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为此,中央适时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是要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大力推进建设节约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赵振华 《经济》2013,(Z1):15
吃喝是人体所必需的,每天要吃饭。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东南西北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均好客,同学朋友吃饭聚会,无可厚非。问题不在这些,而在于大吃大喝,不少人请客吃不到一半就倒掉造成巨大浪费。毛主席早就批评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问题的实质还不在这些,因为用自己家钱吃自己家人吃饭,请自己家客人,奢华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符合伦理道德但也不违法,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树立新风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用公款大吃海喝。  相似文献   

3.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概述西方金融理论中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功能文献之后,本文主要探讨预算软约束下的杠杆治理是否有效这一学术问题。选用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经理层的公款消费和自由现金流增大,企业效率和公司价值下降;然而,董事会成员替换频率没有显著关系。在我国,债务融资非但没有提升公司治理,反而扩大了经理的代理成本。这一反常的金融现象来源于预算软约束,并且引致了我国的银行坏账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响  杨丽华 《经济师》2012,7(2):190+193
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其实,目的不在于公开本身,关键是要通过公开,减少"三公"经费的浪费与遏制"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文章从"三公"经费公开和支出的现状切入,对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6)
内部治理体系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条件下的探索构建时期。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是"事企分离管理尚未找到完善的管理方案"。文章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认为,重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牵引企事业单位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是解决这个突出问题的一把钥匙。建议单位从领导层到执行层要确立和秉持现代治理思想,科学认识和应用现代治理机制,切合实际迅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6.
李卫平 《经济师》2005,(4):242-242
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冲击和竞争 ,其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解决其本身的资源浪费问题。文章剖析国有商业银行资源浪费的根源及表现 ,提出了解决资源浪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尽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无人不知,尽管"成由勤俭败由奢"无人不晓,但放眼当今社会,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现象实在不少,甚至在某些领域让人触目惊心。尤其是一些党政机关很长时间以来还不同程度存在年底突击花钱、超标准公务接待、公款旅游、超标配备公车、建豪华办公楼等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升政务信用,控制"三公经费",解决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三公顽疾",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事业前途命运。建构"三位一体"问责机制,一是深化"三公消费"权的法理研究;二是完善财政预算法律制度,建立清晰的公开透明机制;三是建立内外上下联动的问责惩处机制;四是借鉴域外监管经验,从严执法。  相似文献   

9.
胡显中  阎环 《经济问题》1995,(12):17-19
公款私用问题及其治理胡显中,阎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名句。本着这种精神,针对普通老百姓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特撰此文。一、公款私用知多少1.吃喝玩乐。据《经济日报》1994年9月24日披露:一家四星级歌舞厅的老板直言相告:在客流量中,...  相似文献   

10.
华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再析——基于关系治理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系治理既是华人家族企业极具本土特质的治理模式,同时也是导致其生命周期短暂的重要原因。关系治理在家族企业的初始阶段能整合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可视为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但是关系治理既限制了家族企业的规模扩展,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华人家族企业要突破"三代衰亡"之铁律,需要走出关系治理,借鉴契约治理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1.
从农村宅基地流转角度分析如何治理"空心村"现象,阐述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与放开宅基地流转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的方法,选择以大理市大庄村少数民族空心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把宅基地流转与空心村的治理以及洱海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之间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只有处理好大自然发展规律和旅游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不仅可以解决"空心村"现象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还可以利用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健康旅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经济领域的一些违纪违法现象屡屡出现,其中部门和单位私设"小金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路桥施工企业是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业,通过私设"小金库"请客送礼、乱发钱财、收送红包、公款行贿,这种行为不仅助长了奢侈和浪费之风,而且还侵蚀了人们的思想,纵容腐败行为滋生和漫延,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财务管理方面分析施工企业小金库的主要形式和成因,对如何防范和治理施工企业小金库做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如何看待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社会诉求,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使价值标准逐步成为行为规范,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完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治理结构,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加强理论和政治思想宣传;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社会沟通体系,建设性地沟通和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3,(6):90-90
禁止公款大吃大喝造成浪费,规定一出,措施一上,立即引起广大人民群众拍手叫好,也得到了众多官员的拥护和响应。几个月下来,成效非常明显,公款接待支出大幅下降,许多官员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正常安排学习生活了。  相似文献   

15.
李明明 《资本市场》2012,(11):114-116
<正>董事会和实际控制人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相互博弈,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一种常态。在相互博弈中,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阴阳脸"往往使得原有的公司治理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又出现了新的治理问题。无论是达娃之争的阴阳合同还是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折戟沉沙,公司治理如果不能应对实际控制人自认为"不完美但是正确"的随机处置,将难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污染问题,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存在企业规模小,单位治理成本高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的不足。中小企业要解决污染治理问题,首先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长远观念;其次利用政策优惠,加强融资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另外在治理方式上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联合治理策略、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7.
周蕾 《当代经济》2011,(17):108-109
公务卡制度自2007年在我国中央和部分地方预算单位开始试行后,为遏制公款乱消费、约束公款腐败和增加公务消费的透明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于国库集中支付中陆续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试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利辉 《经济学》2004,3(10):15-26
在概述西方金融理论中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功能献之后.本主要探讨预算软约束下的杠杆治理是否有效这一学术问题。选用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本发现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经理层的公款消费和自由现金流增大,企业效率和公司价值下降;然而,董事会成员替换频率没有显关系。在我国,债务融资非但没有提升公司治理,反而扩大了经理的代理成本。这一反常的金融现象来源于预算软约束,并且引致了我国的银行坏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孙力 《生产力研究》2007,(17):70-72
探讨"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从政府制度供给上看,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三制度设计: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二是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制度;三是进一步改善乡村治理与农业经营结构。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本市场具有公司治理功能,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有股东投票机制、并购接管机制和股权激励机制.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在促进公司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初步具备了公司治理的功能,但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残缺不全.要充分发挥我国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就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完善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健全股东投票机制;完善公司股权结构,逐步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培育经理人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规范并购市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