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列 《西部金融》2002,(9):45-46
人民银行洋县支行负责对洋县、佛坪两个县的邮政储蓄机构实施监管.近几年来,依靠人民银行的支持,洋、佛两县的邮政储蓄业务得到了一定发展,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对邮政储蓄及相关业务的检查力度,特别是今年五至六月实施的专项检查,其范围已扩大到邮储机构的内部财务.随着介入程度的加深,暴露出邮政储蓄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对洋、佛两县邮储业务调查情况,汇集邮政储蓄、汇兑业务以及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们对邮政储蓄业务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就目前执行的邮政储蓄利率政策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屈波  余佑学 《西部金融》2007,(10):54-55
国务院批准的邮政储蓄改革方案要求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独立经营,并按照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成立了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有邮政金融业务划归邮政储蓄银行管理,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管理,邮政储蓄业务即将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为适应邮政储蓄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人行安康中支及早对邮政储蓄资金"反哺"农村的障碍因素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定西地区邮政储蓄业务增势强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尤其在各金融机构之间反响很大.为了摸清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现状,正确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定西地区邮政储蓄业务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当前邮政储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政储蓄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有:邮政储蓄在市场定位上的偏差,业务超常增长中隐含的问题,监管工作难度大,以及制度上的缺陷,改革措施从近期来看主要是加强对邮政储蓄业务的监管,适当下调邮政储蓄存放中央银行的利率,中远期则要改革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或将邮政储蓄从邮政部门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制度以来,邮政储蓄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03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近9000亿元,在各金融机构中居第5位.随着邮政储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关于邮政储蓄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分析邮政储蓄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影 《全国商情》2007,(8):53-53,42
邮政储蓄体制是印度动员储蓄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印度邮政储蓄体系中僵化的利率、普遍的税收优惠和低效率的多头管理体制等问题,使得印度邮政储蓄要想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我国邮政储蓄的现状,并对邮政储蓄改革提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邮政储蓄业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邮政部门应对其邮政和储蓄业务的财务收支分别实行单独核算,监管部门应规范邮政储蓄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严格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准入,进一步加强邮政储蓄机构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实行严格的广告宣传审批制度,适当降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邮政储蓄制度下成立邮政储蓄银行,难以对农村金融平衡产生有益的促进.本文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角度出发,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活动及邮政储蓄资金运行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业务中心模式的邮政储蓄银行体制.在我国当前邮政储蓄银行体制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立足于长远来选择制度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历史沿堇我国邮政储蓄的历史溯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西方各国出于对邮政业的大力扶持而陆续开办了邮政储蓄金业务。为了效仿他国开办邮储业务的成功之道,清政府于1910年派遣冯农等十几位留学生赴欧洲奥地利游学,让他们系统地学习邮政管理及邮政储蓄金业务。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如各地币制不统一、银元成色各不相同、政府财力囊中羞涩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邮政储蓄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分析其内外在优劣势,发现在其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邮政储蓄改革必须与邮政体制改革联动进行,把邮政储蓄从一个单纯的揽储机构改制成邮政银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的标准来组建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定位在为"三农服务",尽快开展在农村地区经营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充分发挥并保持在网络方面的优势,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品种,形成自身特色,提升人员水平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中的一支不可忽视力量.邮政储蓄业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高息揽储、汇转储、公款私存、乱拉存款、乱设机构等违规行为,必须改革邮政储蓄机构管理体制、取消利率优惠政策、加强内部管理和强化金融监管,保证邮政储蓄机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杨青坪 《西部金融》2005,(12):31-32
邮政储蓄高速增长使欠发达地区资金大量外流,对地方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加快改革步伐,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地方邮政储蓄金融机构,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穗 《大众商务》2010,(10):80-8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邮政储蓄所存在的问题,从邮政储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存单质押贷款开辟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了邮政储蓄机构的盈利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邮政储蓄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重要探索.制约邮政储蓄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开办范围狭窄,质押方式单一,信贷业务品种单一.改进建议是:扩大业务覆盖范围,适当浮动邮政储蓄质押贷款利率,扩大基层网点信贷员的质押贷款审批权,充分发挥邮储政蓄质押贷款功能,开发部分抵押和无抵押信贷产品,改善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邮政储蓄所存在的问题,从邮政储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强化宏观调控和推进邮政部门业务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邮政储蓄政策的调整,新、老邮政储蓄转存款划断前后变化较大,邮政储蓄存款迅猛增长的势头开始减缓,增长幅度、转存款余额均呈下降态势,邮储收益缩小,经营压力增大,汇总资金的投向开始呈现多元化.为此,提出改进邮政储蓄业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燕 《西部金融》2002,(11):35-36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邮政储蓄部门抓住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网点收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线长面广、营业时间长等优势,邮政储蓄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和田地区2001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30932万元,较年初增加7487万元,增长31.92%,而同期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幅度仪为12.58%.在邮政储蓄业务超常增长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剖析其成因,并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途径 (一)邮政储蓄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近年,邮政储蓄吸收农村资金的势头越来越猛,人均存款增长量更是超过当地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