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克服有桩公共自行车系统局限性,更好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智能共享"的共享单车进入中国的各大中城市,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享单车发展历程.分析了共享单车的特点尤其是较传统有桩公共自行车存在的优势,并说明了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各类问题.提出了加大对共享单车领域监管力度、重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合理宣传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共享单车是当前中国"共享经济"的代表,在过去三年时间内,在国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出行市场资金规模已超过了700亿元。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叫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其在国内的发展境况越来越严峻。在此形势下,包括摩拜、ofo等在内的多家中国共享单车企业纷纷进行战略转移,选择走向海外寻求市场突破。因此,梳理共享单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式,方能明晰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2016年底开始,国内的共享单车忽然就火了起来.目前,各个大城市的路边上排满多种样式和不同颜色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通过当前很流行的互联网+,然后整合线下的社会资源,抓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后1公里"的出行这一特点,共享单车企业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竞争和获益.但是,共享单车在市场中却面临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对此,本文针对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武汉开始在全市密集覆盖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至今为止共享单车项目一直蒸蒸日上发展.选择现武汉市运用较广的四种共享单车"摩拜"ofo"hello bike"小蓝车",分析他们在武汉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前景并借鉴共享单车在其他城市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阐明了共享经济对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自2016年年底以来,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风靡盛行.共享单车的出现,适应了共享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有效了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问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是随着共享单车的不断发展,其问题也不断显现,针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分析共享单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构建多元治理主体的博弈关系,并提出治理的相关政策,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典型代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问题。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北京市共享单车保有量进行建模,模型包括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交通子系统和共享单车子系统,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设置控制人口增长、增加公共交通运量、提升共享完好率等不同情景的组合,进行未来政策情景下北京市共享单车保有量的模拟。结果表明,人口和共享单车完好率是影响共享单车数量的关键因素。严格控制人口的同时提高共享单车完好率,会使得共享单车保有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同时能够满足北京市公共交通运量增加的接驳需要,进而为北京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为共享经济模式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一直以来,困扰城市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激发了企业对共享单车模式探讨的兴趣.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在城市交通实践的典型代表,旨在通过提高闲置资源配置效率,倡导社会公众绿色出行.然而,在实践中共享单车"应然图景"与"实然现状"存在巨大偏差,相关问题频出.鉴于此,文章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对共享单车管理困境进行剖析.通过梳理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在共享单车模式创新中的关系,提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协调治理模式则成为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共享单车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是在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梳理了共享单车的缘起与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城市管理者对于共享单车的态度,认为共享单车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产生。共享单车与城市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共享单车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治理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陈闫苗 《当代经济》2017,(34):70-71
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为推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创新升级、全面引领“轨道公交+慢行”的低碳交通发展理念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之而来的无序停放、不安全骑行、缺乏精细化管理等问题也在频繁出现.本文以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隐患为切入点,结合发展现状,从城市决策管理者、共享单车企业和市民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共享单车的有序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9)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在交通领域的一个"最佳"实践,倍受公众关注与资本青睐。文章以ofo共享单车为例,分析其与消费者、互联网公司、投资者、政府之间的共享经济模式,以期为企业在共享经济模式方面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of inter-firm cost sharing in fixed-capital investment in business-related network. Such cooperation among individual firms differs in nature from the collusive conduct in pricing or production in the sense that decisions on short-term production remain independent.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stylized a common network that reduces each member firm's variable cost of production. Firms benefit from pooling their investment in this network thanks to cost subadditivity of the investment. Different dues-assignment rules are found to affect firms' incentive in achieving collectiv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shared ATM networks raises important issues of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Sharing necessarily involves cooperation among competing ATM owners and card issu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tworks adopt rules that regulate members' pricing decisions also involve issue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particular, most networks make ATM owners sell at wholesale by mandating of interchange fees to replace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among ATM owners. Networks argue that these rules are necessary to present consumers with a standardized product instead of the chaos of the marketplace and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omplementary products offered by members. These are, of course, similar to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compatibility issues raised in other networks contex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ed for this system of fixed interchange fees and sets out a proposal to replace the current system with free market price competition by ATM owners.  相似文献   

13.
14.

There is considerable common ground among various positions--involving needs, capabilities, prudential values and basic goods--in the literature about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The well-known debate about the relative merits of various spaces relating to advantage, associated with Amartya Sen, has tended to obscure this poi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relevant positions often have to do with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developed, or strategies involved in dealing with common foes, rather than any fundamental divergence in values. The various lists of the components of advantage that these positions offer can, to some degree, be seen as relating to different levels in our concern about the quality of life. To this degree, they can be reconciled, and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simply highlights an important level. Furthermore, both differences, as well as convergence, in the various lists, may be consistent with shared valu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共享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员工权力感的中介效应和差错风险承担、角色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员工建言行为、共享型领导的相关理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建议。以上海多家企业中的员工以及其直属上级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94对领导-下属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共享型领导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员工权力感在共享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③差错风险承担在员工权力感与促进性建言之间存在调节作用,角色自我效能感在员工权力感与抑制性建言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本文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2)
共享经济的发展导致一系列共享产业的出现,共享单车也是其中之一。共享单车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但在共享单车发展期间也出现了类似于乱停乱放、监管不力等治理问题。文章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共享单车的治理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出共享单车治理的有效方式,以此推动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项工作都逐渐转向以团队为载体的工作模式,由此也就需要对传统意义上“一个人主管、其他组织成员跟随”的领导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近年来,各项研究表明,领导权可以在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即共享领导。本文首先对项目型团队中共享领导现象、团队角色认知及团队绩效进行系统阐述,而后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和研究模型,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共享领导、团队成员角色认知、团队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性团队中共享领导对团队成员角色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团队成员角色认知对团队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同时,团队成员角色认知对共享领导和团队绩效关系产生中介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熊学兵 《财经科学》2011,(4):118-124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就团队认知研究进行回顾与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交互理解影响团队成员共享心智模式。交互理解就是团队成员准确理解其他成员心智模式的程度。交互理解的对象就是他人的心智模式(MM),并达到团队层次的理解。本文探讨了交互理解对团队成员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条件以及方法,团队成员共享心智模式在交互理解实践中生成,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共享心智模式(SMM)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