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严厉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破除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推进打假治劣工作身纵深发展,重庆市技术监督局、重庆市监察局联合发出《关于严禁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与、支持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违纪行为的通知》。《通知》规定:不准以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或支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准为生产、销售假冒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产品制造方面已居世界前列,但在大量产品的制造销售过程中,还存在着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从伦理学视角来看,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仅违背了公正原则,还是生产销售方不诚信的体现,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获今年全国“打假”先进集体称号的上海杨浦区工商局,日前在总结他们最近连续打假的经验时,列出了时下本市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五个新特点。一是列入假冒伪劣产品“黑名单”的产品越来越高档。在今年该局查获的68起假冒产品中,假冒“金利来”、“皮尔—卡丹”等世界名牌服装和鞋类,以及进口空调、摩托车等高档产品的占了6成。以往人们认为不易被仿冒的进口彩电、音响、豪华轿车等,现在也有发现假货的报告。此外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已日益成为仿冒者瞄准的对象。最近该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工作。最近宜丰县技术监督局就对该县天天食品饮料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酒一案的处理意见请示县政府,县政府为此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进行研究并作出批复。鉴于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问题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禁止生产、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具体规定为八项禁止性行为规范,并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假冒伪劣”产品从严治理、从重处罚的精神。在严厉惩处“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时,要注意将其与存有一般质量问题的产品加以区别。对有一般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做到适度,充分体现“合法”、“合理”的原则。 二、关于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摩托车产品生产、流通领域质量问题严重,市场较为混乱,用户、消费者反映强烈,为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治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对摩托车生产、流通轶序和市场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并于近日部署了对摩托车生产、销售重点地区的突击质量检查和执法打假活动,要求有关地方技术监督站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为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举报有功人员奖励制度,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近日联合制定了《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 该办法规定,凡举报下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二)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法律规定,商家售出假冒伪劣商品与售出明示的次品,其法律责任是不同的,但这种如同“李鬼”与“病李逵”之间的区别如何界定?现实生活中,经许可使用别人的招牌造自家产品的颇为常见,但这样的产品属“真品”还是“假冒”?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通过一起摩托车质量纠纷案件的审理,对这两个问题作了很好的诠释。消费者依法获双倍赔偿。1997年10月14日,李某从山东某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长洪牌两轮摩托车,购买时公司销售人员明确告知此车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6,(2):7-7
什么是掺杂掺假违法行为?掺杂、掺假,是不法分子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中常用的伎俩。它是指违法行为人以牟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地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  相似文献   

10.
李晶 《企业导报》2012,(20):250
摩托车快速便捷的特点,使它成为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我国也成为摩托车生产和销售的大国。然而为男性设计的摩托车产品一直占据着摩托车市场的主导地位,真正以满足女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太少,使得女性消费者在产品的选择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以关爱女性为出发点来进行摩托车的设计,对女性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确定女性对于摩托车的独特需求和偏好,来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使设计能够更好的为女性服务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97赤峰质量行”的第一个战役,“打假”保春耕活动告捷。这次对农资市场的检查,共检查生产企业56家,销售企业677家;抽查样品2496批次,其中合格样品2067批次,伪劣产品448批次;检查农资产品总标值9510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标值62.86万元,销毁伪劣农资产品标值13.02万元;共检查农资产品市场28个;处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企业183家,其中销售不合格农膜企业7家,查处不合格农膜479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标值为77.305万元。严厉打击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赤峰市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12.
信号显示与防伪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法律制度、监控手段不健全,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假冒伪劣产品从航天航空、计算机、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到食品、服装,以及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无所不在。联合国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各国假冒伪劣产品的交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由此每年给合法厂商造成的损失达1380亿美元之多。造假已成为仅次于走私的国际第二大公害。假冒伪劣产品以非法手段充斥市场,令名牌产品的声誉一落千丈。严重危害了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有效地打假,以保护优质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质量法》和《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条例》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和销售者要切实履行其产品质量义务,即对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首先必须明确认识其应履行的义务的具体内容。作者潘光政撰文表述,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为:一、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二、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三、保证产品包装应当符合规定要求;四、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为:一、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二、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三、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四、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相似文献   

14.
《产品质量法》的发布和实施,为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六年多的实践过程中,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净化市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在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几年来始终感到难以操作。笔者认为应纳入《质量法》或者相配套的法规内容当中。《质量法》第五章罚则中第三十七条这样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  相似文献   

15.
大事不忘     
●日前,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制定了《举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 该办法规定,凡举报下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商标、包装装潢厂名、厂址和产地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二)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印刷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的产品及包装物、标识物的; (三)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  相似文献   

16.
199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产品质量法》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服务业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没有做出规定。多年来,因服务业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害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2000年7月8日新修  相似文献   

17.
所谓“陷阱”取证,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假扮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进而查获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并对其予以行政处罚的一种取证方式。由于近年来制假、售假活动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一些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或多或少地采取此类方式,查明行政相对人违法事  相似文献   

18.
德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辆配件市场经营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连日,对全县修理汽车、摩托车、农用车场所和销售汽车、摩托车、农用车配件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处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汽车制动液、汽车机油、输油管、机动车轮胎、刹车片等产品13家;查处销售假冒离合器产品5家;查处销售无生产许可证刹车皮膜、皮碗、骨架油封、车速表、汽车轮胎产品7家。执法人员对存在问题的门店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通过这次整治,德保县机动车辆配件市场各种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确保了…  相似文献   

19.
鉴于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严重,假冒伪劣“打不痛、打不死”、屡禁不止。日前,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产品质量法》进行修改,新法加大了对劣质产品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上期案情回顾2003年3月,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对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范某进行跟踪调查。在一汽车货运站发现21箱大宝SOD蜜和16箱小护士系列产品。经鉴定,这些产品均属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现场将这些假冒化妆品实施了扣押。你认为此案应该怎样处理?(本案例由刘莉提供)高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强认为:本案情节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范某销售假冒伪劣化妆品行为已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即“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对该案应予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