构念,构成了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新的社会能力。为丰富品牌社会权力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利用品牌社会权力促进消费者购买提供理论支持,可借鉴品牌社会权力相关研究,结合"评价—情感—应对"理论,构建品牌社会权力通过品牌态度影响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对品牌社会权力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品牌社会权力的五种形式都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品牌态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品牌熟悉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品牌态度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到营销实践上,一定要在品牌塑造过程中重视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形成;要根据品牌社会权力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形成竞争优势;要在品牌延伸过程中保持品牌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陈安东  陶勇  韩鑫 《江苏商论》2014,(1):26-27,40
许多企业在利用微博传播品牌信息、与消费者互动、提供客户服务等活动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未能与用户保持良好的品牌关系。本文依据品牌社群理论,从消费者感知视角,研究微博互动的社群特征,构建了微博互动感知对消费者品牌关系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互动感知的社群特征包括微博满意感、微博认同感和微博归属感三个方面。并且微博互动感知分别会对品牌关系结构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直播以其惊人的线上互动促销能力受到了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的关注。文章在网络直播背景下,以网络直播突出的“共在临场感(CP)”和“社会临场感(SP)”特点为切入点,探索网络直播情境共在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影响从众消费的作用机制。文章以有直播观看经历的消费者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发现:网络直播情境下,共在临场感对从众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共在临场感对从众消费的促进作用受到用户产生信息信任度(TUGI)的部分中介,社会临场感对从众消费的促进作用受到用户产生信息信任度的完全中介。两种临场感(SP、CP)通过用户产生信息信任度对从众消费的中介效应受到主播-观众关系强度(TSBBN)的调节,即存在前段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王馨贝 《商展经济》2023,(11):114-1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代表着新型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其进行营销,企业微信公众号想要提升营销效果、获得持续成功,需要不断推送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来吸引消费者。本文基于S-O-R理论,旨在探讨微信公众号信息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法分析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验证了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的准确性、有用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对感知价值和品牌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和品牌态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和品牌态度在微信公众号信息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SoLoMo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精心设计其品牌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拟人化的倾向,并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文章选取了M&M's巧克力、飞人乔丹、海尔和肯德基四个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了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IMC→BAW/BAS;INC→BAW/BAS/BPQ/BL)和社会临场感(IMC/INC→S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对品牌权益四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只在品牌拟人化的交互型线索对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的两个维度对品牌权益各维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结论,对于企业如何制定品牌拟人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顾客间互动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和作用已经为学者们普遍接受,但之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服务现场,有关服务现场外顾客间互动的研究较少.文章以在线品牌社群为研究背景,根据刺激(S)—有机体(O)—反应(R)理论构建顾客间互动、顾客情绪和购后满意度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中的顾客间互动(信息互动和人际互动)对购后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且积极情绪对这种影响具有中介作用,具体为积极情绪在信息互动中对购后满意度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人际互动对购后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消费者-品牌关系已经成为品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以前的研究比较偏重对品牌关系的维度和测量指标的探讨,有关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如果采用开放性问卷进行调查,将探索出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调查结果的内容进行分析,识别出五种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因素类别,确认了一系列促进或破坏消费者-品牌关系的企业行为,并按照"企业能力"因素和"企业社会责任"因素的分类框架对这些企业行为进行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9.
文章突破已有文献局限于具体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研究,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消费者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是企业获得消费者认同的重要前置因素,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消费者-企业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态度、购买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特征经由消费者-企业认同内化过程产生的间接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但消费者-企业认同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视角,提出社会态度、社会连接和社会网络结构三个维度,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因素,根据与企业发展的利益相关性构建各测量条目,从而建立企业社会资本测量模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影响企业社会资本的积极因素,该测量模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视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测量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采用了2×2两因素实验设计,以自我建构、自我联结作为自变量,品牌态度作为因变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的品牌态度极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冲击,但当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了高的自我联结就能够淡化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面对负面信息,消费者的自我建构对品牌态度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交易型虚拟社区的成员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收集有效问卷281份。应用LISREL8.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发现:(1)网络互动与消费者态度正相关;(2)消费者态度与购买意愿正相关;(3)网络互动与购买意愿正相关;(4)消费者态度在网络互动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顾客"晒单"是一种常见的消费行为,但有关"晒单"作用机制的研究还较少.通过两项实验,研究发现:单纯产品呈现、消费场景呈现和顾客在场呈现三种"晒单"方式,对引发潜在顾客的产品临场感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消费场景呈现和顾客在场呈现引发的产品临场感和购买意愿显著高于单纯产品呈现;产品临场感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并在产品呈现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产品临场感与自我-品牌联结的交互效应显著.研究结果弥补了顾客"晒单"研究的不足,也是对社会临场感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曹泽洲  陈启杰 《消费经济》2012,(1):53-56,64
本文从消费者认同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了名人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对其社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对代言品牌的品牌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3)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对代言品牌的购买意愿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品牌态度作为中介,存在间接显著的正向关系;(4)消费者对代言品牌的品牌态度对该品牌的购买意愿存在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增强,消费者更加趋向于在网上搜索有关产品的相关信息,而能否创造出激发消费者主动分享和传播的促销内容成为新的营销挑战。根据信息双重加工理论和SOR理论建立内容营销、品牌认同、品牌知晓度和品牌忠诚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广西部分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信效度的分析、相关性分析、模型的修正与拟合优度检验,发现内容营销对品牌认同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品牌认同对品牌忠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品牌知晓度在内容营销和品牌认同之间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组织管理者应有效运用内容营销策略,从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知晓度的角度营造有利于消费者品牌认同的环境氛围,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微博互动为自变量,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探讨微博互动、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以阅读电子书及使用微博的读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星并对江苏省南京市10所高校大学学生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微博互动与购买意愿显著正相关,感知价值与购买意愿也显著正相关,并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营销建议,以期为企业有效开展微博营销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社交网络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网红"。文章立足于社交网络电商化的背景,结合互动性理论、虚拟社会资本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等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出基于微博互动性的女装类电商网红的粉丝的购买意愿影响机制:(1)内容互动与人际互动相互关联;(2)微博互动性对虚拟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信任和互惠对粉丝的购买意愿均有正向影响,而互惠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文章体现了互动性在女装类电商网红变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网红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电商变现市场中保持或提升健康的营利能力,从而推动网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吴作民 《中国广告》2008,(11):137-140
广告态度是评估广告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作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然而对于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结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广告态度、品牌态度的内涵及其测量维度进行了归纳和相关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四种主要的广告态度中介模型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从前人的研究中找出了影响广告态度、品牌态度作用机制的几个重要的调节变量,最后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究消费者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和消费意愿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三份量表对292名大学生消费者进行问卷测量。结果表明,在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风险态度、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风险态度在风险感知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些有远见的创新型企业品牌经营者,在实践中已经验证,通过品牌社群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方法行之有效。本文借鉴相关理论,作出以下假设:品牌经营者通过开展社群活动使消费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产品之间互动,而互动使得消费者产生感官愉悦、精神愉悦和重构体验等社群体验,在消费者在得到了良好的品牌社群的体验的同时,进而提高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本文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问卷并通过SPSS软件对之前假设进行验证和修正。最后,就如何通过品牌社群提高创新型企业品牌忠诚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