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8,(1)
文章利用相关分析法,从投入、产出、市场驱动、产业支撑角度详细分析了造成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在研究开发、人才支持、金融支持、市场推广方面提出促进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产业政策体系,以期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引擎”。本文以政府“超前引领”理论为出发点,梳理、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如何制定产业政策、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研究发现,广东省产业政策体现制度超前引领、组织超前引领、技术超前引领及理念超前引领的机理特点,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本文研究对各地结合自身要素禀赋制定产业政策,推动重点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识别产业政策扩散背后驱动因素能为政府科学制定政策和正确选择产业提供理论指导,本地能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扩散具有重要影响。以2005-2018年新材料政策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扩散过程为例,分析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扩散机制。研究发现:本地能力影响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扩散,其中资源禀赋、产业实力和知识技能对政策扩散有正向影响,制度环境对政策扩散有负向影响;中央政府应避免强制推行产业政策导致的资源浪费,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断增强本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结构转型和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在国家层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殊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地方层面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结论,但现阶段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和传统产业让位的情况。根据趋同成因的不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识别问题界定为"因资源禀赋而促进转型升级"的正向评价和"因外部引进而导致羊群跟随"的负向评价两种类型,给出基于正向评价的技术发展路径,并提出基于外部效应的"技术引进—要素升级"和"产业转移—模式创新"两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应对经济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的2016年为时点,选取2010—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研发水平较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研发水平较高的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证实,研发支出作为中介变量发挥作用,存在“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支出增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传导机制,且非国有企业的传导机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及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体制性障碍、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经验启示,积极整合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各大要素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自身逻辑演变以及社会型塑互动的结果,它以既有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禀赋等为前提,在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与社会调控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在萌芽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府的宏观引导;在形成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规律的联动作用;在成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内生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对创新要素进行分类,阐述创新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综述国内外创新要素有效供给相关研究。运用三维度分析框架,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与创新动因。构建创新要素供给体系,通过分析供给体系中各种协同机制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有效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立足结构转型和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在国家层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殊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地方层面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结论,但现阶段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和传统产业让位的情况。根据趋同成因的不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识别问题界定为“因资源禀赋而促进转型升级”的正向评价和“因外部引进而导致羊群跟随”的负向评价两种类型,给出基于正向评价的技术发展路径,并提出基于外部效应的“技术引进—要素升级”和“产业转移—模式创新”两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基于低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重点是,突破比较优势陷阱,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在操作上,可对不同类别的产业分别采取升级对策,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具体规划。  相似文献   

11.
张婷 《经济师》2020,(1):10-12
多年来,山西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赋存,并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及本省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了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煤炭资源开发。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所有制结构畸形化、要素禀赋初级化,而且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文章探讨了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突破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提出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对转型改革的导向、驱动及杠杆等功能,推动山西走出一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的地方经济分权为地方竞争创造了前提条件,这是经济分权破解"中国奇迹"之谜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要利用经济分权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方式转变,关键是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实施科学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科学地贯彻和执行国家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3.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视角,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结果表明,201 1—201 5年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TFP指数年均值达到1. 069,与2006—201 0年相比,年均增长0. 03。此外,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也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但技术进步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加对TFP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中部和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TFP指数增长幅度较大,而东部和东北则有小幅度下滑。因此,必须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产业有效集聚和加强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发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和体制机制背景等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急需转型。应按照"政策制定依据—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明确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政策制定依据由幼稚产业扶持论调整为市场失灵理论,政策作用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实施机制由项目为主的政府—市场线性关系转型为政府、市场和参与各方多元互动的新机制。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和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产业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在经济全球化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已将"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升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战略高度,而仅以"纯粹的"政策指引是难以实现战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的,目前亟需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制度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权能配置、明晰产业政策作用范围、借鉴实施相匹配的政策资源和调控机制,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荷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逻辑,认为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条件因素和机会窗口理论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不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窗口,抢占发展优先权;加强区域条件要素培育和发展,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省级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深入比较粤苏两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评估两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对广东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和优化现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内涵、特征及成长模式,在实践上应避免形成盲目扩张导致的"牛鞭效应"、低端技术重复导致的"挤出效应"、产业关联松散形成的"分散效应"以及产业政策功利形成的"短期效应"。应推进产业有序发展、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和制定有效扶持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提高增长质量是推动长三角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生产率的提升是其核心。文章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研究表明: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滑趋势;前期呈现出"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低端化趋势;后期分别呈现"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轻技术创新"的低端化趋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