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随着新税制的实施,税收负担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问题。为此,笔者对大余县从事商品批发与零售、废品收购、加工等36户国合商业企业流转税的税负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到的一些基本情况综合陈述如下: 一、企业税收负担的状况: 1.税负增加的企业。商品批发企业原税负为10%,实行新税制后税负提高到13.8%。废品收购企业原税负为2.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安体富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贯彻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原则,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框架。但从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看,现行税制尚需不断改革...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1日,是我国新税制全面实施的第一天。自此,我国税制改革揭开了新的一页。税制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利益,这次税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税负的原则,不会加重企业负担,不应引起物价上涨。(一)从流转税负测算情况看,这次增值税税率之所以定为17%和13%,就是为了保持原税负水平。由于增值税税率档次已比过去的增值税、产品税税率大大简并,所以,难免会使某些行业、产品的税负有升有降,使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增有减。财政部的税收普查资料表明,工业企业流转税收的平均负担率,改革后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据对全国282种工业品的初步测算结果,有73种增加税负,占全部品种的26%,209种降低税负,占全部品种的74%。这说明,对多数行业和企业而言,不会因为这次税制改革增加负担。某些环节增加的税负可以通过相互调节加以缓解,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的税负一增一减即可通过推进产销、批零的一体化加以平衡。  相似文献   

4.
深化税制改革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之刚 《财贸经济》1999,(12):14-19
自1994 年开始的中国面向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至今已近六年。当时的税制设计面对的是短缺经济,而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税制执行中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现行税收制度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调整。深化税制改革面临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政策效应。优化税制模式,将有助于发挥税收的内在稳定作用,同时辅以慎重运用的人为税收政策,可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多贡献。宏观税负的高低是税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难点是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宏观税负,以及适合中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宏观税负到底是多少。对这一问题要具体分析,综合评价,要考虑到税与费两部分负担。此外,若干税种需要改进,如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变生产型为消费型,统一企业所得税,开征社会保障税等。以及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并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复合税制的国家,税种繁多,课税范围广、课税方式多种多样。在如此繁杂的税制中,如何使企业的税负最低或最适宜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心所在。如果企业采取有效的税收筹划,在税法许可下合理地降低税负,便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税收筹划,也叫企业节税,是指在税法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企业采用政府在税法中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降低税负的过程。节税的本质在于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的抉择时,企业采纳税负最轻的方案以达到减轻税负、缓税或免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亮 《北方经贸》2007,(10):85-86
税收负担按其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宏观税负结构、微观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水平直接影响未来的纳税能力和实纳税额的大小,宏观税收负担结构影响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文章分析了我国的税收负担水平和结构,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并扩大增收范围、降低企业税负、优化税制结构等优化办法。  相似文献   

7.
税收制度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在为政府履行职能、筹集收入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税制设计,可以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国际税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拓宽税基简化税制、减轻税负、突出环保、强化调控,其中,税收宏观调控和税收中立并重是最基本特征。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在于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绿色税制、改革完善主要税种等。  相似文献   

8.
孙彩虹 《中国市场》2007,(27):19-20
本文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现状分析入手,探讨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得出调整税制结构、加强税收征管、调整政府收入结构、理顺政府内部的财力分配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黄志福 《商业科技》2011,(14):168-168
税收制度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在为政府履行职能、筹集收入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税制设计,可以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国际税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拓宽税基简化税制、减轻税负、突出环保、强化调控,其中,税收宏观调控和税收中立并重是最基本特征。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在于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绿色税制、改革完善主要税种等。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财政与税收模式已经显得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了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和风险,创新企业财政与税收体制对策是必要的。现行企业财政与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现行企业财政与税收体制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高税负、复杂税制和税负规避等挑战。首先,高税负是企业财政与税收体制的一个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相似文献   

12.
税负沉重、审计风暴、税收增长即将达到临界点,对持续10年之久的94税制的调整是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宏观税负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以大口径宏观税负指标考察我国真实的税负水平,得到我国宏观税收负担较重的结论。提出加大“费改税”的力度,加快“费改税”的进程;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中央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加大地方所占共享税的比例;改变现有的税制结构;改变财政收支结构等降低我国税收负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议改革和优化我国地方税制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优化我国地方税制的总体思路应该是适应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建设的要求,适度提高地方税收管理权,科学划分地方税种,稳步改革地方税制,建立起规模适当、税权适度、税制合理、税种齐整、税负公平、征管科学的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税收体制已经存在诸多弊端,如税收重复、税率多样和税负不公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国家大力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为此,就营改增对建筑业的税负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税制不断完善,依法纳税并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同减轻税负结合起来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成为企业经营理财的基本出发点.税收筹划自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财务决策出发论述企业在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中的税收筹划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香港税收素来以税制简单、税率低、税负轻闻名于世。但是,香港税制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过度依赖直接税、税基狭小等,必须对其改革才能适应香港经济的发展,商品服务税虽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却是香港税制改革的一剂最好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增值税税负调查[编者按]新税制施行已半年多了,运转基本正常。从全国范围来看,总体上企业税负没有增加,但因税制结构的变化、纳税环节的改变,企业之间的应纳税款、不同产品之间的税收含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商品流通企业普遍反映零售企业税贫明显下降,而批发企业和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资源的基础上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和谐节约型社会。而我们的资源税税制调控方面存在的弊端,如我国税收征收范围较狭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税负偏低、调控作用弱化等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符。资源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思路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资源税征收体系;扩大课税对象;调整征税方式;改革收入分配格局;规范税费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税制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再分配效应,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新古典模型:通过代表性家庭的生产函数和税负函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税制结构的税负累退性;借助于帕累托分布函数,对家庭拥有的土地、家庭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的基尼系数进行了理论估算,并对税负参数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包括:(1)只要基于"丁"或"户"的税负不为零,那么中国传统社会的税制结构就必定是累退的;(2)不论哪种税收负担,均有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基于"丁"或"户"的税收负担对家庭纯收入的基尼系数有更大的影响;(3)技术进步,不仅可以减轻税负累退性,而且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