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28万箱,仅次于香港地区和新加坡,跃居世界集装箱第三大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日渐凸显。 随着长三角以至整个长江流域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今后的集装箱吞吐量必将不断增加。目前,上海港有80%的集装箱运输,是通过公路运输方式完成的,从而给本已十分繁忙的公路带来很大压力。 上海有2100公里内河航道,在不久的将来,快捷、环保、低价的内河集装箱船运输,必将成为上海货物运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上海振华港机是以ZPMC品牌闻名世界的大型集装箱机械制造商,主产品就是大家在电视新闻、码头上常常看到的装卸集装箱的钢铁巨人。上海振华港机起步于1992年,用14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三四十年的进程,主产品——大型集装箱机械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个码头(包括我们的宝岛台湾和香港)。以前,这些国家和地区集装箱起重机都是产自美国、日本、韩国和起重机故乡德国。而今天我们的主产品占领了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70%的份额,使ZPMC这个品牌高高悬挂在世界主要港口的2300多台起重机上,使我国从大型集装箱起重机进口国变为最大的出口国,这意味着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重返世界舞台。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向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人民汇报: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我们用业绩回报国家和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用业绩显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尹臻彧 《港口经济》2011,(12):39-41
利用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解决上海港集疏运问题是一个全新的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地下运输系统研究状况的介绍,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指出上海具有发展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的条件,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争取早日投入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5,(7):19-22
在大型集装箱机械制造领域,中国拥有一个让国人自豪的品牌——上海振华港机集团(以下简称“振华”)。“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码头,都应该有中国生产的集装箱机械!”为实现这一豪迈的目标,振华人已奋斗拼搏了13年。1992年振华成立之初,客户普遍认可国外名牌的港机零配件。在集装箱机械领域,振华还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振华已成为港机业界名扬全球的品牌,以ZPMC(公司英文缩写)为品牌的大型集装箱机械产品已占据世界市场50%以上份额,产品出口到37个国家的70多个港口和码头。按英国((World Cargo News))杂志统计,ZPMC大型集装箱机械的订单已连续七年居世界同行业首位。振华港机不仅在数量、规模上领先,而且在技术先进性方面也居于世界前列,一家国外专业杂志评论ZPMC的创造代表了新一代集装箱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09,(7):35-35
今年6月,停工5个月的浙江北部最大集装箱码头工程复工,湖州港外贸出口集装箱运输将实现水水中转对接上海洋山港、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预计今年底湖州港集装箱码头将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6.
冯湛青 《特区经济》2006,(2):313-314
本文试图论证长江经济带在上海集装箱枢纽港形成中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论述上海港的发展方向是腹地型。而非中转型的集装箱枢纽港,然后阐述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范围和产业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对上海港的贡献通过长江干流港口转口量占上海港吞吐量的比重加以说明。最后通过比较上海和香港两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历史及腹地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上海枢纽港的建设有长江经济带强大的腹地经济作依托。发展空间广阔,前景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7.
主办: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上海胜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特点:上海国际集装箱展览会是国内首个集装箱盛会,它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交流平台,借助此平台,那些服务于集装箱制造及其产业链中各行业最活跃的企业,得以展示企业形象以及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沪港经济》2004,(9):15-16
除了船运公司能在内河集装箱上尝到“甜头”外,正在进行的上海内河航道和内河港区规划,更是为资本创造了无数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20日,在厦门港引航员的引领下,马士基旗下的"爱玛·马士基"PS集装箱船成功靠泊其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厦门港嵩屿港区1#集装箱泊位,成为该泊位试投产接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舶.这不仅标志着厦门港已融入了全球航运专业化、大型化主流,成为全球集装箱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更验证了在船舶大型化时代,厦门港与国际航运商合资建设、经营港口已成为一种必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06,(9):F0002-F0002,1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岸线总长240公里,港区总面积362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7.2平方公里。2005年,上海港的总吞吐量为4.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808万TEU。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港口经济》2008,(3):16-16
天津港2008年生产目标确定:货物吞吐量完成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0万标准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08年,天津港要坚持改革创新,将在生产、建设、科技、环保等方面加快发展,力争成为滨海新区强力引擎。  相似文献   

12.
刘晨 《上海经济》2008,(1):12-13,15
周浦,一个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一座历史悠久、繁华旖旎的江南名镇."小上海"正在融入大上海,向着城乡一体的工业化、现代化新城镇的目标疾奔.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2004,(7):10-11
上海,正在加速孵化中国首个国际性航空枢纽港。上海市市长韩正不久前在“上海国际航空论坛”上说,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是实现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对此,巴来西亚航空公司华东区总经理黄胜复深表赞同,他来上海也不过两年,可他却说:“这两年,一切都在超速度地发展,我也已经上海化了。”的确,两年前黄胜复刚到上海的时候,上海每周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只有4个航班,但两年后,随着上海到马来西亚哥打京拿巴鲁的航线开通,上海每周到马来西亚已经有24个航班。“从4个航班到24个航班,难道还不是超速度,”黄胜复说。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10,(1):2-3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成立于2009年5月,园区整合了原北仑国际物流园区、霞浦精细化工园区和霞浦工业小区,园区的成立标志着宁波开发区、北仑区在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全面加快临港服务业集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园区地处港口腹地,距北仑港二期码头6公里、三期码头9公里、四期码头15公里,距大榭国际集装箱码头6公里,园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高朴  潘Jun  王鲁沛 《江苏经济》2002,(10):39-40
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是中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港口建设工程,总投资近6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年完工。工程将依托大、小洋山岛形成南、北港区,可布置50多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吞吐量达2500万标准箱。已开工的一期工程是上海“十五”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于2005年竣工,总投资143.1亿元,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芦潮港陆域配套工程四部分组成。港区工程先期建设1600米码头岸线,共5个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标准箱。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将作为新上海港的集装箱深水枢纽港,代表中国参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角逐,并且可以使长江三角洲的港口群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的合理分工格局,优化港口资源,促进该地区港口共同发展。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拥有丰富的岸线和港口资源,在新的形势面前,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港口经济的新突破?特别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心两翼”、组合港规划之北翼构成部分,江苏沿江港口如何才能有效呼应上海洋山港的建设?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发展战略?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政策体系?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最近对江苏及兄弟省市的港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一、追求卓越是玉柴物流发展的动力 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玉柴集团下属的子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从原来只有几十辆普通货运汽车的运输车队(企业物流)发展到如今拥有平板车、箱式车、集装箱车、冷藏车等各种货运汽车6400多辆,年货运量2000多万吨,年货运周转量为62亿吨公里,形成了具有玉柴自身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7.
何如芳 《开放潮》2005,(2):90-91
随着国际航运业出现运输工具大型化、集装箱化、专业化、运输方式联运化、运输速度高速化、口岸服务高效化等特点,海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已成为国际航运的发展趋势。福建深水港口资源丰富,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条件优越,应当把握发展机遇,发挥港口优势,科学规划、统一部署、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发挥福建深水港口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最大作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与协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主办: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上海胜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特点:上海国际集装箱展览会是国内首个集装箱盛会,它为业界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交流平台,借助此平台,那些服务于集装箱制造及其产业链中各行业最活跃的企业,得以展示企业形象以及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本届展会将在世界范围内邀请海陆空运输公司、港口码头、铁路、港口管理部门、港口建设投资部门、港务局和码头经营管理机构、船东、货代、船舶代理、无船承运人、大型货主、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公司、仓储物流设备营运商、物流配送中心、石油、化工、军工、建筑、医疗器械、锅炉、空气压缩机、纺织机械、仪表、发电机、通信设备等高端客户莅临展会现场。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为发展多式联运提供了保障。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塑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新形象和品牌;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加强对货运代理行业的规范。  相似文献   

20.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4,(21):48-49
正10月18日10时33分,载有55节车皮、110个标准集装箱的列车开出营口港,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国内第一个经满洲里口岸直达莫斯科的国际集装箱班列。班列的开通,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密切中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跨欧亚经济带"的对接,促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和面向东北亚、加强开放平台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多年来,营口港就抓住亚欧大陆桥这个难得机遇,开展海铁联运业务。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