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活动碳核算是大型活动碳排放管理、碳减排优化和碳中和实现的重要前置条件。以国家发布的碳中和实施方案为指引,针对项目活动碳排放的边界和板块,探索建立一个基于PPGIS(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型活动“碳核算”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在互联网云端构建会议碳排放核算模型,集成了“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净购入电力热力碳排放”“交通碳排放”“住宿餐饮碳排放”“会议用品隐含碳排放”“废弃物处理碳排放”6大板块碳排放数据,实现碳排放的溯源核算及碳报告的智能生成,打造精细智能的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治理场景。平台对统筹协调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促进大型活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有一定意义,未来需在数据收集、平台定位和服务主体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尤毅 《开放导报》2023,(1):103-109
碳交易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经过改革创新,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基本建立,但现有碳交易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层级不够,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配额管理机制不完善,碳交易无法起到减排作用;碳市场交易机制有效性不足,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压力;碳交易市场单一等。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立法;制定碳排放奖惩机制,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及早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完善碳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3.
卞勇  刘宇 《开放导报》2021,(5):14-20
当前我国碳减排政策在统计核算、目标管理、碳交易等领域还不完善,限制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效果,对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挑战.应从数据、目标、市场三方面发力,通过不断完善统计核算工作机制、丰富数字化管理手段、明确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路径、建立地区和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探索碳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从而更好地落实"双碳"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迫在眉睫。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施工期间需要做好碳管理。本文将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施工过程碳管理目标制定方法,通过碳管理目标与碳排放定时核算结果对比分析进行动态碳管理。其间进行碳管理目标核算,分析碳管理关注重点,形成自底层到顶层的分层碳管理模式,为工程施工碳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碳资产管理财务核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与挑战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我国碳交易试点已经启动和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在筹建的背景下,建立统一的碳会计核算体系尤为重要。在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论文对碳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会计假设、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方式,以及碳资产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碳资产不应简单归于某种资产进行核算,应单独作为碳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新设"碳资产"会计科目,对于其出售部分,可以视为处置和转让,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体现,并编制相关财务报告,及时进行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6.
开展流域尺度的碳平衡计量分析对促进区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核算2000—2017年汾河流域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与碳吸收生态承载系数,进行碳平衡分区。结果表明:流域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出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格局,流域碳吸收强度与此相反;汾河流域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与碳吸收生态承载系数总体上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汾河流域碳平衡整体上呈现出中间差、南北两侧好的空间格局,汾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为汾河流域主要的碳汇功能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县市,碳平衡普遍较差;经济发展较弱的县市,碳平衡普遍较好,汾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不协调。  相似文献   

7.
以某电石生产企业为例,本文结合我国碳市场交易政策,分析电石生产企业法人边界及配额履约边界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何确定核算边界、识别碳排放源、核算碳排放量等。对电石生产企业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经对比分析,案例企业未对电石炉气、净化灰相关生产数据进行监测,电石车间电能表等计量器具配备不齐全,导致核算结果偏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加强碳排放管理、开展能效对标、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出发,提出碳减排措施,同时对配额履约边界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的碳金融衍生业务,碳排放权远期交易能助力企业碳排放的战略管理、盘活碳资产的内在价值、赋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然而,在碳市场中推行碳排放权远期交易,不仅可能面临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问题,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本身亦可能与履约清缴、价格涨跌幅限制等制度产生冲突。因此,本文建议围绕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制度构建,包括引入保证金措施、引入强制平仓措施、引入现金交割措施等,进而为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落地和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对江苏县域单元工业碳生产率的核算,运用基尼系数等传统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碳排放的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区",进而对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来,江苏工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在波动中逐步增强;自2004年起,碳排放格局迅速由强烈的高值区聚集变为随机分布;江苏工业碳生产率热点分布的空间结构变化性较强,但局部区域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牛君  程智超 《开发研究》2022,(4):123-132
研究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预测其碳达峰时间,对甘肃省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中贡献甘肃智慧和甘肃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核算甘肃省2005—2019年的CO2排放量,运用LMDI分解法识别甘肃省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使用STIRPAT模型,运用岭回归并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甘肃省“碳达峰”时间与碳排放峰值。研究发现,在低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44年之前未出现碳排放拐点,未来仍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在中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39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14 278.68万吨;在高速发展模式下,甘肃省在2029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12 666.93万吨。以此为依据提出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发展绿色经济,提升人均GDP;加快技术进步,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低碳产业4条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武燕  赵燕 《北方经济》2022,(6):29-32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同时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点和难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碳排放大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自治区面临着运行机制仍需完善、碳排放总量大、减排技术瓶颈仍需突破、生态碳汇能力有限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切实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动能转换上下功夫,扎实推进鄂尔多斯市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区域差异化"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国  白羽洁 《改革》2021,(11):1-18
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区域的积极努力.不过,与国际社会不同国别或地区碳达峰所呈现的差异性类似,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态势的显著差异性也已经显现,并将在长期内持续.因此,各区域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从而以较低代价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为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所处碳排放阶段明确碳减排目标和步骤,根据碳排放驱动因素特征及变化趋势制定低碳发展水平提升策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谋求产业低碳转型,并将自身"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深度融入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中.  相似文献   

13.
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往往将重点放在工业生产方面,而忽视了居民日常消费特别是食品消费的碳减排.碳标签食品正是试图通过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排放的食品来改变这一状况.但这种方式能否如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关注环境的恶化以及是否愿意为碳标签食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文章综述了国外关于碳标签食品的理论基础、认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和支付意愿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推进碳标签食品体系的建立,进而降低食品消费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科学量化我国碳中和进程,并考察相关政策效果,总结分析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本文首先从区域总体、人均和能源消耗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各省份碳中和进程的指数体系,总结了其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并以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省级经验数据,深入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推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碳排放和碳吸收(即碳汇)两端产生积极的政策效果;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能源效率两个渠道促进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健全中国碳市场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证证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内蒙古碳排放总量位列全国第四,人均碳排放强度属于全国之最.随着国家加速"碳达峰",对高耗能、高碳排的内蒙古尤为艰难.内蒙古既面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发展经济,又要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挑战也是机遇."达峰"意味着高碳内蒙古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机构,且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对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就越有利.  相似文献   

16.
碳定价是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日本碳定价机制不仅包括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及信用交易等国内定价机制,也包括两国间联合信用制度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跨境机制。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日本对新型碳税的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协调、信用交易市场的完善以及跨境机制的相应措施正在逐步探讨和实施中。日本碳定价机制的发展将对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包括中日经济关系在内的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产生影响。参考日本碳定价机制,中国应加快探索设计碳税和碳市场的组合方案,调动企业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实现低碳型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碳生产率和碳排放绩效。基于广义碳生产率构建碳排放绩效测度指标,对金砖四国1990-2007年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发现:碳排放经济绩效排序为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福利绩效排序为巴西、印度、中国和俄罗斯,造成四国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模、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能耗水平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研究“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候排放的统称。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是加剧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根源。因此,处理好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需要界定和规范三个层次的统计核算方法和规则。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推动高耗能产业向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是兼顾"双碳"目标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东西部地区产业转移面临能耗"双控"制约、营商环境较差和产业配套体系滞后等问题掣肘.应转变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动高耗能产业有序向西部地区转移集聚,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陕西省各工业部门的完全碳排放系数进而测算出各工业部门出口隐含碳的排放量,发现陕西省出口隐含碳的重点部门分布于金属矿加工制品业、石油化工业、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等几个完全碳排放系数较大的工业部门.其次运用情景模拟的方法研究征收碳关税对陕西省工业品出口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征收碳关税对出口总成本以及碳成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不仅会使各部门工业品的出口贸易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会使陕西省工业品的出口成本大大提高.因此,陕西省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国际碳关税的征收,推行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