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解决信贷配给问题是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根据近年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成果来看,发展中国家信贷配给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农户信贷配给的现状、成因、影响及缓解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关于农户信贷配给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户的资金需求入手,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过高的交易成本和不完善的信贷配给机制以及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交互作用,提高了农户的信贷成本,从而产生了需求型信贷约束。一方面基于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借贷的信贷配给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信贷配给不足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将会对农村金融市场及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及成熟程度进行研究,分析二者的互补性与替代性。最终,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对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改进意见,进而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职能。  相似文献   

3.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尤其以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最为突出,资金短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信贷配给的存在既有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配给不足现象,严重减低了农村经济主体贷款可获得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原因,又有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原因,还有农村金融环境方面的原因,应从多方面着手探讨缓解农村信贷配给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的的情况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想要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加强农村建设,近些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长久,尤其是在农村金融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于2014年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两个和0.5个百分点。并不断导入创新思路,推动涉农金融机构改革,构筑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但是对于现代农户信贷配给的定价和信贷的利率上还存在则一定的偏差。本文就主要根据金融机构向农户的放贷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研究农户信贷配给下的差别定价,探究农户信贷配给下的利润浮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的的情况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想要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加强农村建设,近些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辉煌的长久,尤其是在农村金融建设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于2014年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两个和0.5个百分点。并不断导入创新思路,推动涉农金融机构改革,构筑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但是对于现代农户信贷配给的定价和信贷的利率上还存在则一定的偏差。本文就主要根据金融机构向农户的放贷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研究农户信贷配给下的差别定价,探究农户信贷配给下的利润浮动。  相似文献   

8.
杨宁 《商》2014,(8):167-167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一直受到抑制,使农村经济因缺乏资金而失去活力是国内外学者及大众的关注热点,尤其是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制约了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在转型时期下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首先笔者根据亲力调查和相关文献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在供求结合分析的框架下,通过借贷双方长期的互动博弈,得出正规信贷约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声誉抑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失灵,导致农户受到严重的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最后提出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谋求农业、农村、农民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政策支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内金融的垄断性长期存在,信贷配给严重,利率被严格管制,融资不能充分供给,迫切需要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创新.文章指出,政府应提供如下政策支撑:准确界定市场边界和政府行为边界;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特别需要明确产权主体和代理主体.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信贷市场不完善,农民在信贷市场上面临普遍的金融排斥和信贷配给,而土地确权被广泛认为能够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但对于其具体作用机制则缺乏论述。本文以农村信贷市场为主体,在土地确权背景下研究信息门槛与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关系,以佛山市三水区和高明区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STATA、EXCEL等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和PSM模型、Logistics模型、对比分析模型等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土地确权通过提供资产认证有效降低信息门槛,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的结论。同时,基于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期望这些结论和建议有助于促进政府部门制定更有效的信贷市场政策,乃至促进全国农村信贷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额信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供给渠道,在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转型、满足"三农"多样化生产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已相继出台政策,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有效支持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但是目前资金供求缺口大、行政干预严重、支农措施与农户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凸显并成为阻碍农村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鉴于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山东泰安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供给时的信贷完全满足、信贷完全配给和信贷部分配给行为。结果表明:与金融机构信贷完全满足行为相比,申贷农户家庭自有土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越有助于其降低遭受金融机构完全信贷配给行为;户主具有非农劳动专业技能和家庭资产价值越高反而促使金融机构对其申贷金额满足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贷款形式,在缓解农村贫困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在解决农户资金困难、提高农户收入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我国引入小额信贷制度时间较短,其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农户满意度较低。我国加快以农户为中心进行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创新,并大力优化农村小额信贷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小额信贷人员素质,以有效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微 《商场现代化》2016,(3):108-109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周围村落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s作为分析工具,得到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并就这一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选择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人数比率、户主是否有技能以及家庭年纯收入这五个因素作为本文的变量。最后本文得到,就作者所调查区域而言,对于非价格信贷配给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就是农村家庭的年纯收入,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其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要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农户本身就是一个低收入的群体,所以是不能采取提高农户收入的手段来降低信贷配给的程度,因此本文提出要是金融机构在制度和合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进而来降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程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上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状态,这些非均衡状态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的信贷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为了有效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本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兰 《价格月刊》2008,(4):40-42
资金流失和信贷供给短缺是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普遍现象。笔者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在分析农户资金需求的层次性和农村资金短缺的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放开并不能完全解决信贷供给短缺问题,农村金融政策和工具仍需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财贸经济》2011,(11):98-104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2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前提下,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并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款是以贫困农民为服务对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小额信贷扶持的资金融通活动和金融扶持活动.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但在为农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资金供求、贷款种类和额度、贷款利率、农民信用状况、信贷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认识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庄东 《现代商业》2008,(18):106-10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却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在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利率长期处于管制状态,政府在信贷分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贷市场上出现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的“信贷配给”。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银行在信贷资本定价上逐步拥有了自主权,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并没有如很多学者预测的那样得到解决,甚至变得更加严重。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型”信贷配给。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新型”信贷配给出现的原因,并对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