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啸 《经贸实践》2016,(8):173-173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像余额宝、百度理财等高收益、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理财市场的一次重大冲击,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业务带来巨大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纷纷出台限购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政策,限制最大的转出金额,因此,本文基于小额投资者的视角,比较互联网金融产品和银行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之间的不同,从而为小额投资者理财选择上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消费模式,互联网金融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众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目前的市场繁荣与动乱并存,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应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入行条件低、技术要求不规范、信用危机等风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探究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从专门立法层面、监管层面、消费者维权层面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层面等方面多角度探索对策,以促进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得到应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在金融领域当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快速的优势,因而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但是与此同时,也对传统金融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带来的挑战,应当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从而推动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普及,带动了网上消费和网上信贷的发展,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功能不断增加,衍生出来的新型金融产品给传统的金融理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于当前的商业银行来说,应该对金融产品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创新,可以有效的减少互联网金融产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与当前的发展潮流实现一致.所以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实现对金融产品功能的创新和改革,把握金融产品发展的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随之繁荣发展起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井喷式的发展特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不仅为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在我国金融改革宏观背景之下,传统金融行业如果要想在激烈的金融行业发展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发掘自身优势.本文笔者以金融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金融领域逐渐进入互联网领域,各项业务操作也都实现了在互联网下的高效、便捷完成。但是,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互联网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展开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模式的代表,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变革浪潮所带来的挑战,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研究。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行业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重视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产品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培养既懂银行管理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得到迅速的发展,致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业务压力.目前,虽然多数商业银行推行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但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就像双刃剑,为商业银行带来极大挑战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运营风险.为此,文章即将分析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进而阐述应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策略.  相似文献   

9.
耿忠 《经济师》2014,(8):176-177
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外贸格局,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给各方面管理带来挑战。文章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对当前外汇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进而提出外汇管理政策改革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银行的强劲对手,也是银行借以开展业务的重要工具.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营运规律和运作模式,加快银行与互联网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通过对银行现有流程、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再造和创新,不断掌握网络交易的主动权.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挑战,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概念和特征的阐述,进而分析农发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农发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举措,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以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为内容的互联网金融将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产业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融资模式.本文讨论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企业应牢牢把握机遇,利用好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警惕和防范由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新颖的销售渠道迅速打开市场,并在金融行业成就了独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带给商业银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处在特定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如何抓住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并通过自身发展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将是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余额宝、百度理财等高收益、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理财市场的一次重大冲击,同时也是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纷纷出台限购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政策,规定最大的转出金额,因此,本文的视角是基于小额投资者的层面而言的.本文通过对以余额宝和百度理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分析,比较互联网金融产品和银行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之间的不同,从而得出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一个非常适合小额投资者理财需求的选择,进而在选择上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搞频率、碎片化的消费习惯,使得场景成为决定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不同偏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机构消费场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主体特征的不同,场景化消费金融主要分为传统金融机构模式、消费金融公司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对不同的模式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推导出未来场景化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7,(9)
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元猛增到3625亿元。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6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对促进消费,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宏观金融政策传导效力,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以往学者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的总结,提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概念新的认识,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互联网金融六种主要模式进行了说明,并就其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良莠不齐,并未给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实质性的冲击,但从长远看,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深远的影响,提出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宋洪波 《时代经贸》2014,(6):509-509,512
互联网金融的日益侵占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冲击影响之下,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代表——商业银行,应发挥领头作用,直面互联网金融崛起带来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崛起的战略角度出发,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的界定、模式,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并在这两点的论述之下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国生 《新经济》2015,(Z1):15-16
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越来越成为金融业界不可忽视的一块重要领域,也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探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金融业态对现有格局和法律监管等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不断暴露出的问题使其在金融市场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本身传播速度快,一旦出了问题,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文章将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并总结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有效的借鉴外国管理经验,对互联网金融能够持续稳健发展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