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因素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技能人才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对等趋势,人才供给的有效性和灵活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供给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复苏并弘扬工匠精神就势在必行。当前,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推进人才供给改革,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各个环节,强化培养供给、政策供给和文化供给,真正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期,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3.
工匠精神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工人职业素养的体现。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与不足,以江苏省职业院校职业素养为研究切入点,对工匠精神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以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要指标的工匠精神评价体系理想模型,并立足该三个指标提出工匠精神评价的假设,从加强行业知识体系精准建设力度、提升职业技术能力精准培训水平、建立职业素养精准培育框架三方面提出了基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的建议和对策。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教育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4.
孙健 《全国流通经济》2023,(13):177-180
本文概括了绿色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从需求、供给、支持三端构架绿色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制度体系,选取甘肃省绿色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实证分析,并从需求、供给、支持三端提出促进绿色金融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需要。在推进质量品牌升级过程中,我们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具体实践,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形成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张肃  黄蕊 《商业研究》2018,(2):172-17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多元的供给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培育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依托文化产业融合带动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手工艺时代形成的"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烙印。且"工匠精神"的提出对现代烹饪行业发展以及烹饪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高职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探寻工匠精神在现代烹饪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制造强国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使命。结合"工匠精神"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三个因素,并从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导向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9.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关联畅通和经济良性循环流转,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环节,是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在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堵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着眼畅通双循环,构建了“四功能打造、六化转型、五体系升级”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逻辑模型,提出了现代流通体系在实现更高水平生产与消费循环、更高质量城市与农村循环、更高层次内外贸市场循环、更加协调跨区域市场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信息传导、结构牵引、要素优化和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出发,阐述了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内在机理及关键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并推动物流业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方针。在这个大环境下,物流业地供给改革落实在了"互联网+"这样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上。时至今日,作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模式--"互联网+物流"转型模式。借由5G时代的帮助,以及成熟物联网体系的协助,物流行业的发展又有了智慧物流模式的趋势。本文就如今网络时代下物流企业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地探讨,并指出物流企业顺应时代转型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浙江省人大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数据,温州市39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已停产企业达到140家.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比2008年至2009年全球危机期间的更大、更持久.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是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调整需求结构,在继续保持适度投资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必须提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扩大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市场积极因素,加快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待讨论澄清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展外贸才能形成有力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外贸转型升级的内生机制?从外贸起源和其“增长引擎”本质作用的终端视角看,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不仅可发挥大国国内需求这一“国家特定优势”,持续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也可通过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的强有力关联,更好地发挥出口作为“增长引擎”的本质作用.因此,在相同发展阶段,大国比小国更加偏向内需驱动出口模式.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明显背离大国经验,深层原因在于,致使“国内需求——本土供给——出口结构”不能有效衔接的市场环境抑制了内需驱动出口模式的形成.据此,把握国内需求扩张与升级的战略机遇,构建国内需求与本土供给及出口结构双重对接的市场环境,回归内嵌于本土经济的贸易模式,实现出口部门与本土产业部门联动发展,是新发展阶段下破解中国外贸转型困境和夯实出口动能应当遵循的“大国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网络体系不是简单从"现代市场体系"到"现代市场网络体系"在概念上的过渡,而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作出全面、深入研究得出的具有本质特征的全新市场体系概念。现代市场网络体系是包含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的完备市场体系,是自我完善发展的市场体系,并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市场服务和市场管理功能。现代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地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与满足消费升级的重要保障;它让市场在微观运行层面上变的快捷化、理性化、智能化,便于市场决策;它让市场在宏观管理层面上变的可统计、可分析、可视化,便于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获得了长足的改善和进步。但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每个产业都有自己固有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具有明显的提升空间。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与很强的推动作用。由于资金形成机制落后,金融体制存在缺陷,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风险投资不足等原因,金融支持的调节与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优化资本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引导型金融支持体系,坚持供给型金融道路;建立有限责任合伙制,规避投资风险;减少政策干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等措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史瑞金 《商》2014,(19):136-136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着手,探讨中国经济往哪里转,以及如何转。经济转型升级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传统物流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型发展与升级.智慧物流正在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以保证能够较快适应新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社会物流服务需求.文章着重探讨智慧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向智慧物流模式转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产业、企业和产品三个层面入手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促进中国实体经济从大向强的转变。一、在产业层面,协调发挥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作用,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实体经济产业结构高级化从产业层面看,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意味着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提高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成长的能力。创新能力不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不够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有不足是当前我国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而现阶段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作为系统性经济行为,其内涵包括把已经形成的过剩产能压减掉、促进存续产能实现优化和转型升级、坚持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等。在去产能的实践中,财政政策完全可以也应该在其中发挥独特的推动作用,财政政策的创新可以使其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现阶段,完善去产能财政政策,可以在以下方面探索推进: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成本的倒逼机制、以财政政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和产权交易、有效安置下岗职工、妥善实施债务处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 2000-2017 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估计结果显示,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体上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需求规模、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产业升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市场规模巨大,本土市场规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肖飞  许同洪  许留芳 《中国市场》2013,(13):50-52,68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给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市场对劳动力素质需求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呼唤,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究人才培养的规律,对于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探寻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