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11):20-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一客观实在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7,(12):7-9
<正>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我国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党的八大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其进一步归纳提炼表述  相似文献   

3.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不矛盾,而是相统一的。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确定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战略布局,这是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必要时机。同时,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隐含着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内涵。一、 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1.矛盾论是我党认识主要矛盾的有力工具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征,而生产力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环境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应时而动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陈雯 《江南论坛》2023,(3):48-51+76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宏观判断定位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其中观趋势特征引领社会运行的制度政策,其突破化解的思路机制推动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本文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破解一个又一个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探寻历程;其次,社会主要矛盾本质上是一种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之间、内驱力和外驱力之间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发展型民生供需不匹配与失衡性矛盾;最后,社会主要矛盾的破解事关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质量,需要从社会力、文化力和法治力共同构建的合力机制与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共同组建的多元主体中寻求力量。  相似文献   

7.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首先应正确理解和运用诸如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抽象力方法、历史与逻辑方法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以分配领域研究为例的分析表明,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放在分配领域是不适当的,应是生产效率与分配公平的关系.学术界已有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解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必须将需求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特点与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新特点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与此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社会保障的保障范围、层次、水平、公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温马克思社会保障理论对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当代社会保障建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性理论启示要符合时代要求;公平公正理论要求必须跟随经济发展理念,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 是其理论底色;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是其本质特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是其根本立场;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其主要内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 是其工作主线; 运用辩证方法做好经济工作, 是其思想方法。 这六个维度构成相互 联系、 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黄端 《发展研究》2017,(11):4-9
在本刊今年第7期、第9期对“橄榄型社会是殖民主义留给当代世界的最大谎言”“橄榄型社会为什么不是中国的选项”基础上,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论述,很好地回答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在探讨公有制下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推动和实现共同富裕纵深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胡彪 《时代经贸》2020,(6):60-61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美好的生态环境、安全的水源、新鲜的空气等等。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联系更为紧密。本文通过对《大理州年鉴》《云南省水资源公报》《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理州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提出新时代下如何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有效化解矛盾,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青海民族地区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加快发展,努力缩小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总过程,生动诠释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为核心议题.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仍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全面、准确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导向性工作.重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发展新特征、全域城市化、改革全面深化、产业高级化、高水平国际化、美丽中国建设、橄榄型社会结构、文化强国建设、政治文明纵深发展等十个方面,探析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各领域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趋向,可以对"新时代"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个提法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因为,这个提法从人民需要与社会生产这两个方面来构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大思路是对的,也就是说,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提法寓含有整个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一般规定性。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从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要经历初始阶段这个一般意义上讲的,而是指象中国这样原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7,(12):9-12
<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党的十九大立足于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丰富内涵,当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理解,但经济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角度。因而,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场上,围绕我国社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更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同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政策评价、公共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设计领域。克服全面预算绩效评价过程中的难题,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丰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内容、强化政策效应评价,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公共服务异质性进行绩效评价,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计解决逆向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9,(4)
十九大宣告,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矛盾,需要回答好信访工作的重大时代课题。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信访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现状的分析研判,仔细查找工作不足,充分运用法治化手段,奋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医疗需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直接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分析了工作作风在医院建设中的具体表现、问题所在,探索工作作风建设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从而不断满足患者对医疗行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0)
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至关重要。自我党成立至今,由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不同、任务不同,自然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改革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不断增多,意识形态工作也越发重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客观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